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税制 B.税法 C.税目 D.税额
A.土地承租权政策 B.土地收益权政策 C.土地开发权政策 D.土地保护权政策
A.保证有限的土地养活众多的人口 B.保证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C.保证土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D.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第一阶段上升部分 B.第一阶段下降部分 C.第三阶段 D.第二阶段
A.初始地籍 B.数字地籍 C.城镇地籍 D.产权地籍
A.流转税 B.收益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A.边际报酬最大 B.平均报酬最大 C.边际报酬为零 D.总报酬最大
A.省 B.县 C.乡 D.街坊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有限性 C.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A.平均生产力 B.边际生产力 C.总生产力 D.边际利润
A.准备工作 B.权属调查 C.地籍测量 D.面积测量
A.规划时限 B.规划范围 C.规划性质 D.规划等级
A.实施—规划—再实施—修改 B.规划—实施—再实施—修改 C.实施—规划—修改—再实施 D.规划—实施—修改—再实施
A.按面积占一补一 B.按等级折算 C.占少补多 D.按价补偿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所有制 C.土地使用权 D.土地使用制度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土地条件调查 C.地籍测量 D.权属登记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土资源部 D.县级人民政府
A.变更土地登记 B.经常土地登记 C.土地总登记 D.首次取得土地登记
A.土地登记规则 B.土地管理法 C.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 D.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A.1:500 B.1:1000 C.1:5000 D.1:10000
A.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和检查验收 B.准备工作、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和检查验收 C.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检查验收和文字总结 D.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总结和检查验收
A.平均利润 B.垄断利润 C.超额利润 D.边际报酬
A.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 B.按各合伙人实际出资比例分配和分担 C.可以根据对合伙企业贡献大小分配和分担 D.按各合伙人投入资本的评估值大小分配和分担
A.肥沃程度 B.位置 C.建筑容积率 D.地质结构
A.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B.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 D.土地自然要素调查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A.房屋 B.公共设施 C.构筑物 D.附属物
A.用地计划 B.土地用途管制 C.规划管制 D.规划控制
A.15 B.20 C.30 D.50
A.征收或者征用并按价补偿 B.征收并按价补偿 C.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D.征收并给予补偿
A.房地产开发计划 B.住房发展规划 C.城市发展规划 D.年度用地计划
A.乡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A.10 B.15 C.30 D.60
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B.确保交通建设需要 C.满足城市发展用地 D.与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
A.《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B.《建设用地批准书》 C.《国有土地使用证》 D.《建设使用集体土地协议书》
A.临时建设用地 B.存量建设用地 C.永久建设用地 D.集体建设用地
A.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A.长期债权 B.短期债权 C.用益物权 D.担保物权
A.保留划拨方式 B.授权经营方式 C.国有土地出让方式 D.国有土地租赁方式
A.40年 B.50年 C.70年 D.无限年期
A.公开的集中竞价 B.公开一对一销售 C.公开按规定价格销售 D.公开按协议价格销售
A.应该采用协议方式出让 B.必须采用协议方式出让 C.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D.不能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A.耕地保护 B.农民社保 C.城市建设 D.耕地开发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发展规划
A.直接 B.连带 C.全部 D.相关
A.股东会成立日 B.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C.申请成立日 D.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2002年12月31日 B.2003年6月30日 C.2003年12月31日 D.2004年6月30日
A.省 B.市 C.县 D.乡(镇)
A.城市规划 B.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C.村庄规划 D.集镇规划
A.一倍 B.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C.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D.五倍以上
A.150元 B.180元 C.300元 D.360元
A.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 B.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原批准用地机关的上级人民政府
A.二级分类体系 B.三级分类体系 C.四级分类体系 D.五级分类体系
A.国土资源部 B.省政府 C.县(市)政府 D.国务院
A.20% B.30% C.40% D.70%
A.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未利用土地 B.集体土地、国有出让土地、国有划拨土地、未确权土地 C.农用地、建设用地、未登记用地 D.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
A.乡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国土资源厅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A.5% B.5.5% C.6% D.10%
A.10% B.20% C.30% D.40%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A.40% B.50% C.60% D.70%
A.按抵押合同签订的日期为先后顺序 B.按照抵押物登记的日期为先后顺序 C.按照债权的大小为先后顺序 D.按照债权人申请赔偿的日期为先后顺序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A.30% B.40% C.50% D.60%
A.20000 B.30000 C.15000 D.10000
A.民营企业占用的土地 B.公园自用的绿地 C.国有企业占用的土地 D.间接用于农业的生产用地
A.公共建筑用地 B.公用设施用地 C.文体用地 D.机关团体用地
A.以房地产抵偿债务 B.无偿将房地产直接赠送给某估价机构 C.转让原自用住房 D.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为扣除项目的15%
A.地籍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土地权属管理 D.土地统计
甲省乙市,现有人口45万,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乙市年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为80公顷。随着经济的发展,经乙市公路局申请,甲省人民政府决定占用乙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120公顷(其中耕地70公顷,未利用土地50公顷)改建连接乙市和丙市的一条高速公路。通过招标,该公路由乙市丁公司负责承建。
A.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计划 B.耕地保有量计划 C.征用土地计划 D.基本农田保护计划
A.农用地转用 B.占用耕地 C.耕地流转 D.农地流转
A.甲省国土资源厅 B.甲省人民政府 C.国土资源部 D.国务院
A.乙市人民政府 B.乙市国土资源局 C.乙市公路局 D.乙市丁公司
A.2.5公顷 B.3.3公顷 C.5.0公顷 D.10.0公顷
A.应当先向该市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B.应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决定是最终裁决,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只能先向该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监督 D.政府征收
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不动产所在地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A.判决撤销 B.判决部分撤销 C.判决部分执行 D.判决变更
A.该市国土资源局 B.该市所在的省国土资源厅 C.该市人民政府 D.该市所在的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