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09年单选4)
A.甲过失致陈某重伤后拒不送医,致其死亡
B.乙对严重残疾的儿子拒绝扶养,致其冻饿身亡
C.丙对自己负责维修的锅炉不维修,致锅炉爆炸
D.丁过失引起火险后,不予扑灭,酿成火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我国1997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2011年单选4)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A国驻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甲策划、参与了由中国向A国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对甲应当( )。(2011年单选1)
A.直接驱逐出境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
C.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D.适用A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2009年单选1)
A.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而亡
C.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被送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D.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在乡村路上高速驾驶拖拉机,因视线不好将拴在路边的耕牛撞死,对甲的行为( )。(2012年单选7)
A.不认定为犯罪
B.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D.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2009年单选2)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想杀死乙,从远处向乙开枪射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符合( )。(2010年单选6)
A.标准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基本的犯罪构成
D.派生的犯罪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 )。(2008年单选2)
A.基本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派生的犯罪构成
D.减轻的犯罪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犯罪客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9年单选3)
A.犯罪同类客体是建立刑法分则体系的主要依据
B.犯罪直接客体就是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人或物
C.犯罪直接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D.一个犯罪可以同时侵犯数个直接客体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成立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 )。(2008年单选7)
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
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2008年单选3)
A.甲因高兴将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09年单选4)
A.甲过失致陈某重伤后拒不送医,致其死亡
B.乙对严重残疾的儿子拒绝扶养,致其冻饿身亡
C.丙对自己负责维修的锅炉不维修,致锅炉爆炸
D.丁过失引起火险后,不予扑灭,酿成火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12年单选4)
A.重婚罪
B.遗弃罪
C.绑架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2008年单选1)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
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
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D.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1年单选17)
A.对未成年人罪犯不得判处罚金
B.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罪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年单选6)
A.对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刑
B.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末成年人犯罪,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D.对未成年人因犯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处有期徒刑的均可假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0年单选4)
A.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B.单位犯罪都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犯罪
C.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
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自然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9年单选6)
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几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C.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对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2010年单选3)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规定:“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这一解释属于( )。(2008年多选21)
A.立法解释
B.有权解释
C.学理解释
D.类推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对犯罪客体按照其范围大小可划分为( )。(2009年多选21)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9年多选22)
A.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
B.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既遂的必备要件
C.行为犯的既遂不要求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
D.危险犯的既遂不要求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犯罪的有( )。(2009年多选24)
A.贪污罪
B.非法行医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滥用职权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2008年多选24)
A.某国有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
B.某有限贲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
C.自然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走私为主要活动的
D.自然人以走私石油为目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简述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2011年简答5)
答案:
正确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成立犯罪预备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2012年简答51)
答案:
正确答案: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 (1)中止的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请对无行为即无犯罪进行辨析。(2012年辨析55)
答案: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正确。 (2)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在意识支配之下实施的危害社会并被刑法所禁止的身体活动。 (3)...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试说明;(1)犯罪集团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2)主犯与首要分子之间的关系。(3)主犯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2010年法条分析29)
答案:
正确答案:(1)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构成犯罪集团须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是三人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猎人甲因与同村妇女乙通奸而打算离婚,其妻丙坚决不同意,扬言如果甲提出离婚,将与甲同归于尽。甲无奈,只得一方面佯装与丙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告知乙准备杀害丙而与之结婚,并让乙购买毒鼠强用于毒杀丙,但乙多次寻购而无处购买。此计不成后,甲又请巫婆丁施法术咒死丙。一日,甲正在擦猎枪(注:甲系合法持有该枪支,并接受过严格的枪支安全使用培训),丙赶集回来,兴致勃勃地站在甲身旁向甲介绍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由于甲在擦枪时没有将枪中子弹退出,也没有关上保险,无意中触碰扳机走火致丙死亡。案发后,甲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但辩称自己没有想到枪支会走火。阅读以上材料后,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分析:(1)应如何认定甲、乙、丁行为的性质为什么(2)应如何处罚甲、乙、丁(2009年案例分析30)
答案:
正确答案:(1)首先,甲与乙通奸是在男女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既不违背妇女意志,也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