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甲、乙夫妻二人开办一商店,某日税务执法人员丙来商店进行税务检查,甲、乙二人与丙吵闹、纠缠,致使检查工作无法进行,造成群众围观。甲、乙二人的行为______。
A.构成妨害公务罪
B.构成抗税罪
C.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诈骗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甲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贪污罪
B.保险诈骗罪
C.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公司保安甲在休假期内,以“第二天晚上要去医院看望病人”为由,欺骗保安乙,成功和乙换岗。当晚,甲将其看管的公司仓库内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是某大厦总服务台的收银员。该大厦总服务台的收银员采用轮流值班制,现金及钥匙均由当值收银员轮流保管。甲趁自己值班之机私配了总服务台现金抽屉的钥匙,并选择在他人值班之日,趁无人之机,用私配的钥匙打开存放现金的抽屉,盗用现金2万元。甲将所盗现金装入塑料袋并藏匿于总服务台电脑主机的壳内,再离开现场。案发后,甲指认了赃款藏匿处。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构成职务侵占罪既遂
B.甲构成盗窃罪既遂
C.甲构成职务侵占罪未遂
D.甲构成盗窃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10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张某和金某同是某私营企业的会计。一日,张某看见金某下班时放保险柜钥匙的抽屉没有锁,就在半夜潜入办公室,利用金某的钥匙打开保险柜,偷走现金4万元。张某的行为不构成______。
A.盗窃罪
B.职务侵占罪
C.贪污罪
D.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是乙的朋友,甲知道乙很胆小怕事,就对乙谎称:“你向我大哥丙交保护费,就可以正常经营。”乙就先后把5000元交给了甲。丁听说这件事情,觉得有利可图,对乙谎称,“我就是丙,你把保护费直接交给我就可以”。乙被迫交付3000元。下列甲和丁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构成诈骗罪
B.甲构成敲诈勒索罪
C.丁构成诈骗罪
D.丁构成敲诈勒索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某乙为了得到税收减免,就让其妻用色相勾引税务征管人员某甲。某乙之妻便找到某甲,与某甲发生了性关系。几天后,某乙找到某甲要求免税,某甲不同意。某乙就说:“3天之内你要么拿1万块钱出来,要么批准我的免税申请,否则我就到公安机关报案。”3天后,由于某甲没有免税,某乙便向公安机关控告某甲强奸其妻。某乙的行为构成______。
A.敲诈勒索罪
B.行贿罪
C.抗税罪
D.诬告陷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被告人孙静于2001年9月应聘到海浪乳品公司南京分公司担任业务员,出于为该公司经理孙某创造经营业绩的动机,于2002年10月8日起向该公司虚构了南京市三江学院需要供奶的事实,并于2002年12月1日利用伪造的“南京市三江学院”行政章和“石国东、陈宝全、蔡斌”三人印章,与该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从2002年10月8日起至2003年1月4日止,被告人孙静将该公司钙铁锌奶321500份(每份200毫升)送至其家中,并要求其母亲每天将牛奶全部销毁。上述牛奶共价值人民币305425元。2003年12月24日,被告人孙静以三江学院名义交给海浪乳品公司南京分公司奶款7380元,其余奶款以假便条、假还款协议等借口和理由至案发一直未付给该公司。孙静的行为构成______。(不考虑伪造印章的行为)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乙夫妻二人开办一商店,某日税务执法人员丙来商店进行税务检查,甲、乙二人与丙吵闹、纠缠,致使检查工作无法进行,造成群众围观。甲、乙二人的行为______。
A.构成妨害公务罪
B.构成抗税罪
C.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某甲因为犯罪而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受到通缉,便衣警察乙某认出某甲,立即上前抓捕。某甲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便衣警察某乙重伤。某甲的行为______。
A.构成妨害公务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
C.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无业人员甲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某县工商局副局长的职位。在该局股级干部竞争上岗时,甲向干部乙声称:“如果不给我2万元,你这次绝对没有机会。”乙为获得岗位,只好送甲2万元。关于对甲的行为的处理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触犯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招摇撞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
B.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C.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D.甲触犯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受贿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高某和林某非法印制了防暴警察上岗证,先后闯入某村14户人家中,以抓赌为名,非法获取赌资2万余元。高某和林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抢劫罪
B.敲诈勒索罪
C.招摇撞骗罪
D.招摇撞骗罪并从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冒充人民警察到娱乐场所抓卖淫嫖娼,并将乙等三人带到某宾馆,让每人交5000元罚款,并威胁说,不交罚款,就送去收容教育,乙等三人最后每人交给甲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______。
A.抢劫罪
B.招摇撞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故意伤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乙两村因水源发生纠纷。甲村20名村民手持铁锹等农具,在两村交界处强行修建引水设施。乙村18名村民随即赶到,手持木棍、铁锹等与甲村村民互相谩骂、互扔石块,甲村3人被砸成重伤。因警察及时疏导,两村村民才逐渐散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村民为争水源而斗殴,符合聚众斗殴罪的主观要件
B.不分一般参加斗殴还是积极参加斗殴,甲、乙两村村民均触犯聚众斗殴罪
C.因警察及时疏导,两村未发生持械斗殴,属于聚众斗殴未遂
D.对扔石块将甲村3人砸成重伤的乙村村民,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B.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
C.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D.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
C.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
D.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成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怀疑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医院设灵堂、烧纸钱,向医院讨说法。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法规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错误的
A.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
B.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
C.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D.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蔡某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担任延边州交通运输管理处处长期间,先后以借款的方式分21次挪用本单位公款318.55万元,并用这些款项多次到境外参与赌博。2002年3月至2004年7月间,蔡某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钱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共计收受现金6万元和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9000)元。蔡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挪用公款罪
B.赌博罪
C.受贿罪
D.偷越国边境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赌博罪,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赌博或者为国家工作人员赌博提供资金的形式实施行贿、受贿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贿赂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B.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赌博犯罪的,从重处罚
C.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D.某市运输管理处处长蔡某多次赴境外赌博,输赢达200多万元,蔡某的行为构成赌博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王某担任辩护人时,编造了一份隐匿罪证的虚假证言,交给被告人陈小二的父亲陈某,让其劝说证人李某背熟后向法庭陈述,并给李某5000元好处费。陈某照此办理。李某收受5000元后,向法庭作了伪证,致使陈小二被无罪释放。后陈某给陈小二10万美元,让其逃往国外。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的行为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
B.陈某劝说李某作伪证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的教唆犯
C.李某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帮助犯
D.陈某让陈小二逃往国外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共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
A.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
B.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
C.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
D.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包庇罪
A.甲帮助强奸罪犯毁灭证据
B.乙(乘车人)在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C.丙明知实施杀人、放火犯罪行为是恐怖组织所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
D.丁系歌舞厅老板,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违法行为时为违法者通风报信,情节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抢劫出租车,将被害司机尸体藏入后备箱后打电话给堂兄乙,请其帮忙。乙帮助甲把尸体埋掉,并把被害司机的证件、衣物等烧掉。两天后,甲把抢来的出租车送给乙。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帮助毁灭证据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路过偏僻路段,看到其友乙强奸丙的犯罪事实。甲的下列哪一行为构成包庇罪
A.用手机向乙通报公安机关抓捕乙的消息
B.对侦查人员的询问沉默不语
C.对侦查人员声称乙、丙系恋人,因乙另有新欢遭丙报案诬陷
D.经法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某的单位领导因为酒后驾驶将一行人撞死。甲某谎称是自己驾驶的,替其领导顶罪。公安机关还查明,甲某曾经将贩卖毒品的犯罪嫌疑人乙某窝藏在家中达1个月之久。还从甲某家中起获乙某存放在其家中的500克海洛因和20万元毒资。甲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窝藏罪
B.包庇罪
C.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D.窝藏毒品、毒赃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2005年11月16日2时许,赵某、姚某伙同他人到丰台区东高地某小区楼下,盗窃松花江中意小面包车一辆,价值25370元。在姚某等人开车逃离现场时,身为门卫保安员的亢某,明知是姚、赵等人盗窃的汽车也没有阻拦就放行。亢某在后来公安机关的调查中,谎称没有看清车里的人。亢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与赵某、姚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玩忽职守罪
C.窝藏罪
D.包庇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
A.甲用受贿所得1000万元购买了一处别墅
B.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
C.丙与抢劫犯事前通谋后代为销售抢劫财物
D.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李某盗窃了价值数万元的贵重钻石项链,并送给他的女朋友黄某当作定情礼物。后来公安机关来追查,黄某知道了项链是盗窃来的,但是她未予揭发,而是暗地里将项链转移到乡下的亲戚家。则黄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______。
A.盗窃罪的共犯
B.包庇罪
C.伪证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某钢铁厂工作的甲某问收购废品的乙某是否收购钢材。乙某说:有多少收购多少。甲某就多次从厂里偷钢材卖给乙某,获赃款5000余元,这些钢材实际价值5万余元。乙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盗窃罪的共犯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非法经营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欠乙10万元久拖不还,乙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甲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归还。于是,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法院的执行人员持强制执行裁定书到甲家执行时,甲率领家人手持棍棒在门口守候,并将试图进入室内的执行人员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妨害公务罪
D.故意伤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某甲公司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向某乙公司赔偿损失300万元。某甲公司不履行赔偿义务,还向某市房地产管理局的陈局长送去现金12万元,与陈某共谋将属于某甲公司的价值400万元的房产转移到某丙公司名下。陈某收受贿赂后,指使工作人员为某甲公司办理了房产转移手续。由于某甲公司的房产被转移,致使该判决长期无法得到执行。陈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受贿罪与拒不执行判决罪数罪并罚
B.只构成受贿罪
C.构成受贿罪与拒不执行判决罪,但只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D.伪证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盗掘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墓葬,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并将部分文物偷偷运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机关发现后,甲为毁灭罪证将剩余珍贵文物损毁。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论处
B.损毁文物是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论处
C.盗窃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D.盗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盗窃文物为前提,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医生甲退休后,擅自为人看病2年多。某日,甲为乙治疗,需注射青霉素。乙自述以前曾注射过青霉素,甲便未做皮试就给乙注射青霉素,乙因青霉素过敏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以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
B.以非法行医罪的基本犯论处
C.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D.以医疗事故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竖立的广告牌被路边树枝遮挡,甲公司在未取得采伐许可的情况下,将遮挡广告牌的部分树枝砍掉,所砍树枝共计6立方米。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伐林木包括砍伐树枝,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B.盗伐林木罪是行为犯,不以破坏林木资源为要件,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C.甲公司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成立滥伐林木罪
D.不能以盗伐林木罪判处甲公司罚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其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销赃获利数千元。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自留地、责任田等地边田坎种植的零星树木5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即使没有牟利目的,也成立贩卖毒品罪
B.为便于隐蔽运输,对毒品掺杂使假的行为,或者为了销售,去除毒品中的非毒品物质的行为,不成立制造毒品罪
C.甲认为自己管理毒品不安全,将数量较大毒品委托给乙保管时,甲、乙均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既走私又贩卖的,量刑时不应重复计算毒品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在强制戒毒所戒毒时,无法抗拒毒瘾,设法逃出戒毒所。甲径直到毒贩陈某家,以赊账方式买了少量毒品过瘾。后甲逃往乡下,告知朋友乙详情,请乙收留。乙让甲住下(事实一)。甲对陈某的毒品动起了歪脑筋,探知陈某将毒品藏在厨房灶膛内。某夜,甲先用毒包子毒死陈某的2条看门狗(价值6000元),然后翻进陈某院墙,从厨房灶膛拿走陈某50克纯冰毒(事实二)。甲拿出40克冰毒,让乙将40克冰毒和80克其他物质混合,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事实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事实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甲是依法被关押的人员,其逃出戒毒所的行为构成脱逃罪
B.甲购买少量毒品是为了自吸,购买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陈某出卖毒品给甲,虽未收款,仍属于贩卖毒品既遂
D.乙收留甲的行为构成窝藏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乙二人向同住一旅馆的丙某兜售毒品,遭到拒绝,于是甲乙二人强行将丙某捆住,给其注射了一针毒品。第二天丙某主动上门要求购买毒品注射,甲乙二人见丙携带有大量现金,便产生夺财之念,故意给其注射大剂量毒品,致丙某昏迷,趁机抢走丙某身上的现金,甲乙二人构成______。
A.贩卖毒品罪
B.强迫他人吸毒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在强制戒毒所戒毒时,无法抗拒毒瘾,设法逃出戒毒所。甲径直到毒贩陈某家,以赊账方式买了少量毒品过瘾。后甲逃往乡下,告知朋友乙详情,请乙收留。乙让甲住下(事实一)。甲对陈某的毒品动起了歪脑筋,探知陈某将毒品藏在厨房灶膛内。某夜,甲先用毒包子毒死陈某的2条看门狗(价值6000元),然后翻进陈某院墙,从厨房灶膛拿走陈某50克纯冰毒(事实二)。甲拿出40克冰毒,让乙将40克冰毒和80克其他物质混合,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事实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事实二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甲翻墙入院从厨房取走毒品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
B.甲进入陈某厨房的行为触犯非法侵入住宅罪
C.甲毒死陈某看门狗的行为是盗窃预备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
D.对甲盗窃50克冰毒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根据盗窃情节轻重量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2008年抗洪期间,某县县长李某决定将上级发放的用于救灾的200万元用来修建政府招待所,李某另外又将15万元救灾款借给高某用于囤积救灾物资。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只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B.只构成挪用公款罪
C.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和挪用公款罪,并实行并罚
D.构成挪用资金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的邻居乙购买了一套音响,播放的声音经常很大,甲很生气。一天,甲趁乙家无人之机,进入乙家,将价值3万元的音响从乙家搬到自己家,并用锤子将音响砸毁。甲的行为______。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C.属于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
D.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并罚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甲在强制戒毒所戒毒时,无法抗拒毒瘾,设法逃出戒毒所。甲径直到毒贩陈某家,以赊账方式买了少量毒品过瘾。后甲逃往乡下,告知朋友乙详情,请乙收留。乙让甲住下(事实一)。甲对陈某的毒品动起了歪脑筋,探知陈某将毒品藏在厨房灶膛内。某夜,甲先用毒包子毒死陈某的2条看门狗(价值6000元),然后翻进陈某院墙,从厨房灶膛拿走陈某50克纯冰毒(事实二)。甲拿出40克冰毒,让乙将40克冰毒和80克其他物质混合,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事实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事实三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甲让乙卖出冰毒应定性为甲事后处理所盗赃物,对此不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乙将40克冰毒掺杂、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C.甲、乙既成立诈骗罪的共犯,又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D.乙在冰毒中掺杂使假,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