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事件2:在进行第Ⅱ段堤基清理过程中发现蚁穴和大量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施工单位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灌浆工作从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开始,到堤顶道路施工前结束,工作持续时间20天。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事件4:工段砌石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返工处理,D工作推迟3天完成。事件5: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I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问题根据事件5,分别指出第225天末G、C、K工作已完成多少天工程量,及其对工期有何影响(假定各工作匀速施工)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第225天末检查结果: G工作完成了44天工程量,拖期11天,总时差10天,对工期影响1天。 C工件完成了...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库于1978年3月兴建,1979年10月建成,总库容2400万m 3 ,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殖、旅游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设计工程内容有:(1)主副坝基岩帷幕灌浆;主坝上游坝脚抛石压重;全坝段上游干砌石护坡拆除重建。(2)新建溢洪道工程一座。(3)拆除重建原放水洞。(4)管理设施建设工程等。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对副坝单排帷幕灌浆分为二序施工,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孔、压水试验、灌浆和灌浆的质量检查等。灌浆结束7天后,采用单点法自下而上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 事件2:溢洪道单位工程施工中,上游连接段分部工程的左岸翼墙混凝土浇筑出现质量事故,返工重做,造成经济损失12万元。 事件3:加固工程完成后,项目法人委托某鉴定单位进行蓄水安全鉴定。鉴定专家组由10人组成,该鉴定机构人员8人,另外2人从该工程项目法人在职人员中聘请。专家组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6人,工程师4人。 问题事件2对溢洪道上游连接段分部工程和溢洪道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有无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对溢洪道上游连接段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有影响,对溢洪道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无影响。 上游连接段分部工程的左岸翼...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共2孔,每孔净宽10.0m,闸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板厚1.8m,顶高程31.3m;闸室总宽23.2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地基与基础;闸室段;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作桥排架启闭机房等。项目划分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8个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完工后,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工程等级及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表A2.1所列各项目的外观质量标准,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2:单位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及时组织相关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现场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3:本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其中:(1)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2)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3)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0%;(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5)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因此,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事件4: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外观质量评定,评定结果如下:
问题指出事件1、2、3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事件1:组织时间不妥,应在主体工程开工初期;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不妥,应该为确认。 事件2:组织单位不妥,应...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共2孔,每孔净宽10.0m,闸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板厚1.8m,顶高程31.3m;闸室总宽23.2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地基与基础;闸室段;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作桥排架启闭机房等。项目划分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8个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完工后,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工程等级及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表A2.1所列各项目的外观质量标准,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2:单位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及时组织相关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现场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3:本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其中:(1)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2)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3)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0%;(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5)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因此,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事件4: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外观质量评定,评定结果如下:
问题外观质量评分有哪些单位参加,人员数量有何要求

答案: 正确答案: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评定组人数应不少于5人,大型工程不宜少于7人。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闸共2孔,每孔净宽10.0m,闸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板厚1.8m,顶高程31.3m;闸室总宽23.2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地基与基础;闸室段;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交通桥;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作桥排架启闭机房等。项目划分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8个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完工后,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工程等级及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表A2.1所列各项目的外观质量标准,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2:单位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及时组织相关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现场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事件3:本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其中:(1)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2)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3)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0%;(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5)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因此,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事件4: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了外观质量评定,评定结果如下:
问题事件4中,轮廓线检测项目测点合格率为95%,计算本项得分;计算总得分率。

答案: 正确答案:轮廓线得分:10×90%=9; 总体得分率: (10.8+9+9+9+4.5+6.3+1.4+1.4+9+2+...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0m。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 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加固施工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所示。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根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581号)中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了处理;施工单位组织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问题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抢护措施。

答案: 正确答案:施工单位采用黏性土对管涌群进行封堵不妥;管涌的抢护原则是: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本工程的正确抢护措施:...
问答题

背景资料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事件2:在进行第Ⅱ段堤基清理过程中发现蚁穴和大量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施工单位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灌浆工作从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开始,到堤顶道路施工前结束,工作持续时间20天。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事件4:工段砌石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返工处理,D工作推迟3天完成。事件5: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I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问题根据事件1和事件2,绘制新的施工网络计划图(工作名称用原计划中的字母代码表示),分别计算原计划与新计划的工期,确定新计划的关键线路(用工作代码表示)。

答案: 正确答案:绘制新的网络计划图
原计划工期457天,新计划工期440天。 新计划关键线路: A→E→F→C→D→H。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省新建一水库,其库容为3亿m 3 ,土石坝最大坝高为75m。批复的大坝工程概算为1亿元,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招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 ①投标人须将施工降排水分包给新华省土方工程公司;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标现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③投标报价应以新华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为编制依据,并不得超过投标最高限价; ④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但不实质性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投标截止时间可以不延长; ⑤投标人可提交备选投标方案,备选投标方案应予开启并评审,优于投标方案的备选投标方案可确定为中标方案; ⑥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招标人有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A对上述招标文件内容提出异议,招标人按规定答复并修改了招标文件。 经过评标,投标人A中标,根据招标文件内置合同,发包人与投标人A签订了合同。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投标人A投标辅助资料列入合同文件中,土方填筑工程合同单价直接费为7.5元/m 3 (不含碾压,下同),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程开工后,发包人变更了招标文件中拟定的取土区。新取土区的土质为黏土,自然湿密度1 900kg/m 3 ,用锹开挖时需用力加脚踩。取土区变更后,施工运距由500m增加到1500m。 问题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有关规定,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外,满足本工程坝体施工要求的企业资质等级还有哪些

答案: 正确答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0m。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 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加固施工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所示。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根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581号)中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了处理;施工单位组织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问题根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 (水建管[2012]581号),说明背景材料中“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案: 正确答案: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
问答题

背景资料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事件2:在进行第Ⅱ段堤基清理过程中发现蚁穴和大量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施工单位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灌浆工作从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开始,到堤顶道路施工前结束,工作持续时间20天。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事件4:工段砌石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返工处理,D工作推迟3天完成。事件5: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I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问题事件2中,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外,“相关单位"还应包括哪些对于分包工作,指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简要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 正确答案:“相关单位”还应包括设计单位和白蚁防治研究所。施工单位自行确定分包单位不妥;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不妥;正确做法...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省新建一水库,其库容为3亿m 3 ,土石坝最大坝高为75m。批复的大坝工程概算为1亿元,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招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 ①投标人须将施工降排水分包给新华省土方工程公司;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标现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③投标报价应以新华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为编制依据,并不得超过投标最高限价; ④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但不实质性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投标截止时间可以不延长; ⑤投标人可提交备选投标方案,备选投标方案应予开启并评审,优于投标方案的备选投标方案可确定为中标方案; ⑥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招标人有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A对上述招标文件内容提出异议,招标人按规定答复并修改了招标文件。 经过评标,投标人A中标,根据招标文件内置合同,发包人与投标人A签订了合同。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投标人A投标辅助资料列入合同文件中,土方填筑工程合同单价直接费为7.5元/m 3 (不含碾压,下同),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程开工后,发包人变更了招标文件中拟定的取土区。新取土区的土质为黏土,自然湿密度1 900kg/m 3 ,用锹开挖时需用力加脚踩。取土区变更后,施工运距由500m增加到1500m。 问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投标人可对背景材料招标文件中的哪些条款提出异议(指出条款序号),并说明理由。投标人提出异议的要求有哪些招标人答复异议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 正确答案:①理由:招标人一般不得指定分包人。 ②理由:投标保证金不是接收投标文件的必要条件。 ③理由:招标人不得指定投标...
问答题

背景资料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事件2:在进行第Ⅱ段堤基清理过程中发现蚁穴和大量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施工单位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灌浆工作从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开始,到堤顶道路施工前结束,工作持续时间20天。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事件4:工段砌石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返工处理,D工作推迟3天完成。事件5: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I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问题分别指出事件3、事件4的责任方,分析对工期的影响及可获得工期补偿的天数。

答案: 正确答案:事件3中,责任方为发包人,影响工期5天,可获得5天的工期补偿。事件4的责任方为承包人,影响工期3天,不能获得工...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省新建一水库,其库容为3亿m 3 ,土石坝最大坝高为75m。批复的大坝工程概算为1亿元,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招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 ①投标人须将施工降排水分包给新华省土方工程公司;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标现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③投标报价应以新华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为编制依据,并不得超过投标最高限价; ④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但不实质性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投标截止时间可以不延长; ⑤投标人可提交备选投标方案,备选投标方案应予开启并评审,优于投标方案的备选投标方案可确定为中标方案; ⑥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招标人有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A对上述招标文件内容提出异议,招标人按规定答复并修改了招标文件。 经过评标,投标人A中标,根据招标文件内置合同,发包人与投标人A签订了合同。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投标人A投标辅助资料列入合同文件中,土方填筑工程合同单价直接费为7.5元/m 3 (不含碾压,下同),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程开工后,发包人变更了招标文件中拟定的取土区。新取土区的土质为黏土,自然湿密度1 900kg/m 3 ,用锹开挖时需用力加脚踩。取土区变更后,施工运距由500m增加到1500m。 问题根据现行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的有关规定,指出投标辅助资料“说明”栏中“综合系数”综合了哪些费用。

答案: 正确答案: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
问答题

背景资料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事件2:在进行第Ⅱ段堤基清理过程中发现蚁穴和大量白蚁,施工单位按程序进行了上报。经相关单位研究,确定采用灌浆处理方案,增加费用10万元。施工单位因不具备灌浆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未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灌浆工作从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开始,到堤顶道路施工前结束,工作持续时间20天。事件3: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天完成。事件4:工段砌石护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碎石垫层厚度局部不足,返工处理,D工作推迟3天完成。事件5: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I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问题根据事件5,分别指出第225天末G、C、K工作已完成多少天工程量,及其对工期有何影响(假定各工作匀速施工)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第225天末检查结果: G工作完成了44天工程量,拖期11天,总时差10天,对工期影响1天。 C工件完成了...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省新建一水库,其库容为3亿m 3 ,土石坝最大坝高为75m。批复的大坝工程概算为1亿元,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招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 ①投标人须将施工降排水分包给新华省土方工程公司;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标现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③投标报价应以新华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为编制依据,并不得超过投标最高限价; ④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但不实质性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投标截止时间可以不延长; ⑤投标人可提交备选投标方案,备选投标方案应予开启并评审,优于投标方案的备选投标方案可确定为中标方案; ⑥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招标人有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A对上述招标文件内容提出异议,招标人按规定答复并修改了招标文件。 经过评标,投标人A中标,根据招标文件内置合同,发包人与投标人A签订了合同。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投标人A投标辅助资料列入合同文件中,土方填筑工程合同单价直接费为7.5元/m 3 (不含碾压,下同),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程开工后,发包人变更了招标文件中拟定的取土区。新取土区的土质为黏土,自然湿密度1 900kg/m 3 ,用锹开挖时需用力加脚踩。取土区变更后,施工运距由500m增加到1500m。 问题指出A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中不足之处。

答案: 正确答案:缺少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方案;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省新建一水库,其库容为3亿m 3 ,土石坝最大坝高为75m。批复的大坝工程概算为1亿元,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招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 ①投标人须将施工降排水分包给新华省土方工程公司;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标现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③投标报价应以新华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为编制依据,并不得超过投标最高限价; ④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通知,但不实质性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投标截止时间可以不延长; ⑤投标人可提交备选投标方案,备选投标方案应予开启并评审,优于投标方案的备选投标方案可确定为中标方案; ⑥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招标人有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A对上述招标文件内容提出异议,招标人按规定答复并修改了招标文件。 经过评标,投标人A中标,根据招标文件内置合同,发包人与投标人A签订了合同。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章节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任务及施工条件分析; ②主要施工方法、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③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措施; ④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 投标人A投标辅助资料列入合同文件中,土方填筑工程合同单价直接费为7.5元/m 3 (不含碾压,下同),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程开工后,发包人变更了招标文件中拟定的取土区。新取土区的土质为黏土,自然湿密度1 900kg/m 3 ,用锹开挖时需用力加脚踩。取土区变更后,施工运距由500m增加到1500m。 问题第一坝段取土区变更后,其土方填筑工程单价调整适用的原则是什么判断第一坝段新取土区土的级别,简要分析并计算新的土方填筑工程单价(单位:元/m 3 ,有小数点的,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正确答案:因投标辅助资料中有类似项目,所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参考类似项目的单价作为单价调整的基础。 新取土区的土的级别为Ⅲ级...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