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小组成员依据“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这属于()
A.半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B.半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
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近代以来,人们设计出一些力图克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同时保持其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如果他不这样做,别人会骂他的。”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
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我?”“他们喜欢我吗?”“校长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原因是此书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朱子读书法”中有“居敬持志”一条,其中“居敬”的确切涵义是
20世纪20年代的“工读主义”思潮中有一派认为,“工读”只是用自己的劳动换一些求学经费而已,不必去理会什么主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下列选项中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是
20世纪30年代初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试验。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
创制文法、修辞、辩证法科目,为后来“七艺”成型奠定基础的是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
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为18世纪后期德国泛爱教育运动兴起提供直接的思想启蒙和理论指导的是
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科目设置和教学内容组织的两项基本原则是
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运用“心理胚胎期”和“敏感期”概念表述儿童发展过程阶段性特征的教育家是
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法案是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是
在小莉眼里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莉处于
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曹冲称象”反映了曹冲的
将电话号码8585885编成“帮我帮我帮帮我”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可称之为
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
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某研究者欲全面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研究成果,应检索
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看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他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是
下列相关系数值中,表明两个变量相关程度最高的数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