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附近交通繁忙的公路桥梁,其中一联为五孔连续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每孔跨径40m,桥梁总宽10.5m,行车道宽度为8.0m,双向行驶两列汽车;两侧各设1m宽人行步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上设置2个支座,支座的横桥中心距为4.5m。桥墩支承在岩基上,由混凝土独柱墩身和带悬臂的盖梁组成。计算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0N/m2,混凝土容重按25kN/m3计算。
提示:以下各题均应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作答。

在持久状况下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主梁支点截面由恒载、汽车荷载及人群荷载共同作用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 假定该桥边墩处主梁支点截面由全部恒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4400kN,汽车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1414kN,步道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138kN。已知汽车冲击系数μ=0.2。试问:在持久状况下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主梁支点截面由恒载、汽车荷载及人群荷载共同作用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150
B.7400
C.6750
D.7980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某公路桥梁,由多跨简支梁组成,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每孔跨径25m,计算跨径24m,桥梁总宽10.5m,行车道宽度为8.0m,两侧各设1m宽人行步道,双向行驶两列汽车。每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上设置4个支座,支座的横桥向中心距为4.5m。桥墩支承在基岩上,由混凝土独柱墩身和带悬臂的盖梁组成。计算荷载:公路一Ⅰ级,人群荷载3.0kN/m2;混凝土的重度按25kN/m3计算。

持久状况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混凝土下缘的法向应力 假定该桥主梁跨中截面由全部恒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k=11000kN·m,汽车车道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Qik=5000kN·m(已含冲击系数μ=0.2),人群荷载的弯矩标准值MQjk=500kN·m;永久有效预加力荷载产生的轴向标准值Np=15000kN,主梁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pn=1.0m(截面重心以下)。试问:按持久状况计算该桥主梁跨中截面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混凝土下缘的法向应力(M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计算;(2)计算恒载、汽车车道荷载、人群荷载及预加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时,均取主梁跨中截面面积A=5.3m2,惯性矩I=1.5m4,截面重心至下缘距离y=1.15m;(3)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A.27
B.14.3
C.12.6
D.1.7
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附近交通繁忙的公路桥梁,其中一联为五孔连续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每孔跨径40m,桥梁总宽10.5m,行车道宽度为8.0m,双向行驶两列汽车;两侧各设1m宽人行步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上设置2个支座,支座的横桥中心距为4.5m。桥墩支承在岩基上,由混凝土独柱墩身和带悬臂的盖梁组成。计算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0N/m2,混凝土容重按25kN/m3计算。
提示:以下各题均应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作答。

由混凝土徐变引起伸缩缝处的伸缩量 有一座在满堂支架上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径布置为60m+80m+60m,在两端设置伸缩缝A和B。采用C40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总体布置如图所示。假定伸缩缝A安装时的温度为t0=20℃,桥梁所在地区的最高有效温度值为34℃,最低有效温度值为-10℃,大气湿度RH=55%,结构理论厚度h≥600mm,混凝土弹性模量Ec=3.25×104MPa,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为1.0×10-5,预应力引起的箱梁截面上的法向平均压应力σpc=8MPa。箱梁混凝土的平均加载龄期为60d。试问:由混凝土徐变引起伸缩缝A处的伸缩量(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徐变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的表6.2.7采用。

A.-55
B.-31
C.-39
D.+24
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附近交通繁忙的公路桥梁,其中一联为五孔连续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每孔跨径40m,桥梁总宽10.5m,行车道宽度为8.0m,双向行驶两列汽车;两侧各设1m宽人行步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上设置2个支座,支座的横桥中心距为4.5m。桥墩支承在岩基上,由混凝土独柱墩身和带悬臂的盖梁组成。计算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0N/m2,混凝土容重按25kN/m3计算。
提示:以下各题均应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作答。

两跨的最合理调偏法 如图所示,某桥总宽度为20m,桥墩两侧承受不等跨径的结构:一侧为16m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大恒载作用下设计总支座反力为3000kN,支座中心至墩中心距离为270mm;另一侧为20m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最大恒载设计总支座反力为3400kN,支座中心至墩中心距离为340mm。墩身为双柱式结构,盖梁顶宽1700m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为了使墩身和桩基在恒载作用下的受力尽量均匀,拟采取支座调偏措施。试问:两跨的最合理调偏法应为下列何项所示
提示:其他作用中墩的外力略去不计。

A.16m跨向跨径方向调偏110mm
B.16m跨向跨径方向调偏150mm
C.20m跨向墩中心调偏100mm
D.20m跨向墩中心调偏50mm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