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采用“四舍六人五成双” 的修约规则。
微生物由于体型都极其微小, 因而有着如下共性: 体积小, 面积大; 吸收多, 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 易变异; 分布广, 种类多。
细菌的生理特征较为简单, 其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包括固定细胞外形、 协助鞭毛运动和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
霉菌菌丝细胞由厚实、 坚韧的细胞膜包裹, 其内有细胞质。
酵母菌是一类低等的真核生物, 其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菌落总数是指: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后, 所得 1.0 g 检样中形成菌落的总数。
在水产品中菌落总数的检验过程中, 检样在培养基上混匀后, 培养的温度是(30±1)℃, 培养的时间是(72±3)h。
固体样品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装入均质杯, 均质时间符合标准要求的范围是 1~2 min。
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限的链状生长时, 则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若 2 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的计数范围内, 第一稀释度(1: 100)的菌落数为 282 和 288,第二稀释度的菌落数为 73 和 85, 则样品中菌落数是 3.31×104 。
大肠菌群是一群在 36℃条件下培养 48 h 能发酵乳糖、 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计量大肠菌群数量的最可能数是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
在大肠菌群的检验过程中, 初发酵试验所使用的培养基是煌绿乳糖胆盐。
在大肠菌群的检验过程中, 固体样品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装入均质杯, 均质速度符合标准要求的范围是 8 000~10 000 r/min。
在大肠菌群的检验过程中, 样品匀液的酸度控制在 pH=5.5~6.5 的范围内。
在大肠菌群的检验过程中, 复发酵试验所使用的培养基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 选择 2~3 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接种 2 个无菌平皿, 每皿加 5 mL样品匀液, 同时用 2 个无菌平皿做空白对照。
LST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将胰蛋白胨、 氯化钠、 乳糖、 月 桂基磺酸钠、 蒸馏水按比例混合, 调节酸度, 分装到小试管中, 在 121℃条件下灭菌 15 min。
制备 BGLB 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胨、 乳糖、 午胆粉溶液、 蒸馏水和煌绿水溶液。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使用前应临时制备, 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5h。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应属于半固体培养基。
一般来说, 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避光储存于 25℃条件下阴凉干燥处, 开过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瓶盖注意密封储存。
所有培养基灭菌后均需要重新调节到所要求的 pH。
对不稳定的添加成分应在培养基融化后立即添加。
每批制备好的培养基都应进行污染测试。
将灭菌后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放入(36±1)℃恒温箱培养过夜, 如发现有菌生长, 应判为不合格而弃去。
在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前, 操作人员须用 55%(体积分数) 的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
无菌技术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后应将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
高压灭菌锅是用于湿法灭菌操作的设备。
接种环使用完毕后在酒精灯外焰迅速通过 2 次即可。
将碳酸钠配成 1%的水溶液煮沸消毒玻璃器皿可增强消毒作用, 并可去污。
热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和间歇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的蒸汽温度可达 121℃, 维持 30 min, 它也适用于某些易被高压破坏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