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CPA拟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对资料(二)分析后,指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答案: (1)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后,利润表确定以下重点审计领域:
①营业收入,因为2015年较2014年收入增长77...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CPA拟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对资料(二)分析后,指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答案: (1)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后,利润表确定以下重点审计领域:
①营业收入,因为2015年较2014年收入增长77...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CPA在了解X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控后,准备对X公司销售业务的内控进行测试,以验证其能否确保已入账的销售确系已经实现的销售。请列示该项测试的主要程序。

答案: 验证真实性:①检查销售发票副联是否附有发运凭证(或提货单)及顾客订货单;②检查顾客的赊购是否经授权批准;③检查销售发票连...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针对资料(三)中第(1)项至第(6)项销售业务,请分别判断X公司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能否确认(按“能够确认”、“不能确认”、“不能全部确认”、“尚无法形成审计结论”四种分别予以回答)。若回答“不能确认”或“不能全部确认”,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回答“尚无法形成审计结论”,请指出应进一步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答案: (1)不能确认。应检验合格确认。
(2)尚无法形成审计结论。要发运凭证等证明文件;是否从供货单位采购这批货物;...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针对资料(三)中第(7)项销售业务,请指出是否应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若已经证实该项销售业务系虚构,请指出CPA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CPA应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以证实该项销售的真实性;
(2)①CPA应当修改或追加相关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针对资料(四)的各种异常情况,请问马力注册会计师应分别相应实施哪些重要审计程序

答案: (1)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收款凭证及银行对账单,查明是否收到该笔金额,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
(2)检查销售...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针对资料(五),结合资料(一),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指出:
(1)马力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2)代马力注册会计师判断其内部控制是一般控制还是应用控制并画出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认定的关系。

答案: (1)①对第(2)笔未更正错报的判断不当。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每一单项错报,以评价其对相关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影响/...
问答题

【背景资料】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CPA于2016年初对X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1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X公司2015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14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15年度(未审数) 2014年度(审定数)
一、营业收入 104350 58966
减:营业成本 91855 5360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657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8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6595 -163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资料(二) X公司2015年度1~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 CPA在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5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CPA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15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15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至2015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CPA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15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15年12月全部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15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CPA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15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至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15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CPA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CPA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资料(四) 马力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马力注册会计师取得201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16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马力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异常情况 函证编号 客户名称 询证金额
(元)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1) 22 300000 2016年1月22日 购买X公司300000元货物属实,但款项已
于2015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 56 500000 2016年1月19日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
2015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3) 64 640000 2016年1月19日 2015年12月10日收到X公司委托本公司代
销的货物640000元,尚未销售
(4) 82 900000 2016年1月18日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0000元,根据购
货合同,已于2015年12月25日首付
300000元
(5) 134 600000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资料(五) 1.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并累积了3笔错报,并认为这些错报均不重大,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X公司2015年度未更正错报列示如下(不考虑税务影响):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错报说明 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 金额
(1) 2016年的管理费用计入2015年度 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50
(2) 2015年末提前确认a产品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1000
存货 营业成本 900
(3) 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 150
2.马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X公司2015年度信息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通常会对实现全部财务报告认定做出间接贡献。
资料(六)
M公司是X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①M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M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务认可此折旧口径。
②2009年1月1日M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M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11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3年初因M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M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1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3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4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5年初M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营业税按5%计算,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针对资料(六),完成以下问题:
(1)M公司2011年末提取办公楼的减值准备额是多少
(2)M公司2012年提取的折旧额是多少
(3)编制M公司2013年初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的会计分录。
(4)2015年M公司处置此房产时形成的营业利润是多少

答案: (1)M公司2011年末提取办公楼的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34-20×6-550)364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