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多项选择题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
____
是正确的。
A.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般等于地震波穿过覆盖层所用时间的2倍
B.不同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是因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及波速不同的缘故
C.卓越周期一般在0.1 s至数秒之间变化
D.当建筑物的自震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同或相近时,可发生类共振现象,建筑物的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____
。
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
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
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
D.黏性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
____
为强震区。
A.6度烈度区
B.7度烈度区
C.8度烈度区
D.9度烈度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对抗震设防目标的理解中
____
是正确的。
A.在建筑使用寿命期限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抵抗地震的能力
B.如要求建筑物遭受罕遇地震时不受损坏是不经济的,可允许其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但不应使结构倒塌,这是考虑尽量减小人员的伤亡
C.较小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大,遭遇这种多遇地震时,要求结构不受损坏
D.抗震设防的目标是经过抗震设计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不破坏,人员不伤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小震”和“大震”的理解中
____
是正确的。
A.小震烈度即为众值烈度,是发生概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
B.一般而言,基本烈度为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众值烈度(小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大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2%~3%
C.一般而言,基本烈度比众值烈度高1.55度,而大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
D.如基本烈度为6度,大震烈度约为8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进行设计地震评价时应包括下列
____
内容。
A.根据区域地震地质背景,预测未来一定年限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震级或烈度
B.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近场的实际地震记录分析工程场地的地震运动特征
C.推算可能出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及其年超越概率水平
D.判定和分析场地的卓越周期,提出工程场地距震中或可能发生强震断裂的最小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震害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表征场地土的刚性时不采用
____
。
A.承载力
B.压缩模量
C.剪切模量
D.剪切波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下列
____
地段为抗震设计危险地段
____
。
A.可能发生砂土液化的地段
B.可能诱发边坡失稳的地段
C.可能产生地表裂缝的地段
D.可能发生地表塌陷的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
____
可称为破坏性地震。
A.4级地震
B.5级地震
C.6级地震
D.7级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震作用下坚硬地基上的刚性结构易受到较大的破坏,这与下列
____
因素有关。
A.坚硬场地土地基地震作用强烈
B.刚性建筑抗震性能差
C.刚性建筑自振周期短
D.场地特征周期较短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
____
地震波的速度小于纵波波速。
A.疏密波
B.剪切波
C.瑞利波
D.面波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影响饱和砂土及粉土液化的因素很多,除规范中列出的地质年代,土中黏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外,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
A.砂土的密实程度是影响土层液化的重要因素,如Dr<50%的砂土普遍发生液化,而Dr>70%的砂土一般不易发生液化
B.土层的埋深愈大,侧压力愈大,土层越易发生液化
C.地震烈度愈高,地面运动强度就愈大,土层愈容易发生液化,一般在6度烈度及其以下地区可不考虑液化问题
D.震动作用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液化,因此某场地在遭受到相同烈度的远震比近震更容易液化,因为前者对应的大震持续时间比后者对应的中等地震持续时间要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
____
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A.基岩埋深为0.5~1.0 m的场地
B.土质陡坡
C.半填半挖地基
D.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滑坡的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尺度,主要与下列
____
有关。
A.地震震级
B.地震烈度
C.建筑结构的强度
D.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剪切波具有如下
____
性质。
A.只能在水中传播
B.只能在固体介质巾传播
C.速度小于纵波
D.速度大于面波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水工建筑物场地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正确的是
____
。
A.卵砾类土不能排除液化的可能性
B.采用≤0.005 mm的颗粒含量判定液化性时,不计入≥5 mm的颗粒粒组的影响
C.液化初步判定时,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
D.当上限剪切波速大于土层的剪切波速时,可判为不液化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震按成因可划分为以下
____
类型。
A.构造地震
B.陷落地震
C.火山地震
D.水库诱发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述
____
不正确。
A.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破坏作用形式包括下列
____
。
A.场地地面破裂
B.地震引发的滑坡及崩塌
C.砂土的液化和软土的震陷
D.火山喷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在中国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中的
____
情况应划分为设计地震第三组。
A.区划图B1中的0.45 s的区域
B.区划图A1中峰值加速度0.2g减至0.05g的影响区域
C.区划图A1中峰值加速度0.3g减至0.1g的影响区域
D.区划图B1中0.35 s且区划图A1中0.4g的峰值加速度减至0.2g的影响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验算竖向承载力时,下述正确的是
____
。
A.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值
B.基底平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抗震承载力值,即:P≤faE
C.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抗震承载力的1.2倍,即Pmax≤1.2faE
D.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应大于15%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
____
是错误的。
A.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B.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C.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D.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下述
____
正确。
A.取决于地震强弱的不同
B.取决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
C.是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D.是对建筑场地不同类型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中用于划分地震烈度的地面运动参数为
____
。
A.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B.垂直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C.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速度
D.水平向地面运动的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
____
正确。
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对6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对8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公路抗震设计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
A.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需在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基础上再修正
B.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不宜高于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C.柱桩基础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
D.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取值应依据地基土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
____
是正确的。
A.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般等于地震波穿过覆盖层所用时间的2倍
B.不同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是因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及波速不同的缘故
C.卓越周期一般在0.1 s至数秒之间变化
D.当建筑物的自震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同或相近时,可发生类共振现象,建筑物的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对地基和基础的设计应符合下述
____
原则。
A.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C.同一性质的地基上不宜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
D.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
____
不正确。
A.第一水准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
B.基本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
C.第三水准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即罕遇地震烈度
D.一般情况下,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度,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震按成因可分为以下
____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滑坡地震
D.人工诱发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关于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中
____
不正确。
A.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基本烈度即第一水准烈度,一般可作为设防烈度
C.众值烈度一般比基本烈度低1.5度,罕遇烈度一般比基本烈度高1度
D.一般情况下,罕遇烈度即指第三水准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确定建筑物地震影响系数时,下述正确说法是
____
。
A.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地场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结构自震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B.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分段曲线,各曲线段有各自不同的曲线方程
C.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均需进行修正
D.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调整系数应大于等于1.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建筑抗震规范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
____
正确。
A.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B.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
C.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D.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建筑抗震设防目标内容包括下列
____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裂
D.大震不倒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
____
常作为描写强震地面运动特征的物理量。
A.最大振幅
B.加速度峰值
C.持续时间
D.主要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某砂土层动、静极限强度分别为320 kPa、300 kPa,动、静安全系数分别取1.5和2.0,则该砂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为
____
。
A.0.8
B.1.07
C.1.33
D.1.42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中所指的软土层包括下列
____
。
A.液性指数大于0.75的土
B.无侧限抗压强度qu≤80 kPa的土
C.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5的土
D.灵敏度Sγ≥4的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基抗震承载力一般均大于静力条件下的承载力,这是因为
____
。
A.地震作用是低频作用
B.地震动荷为有限次的脉冲作用
C.地震作用历时较短
D.地震作用为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震等烈度线的说法中
____
是正确的。
A.地震烈度相同区域的外包线称为地震等烈度线或等震线
B.等烈度线一般呈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C.等烈度线随震中距的增加而递减,震中距大的地段,烈度等级必然较低
D.一般情况下,等震线取地震烈度级差为一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
____
是错误的。
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C.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
____
是常用于土石坝抗震计算的方法。
A.瑞典圆弧法
B.简化毕肖谱法
C.标准反映谱法
D.底部剪力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桩基础抗震验算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
。
A.所有的建筑桩基础均应进行抗震验算
B.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C.液化土层的桩周摩阻力应进行适当的折减
D.桩数较多的挤土桩的施工可使桩间土挤密,液化可能性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关于平均震害指数的说法中
____
是正确的。
A.平均震害指数是某地区某一类建筑的不同震害等级的平均值
B.平均震害指数是某地区有代表性的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指数的平均值
C.平均震害指数愈大,地震烈度愈大
D.单类建筑的震害指数愈大,该类建筑抗震能力愈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
____
烈度。
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
C.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
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
____
是正确的。
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
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五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 kPa的人工填土层
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
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震小区划工作中进行地震反映分析时常用的土工参数有
____
。
A.土体密度
B.动剪切模量
C.动弹性模量
D.阻尼比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确定地震作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下列
____
方法。
(A) 加速度反映谱法(B)时程分析法 (C) 振型分解法 (D) 数值计算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是指
____
。
A.设防目标的三水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为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弹性变形及弹塑性变形
C.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以抗震措施来加以保证
D.为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考虑宏观地震烈度时应参考的因素是
____
。
A.地震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上人的感觉
C.房屋震害及其他震害现象
D.地表震害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基土的地震效应可分为介质效应与地基效应,下列
____
不属于介质效应。
A.软土的震陷
B.砂土液化
C.振动和破坏
D.强度丧失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时,下述是
____
是正确的。
A.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B.地基承载力应采用调整后的抗震承载力
C.地基抗震承载力的提高系数与基础类型有关
D.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述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
____
是正确的。
A.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即只对建筑结构进行原则性整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而无须进行数值设计
B.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C.抗震概念设计虽然重要,但必须在数值设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
D.掌握抗震概念设计是明确抗震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的原则,不陷于盲目的计算工作,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
____
正确。
A.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 m
B.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 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 m考虑
C.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
D.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公路工程场地进行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____
。
A.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应进行杆长修正
B.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进行杆长校正
C.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按测试点处土的总上覆压力值进行修正
D.临界标准贯入击数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
A.远震与近震的震害有差异,破坏有选择性
B.一般情况下,近震、小震对低矮且刚性较大的房屋结构破坏较严重
C.覆盖层较厚的软弱场地上,高层房屋结构的震害较重
D.因余震震级较小,对建筑结构无明显破坏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