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包了某高速公路工程后,组成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部、材料部、合同部、财务部等。
(1)技术部在对收集的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路基施工技术、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在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中,K0+000~K5+875段为填土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施工程序为: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压路机碾压→平地机整平。
(3)K5+875~K10+950段路基为土石路堤,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经试验,该路段含石量在50%左右,按土石直接铺筑;松铺厚度控制在100cm以内,一直填筑到路堤设计标高。
(4)为保证施工质量,对路基施工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为:①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②路基原地面处理;③路基横坡要满足要求;④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问题]土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说明理由或改正。

答案: 问题一:每层填料布料的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正确做法:每层填料布料的松铺厚度应该为不超过30cm。 问题二:施工程序有...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事件一中,基坑开挖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避免边坡失稳当边坡不稳且出现渗水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答案: (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包了某高速公路工程后,组成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部、材料部、合同部、财务部等。
(1)技术部在对收集的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路基施工技术、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在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中,K0+000~K5+875段为填土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施工程序为: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压路机碾压→平地机整平。
(3)K5+875~K10+950段路基为土石路堤,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经试验,该路段含石量在50%左右,按土石直接铺筑;松铺厚度控制在100cm以内,一直填筑到路堤设计标高。
(4)为保证施工质量,对路基施工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为:①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②路基原地面处理;③路基横坡要满足要求;④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问题]土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说明理由或改正。

答案: 问题一:每层填料布料的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正确做法:每层填料布料的松铺厚度应该为不超过30cm。 问题二:施工程序有...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K19+000~K29+800路段进行路基施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其中K29+000~K29+400为软土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治。施工工序:(1)机具就位;(2)塑料排水板穿靴;(3)割断塑料排水板;(4)机具移位;(5)摊铺上层砂垫层;(6)插入套管;(7)拔出套管;(8)整平原地面;(9)铺设下层砂垫层。
事件二:K20+450~K20+950段路堤填筑高度22m,项目部拟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
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天,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要求加班加点填筑,按时完成后可立即进入路面垫层施工工序。
事件三:-K25+000~K26+200段土方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经分析排除了以下原因:(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成型后未及时覆土。
事件四:K25+000~K27+300段,包含土方1345.549m3,沿线地表为砂砾。根据总体施工计划,有效利用期为300d。项目部根据企业设备管理统计,机械利用率为90%。18t振动压路机生产率为257m3
[问题]事件二中,项目部拟采取的措施中有不妥之处。说明原因或改正。

答案: (1)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不妥。分层松铺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0cm以内。 (2)加班加点不妥。高填方宜早开工,避免填筑过...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A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B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事件四: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编写了索赔报告。项目部在路基填筑前,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窒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问题]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能否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答案: 关键线路:①→③→⑤→⑥(或B→E→G)。工期为150+140+100...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事件一中,承台底层为松软土质,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

答案: 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质,换填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再立模浇筑承台混凝土。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K19+000~K29+800路段进行路基施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其中K29+000~K29+400为软土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治。施工工序:(1)机具就位;(2)塑料排水板穿靴;(3)割断塑料排水板;(4)机具移位;(5)摊铺上层砂垫层;(6)插入套管;(7)拔出套管;(8)整平原地面;(9)铺设下层砂垫层。
事件二:K20+450~K20+950段路堤填筑高度22m,项目部拟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
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天,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要求加班加点填筑,按时完成后可立即进入路面垫层施工工序。
事件三:-K25+000~K26+200段土方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经分析排除了以下原因:(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成型后未及时覆土。
事件四:K25+000~K27+300段,包含土方1345.549m3,沿线地表为砂砾。根据总体施工计划,有效利用期为300d。项目部根据企业设备管理统计,机械利用率为90%。18t振动压路机生产率为257m3
[问题]事件三中,路堤产生的病害的名称是什么其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答案: 路堤产生的病害是路基网裂。其原因还有: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路基下层土过湿。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A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B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事件四: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编写了索赔报告。项目部在路基填筑前,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窒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问题]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四个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事件一:由于地质勘探报告不详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属建设单位责任。可以获得费用补偿,但因为工作A延期没有超过总时差,不...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事件二中,该方案中台座制作有何问题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何问题

答案: (1)台座制作存在的问题:①没有设置排水沟;②当预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没有按要求设置反拱。 (2)空心...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包了某高速公路工程后,组成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部、材料部、合同部、财务部等。
(1)技术部在对收集的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路基施工技术、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在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中,K0+000~K5+875段为填土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施工程序为: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压路机碾压→平地机整平。
(3)K5+875~K10+950段路基为土石路堤,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经试验,该路段含石量在50%左右,按土石直接铺筑;松铺厚度控制在100cm以内,一直填筑到路堤设计标高。
(4)为保证施工质量,对路基施工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为:①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②路基原地面处理;③路基横坡要满足要求;④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问题]完善路基施工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内容。

答案: 路基施工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还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正确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每层松铺厚度要满足要求。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事件二中,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是否有误孔道压浆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或改正。

答案: (1)预应力筋张拉过程有误。张拉前必须对张拉机具重新配套标定或校验。 (2)孔道压浆操作有误。冲洗孔道后,保持湿润,吹除...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A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B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事件四: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编写了索赔报告。项目部在路基填筑前,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窒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问题]

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答案: 根据第2问分析可知施工单位只能就事件四获得工期补偿。E工作为关键工作,延期30天,故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延期补偿为30天...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A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B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事件四: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编写了索赔报告。项目部在路基填筑前,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窒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问题]

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机械用于工作A、B,日租金为1500元/天,则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土方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用是多少

答案: 因为工作A的延长导致该租赁机械在现场的滞留时间增加了10天,工作B不予补偿,则施工单位应得到10天的租金补偿,补偿费用为...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指出事件三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答案: 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错误。应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A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B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用5万元。
事件四: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编写了索赔报告。项目部在路基填筑前,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窒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问题]

路基填筑前项目部进行的工作有何不妥请指出并改正。

答案:

不妥之处:标准试验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项目部应将试验报告和试验材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审查批准后实施。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后张法2×30m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
事件二: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建设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进行了预制场建设。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2)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护。(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4)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事件三: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事件三中,若按背景资料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该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指出2条)

答案: (1)若按背景资料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路面不平整。 (2)该质量病害的原因有:①路面不均匀沉降;②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