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和.
,
,所以
,
,
,即
,解得
.
的敛散性,若收敛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
,由
,得
为单调减少的数列,又
,所以级数
收敛.
,所以
,且
发散,故级数
发散,即级数
条件收敛.
的敛散性.若收敛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
且
发散,所以
发散.
单调减少,且
,所以级数
条件收敛.
收敛,又a
n
≤b
n
≤c
n
(n=1,2,…).证明:级数
收敛.
收敛,证明
收敛,说明反之不成立.
为发散的正项级数,令S
n
=a
1
+a
2
+…+a
n
(n=1,2,…).证明:
收敛.
单调增加,因为级数
发散,所以
,因为
单调减少,且
,所以
收敛.
.证明:
存在;
,又
,所以
单调减少,而a
n
≥0,即
是单调减少有下界的数列,根据极限存在准则,
存在.
收敛.
,则
单调增加,所以
存在,于是
收敛.
.证明:级数
收敛.
与正项级数
都收敛,证明下列级数收敛:
,且
收敛,所以
收敛.
与正项级数
都收敛,证明下列级数收敛:
,且
收敛,所以
收敛.
的敛散性,若级数收敛,判断其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
是交错级数,因为
单调减少且
,所以
收敛.
,且
发散,所以
发散,即级数
为条件收敛.
为两个正项级数.证明:若
,且
收敛,则
收敛;
的收敛区间.
得收敛半径为R=1,
发散;
收敛,故幂级数
的收敛区间为(-1,1].
为两个正项级数.证明:若
,且
发散,则
发散.
发散,所以
发散,由比较审敛法,
发散,进一步得
发散.
的收敛区间.
得收敛半径为
,当
时,
发散,故级数的收敛区间为
.
的收敛区间.
的收敛区间.
得收敛半径为
,
时,
收敛,
时,
发散,故级数的收敛区间为
.
的和函数.
,得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
,当
时,
收敛,故级数的收敛域为
.
,
,又S(0)=0,
.
的和函数·
的和函数.
的收敛半径为R=1,收敛区间为(-1,1).
,

的和函数.
的收敛半径为R=1,收敛区间为(-1,1).
,

的和函数.
的收敛半径为R=+∞,收敛区间为(-∞,+∞).
,则

的和函数.
的收敛域,并求其和函数.
的收敛域及和函数.
的收敛域与和函数.
的和函数S(x)及其极值.
,f(0)=0,得
,由逐项可积性得
,显然x=±1时级数收敛,所以
.
展开成x-2的幂级数.
,
.
展开成x的幂级数.

.求该幂级数的收敛域;
,所以收敛半径为R=+∞,故幂级数的收敛域为(-∞,+∞).
的和.
,
,所以
,
,
,即
,解得
.
.证明此幂级数满足微分方程y"-y=-1;
,
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求此幂级数的和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