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厂综合楼,地处闹市区,场地狭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地上16层,建筑高度为55m。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进行封闭管理。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保证消防用水,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消防竖管,平时兼做楼层施工供水。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混凝土需用量大,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班倒浇注混凝土,施工扰民,引起附近居民强烈不满,纷纷到有关部门投诉、并封堵工地。 事件三:屋面和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时,气温较低,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专项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10℃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保温层完毕后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并按纵横向8m的间距设置分格缝。 事件四:节能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组织质量员和监理员进行节能验收。 问题:事件四中,节能验收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 正确答案:(1)节能验收不妥当。 (2)理南为: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施工单位项目...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 2 ,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因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晚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指出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答案: 正确答案: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⑥→⑧。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 2 ,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因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晚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指出乙方向甲方索赔成立的事件,并分别说明索赔内容和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1)索赔成立的有事件一、事件四、事件五。 (2)事件一,按不可抗力处理,又是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只赔工期5天,...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 2 ,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因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晚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分别指出乙方可以向大模板供货方和屋面工程劳务分包方索赔的内容和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乙方可向模板供应商索赔10万元,向劳务分包商索赔0.8万元,因为它们之间有合同关系,而且责任不在乙方,索赔成立...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 2 ,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因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晚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该工程实际总工期多少天乙方可得到甲方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万元

答案: 正确答案:(1)该工程实际总工期=600+5+10+9=624(天)。 (2)乙方可得到甲方的工期补偿=5+9=14(天...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工程,工程结构简单、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最终确定A单位为总承包单位,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一0201)与A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专用电梯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 按A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A、B分项工程清单如下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事件二:电梯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电梯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电梯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根据成本预测资料,计算该项目的直接成本(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正确答案: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措施费=287.4+504.5+155.3+104.2=1 05...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工程,工程结构简单、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最终确定A单位为总承包单位,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一0201)与A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专用电梯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 按A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A、B分项工程清单如下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事件二:电梯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电梯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电梯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建设单位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1)建设单位采取的招标方式不合适。 (2)理由为:此工程结构不特殊、技术不复杂、工程量不大,也没有专有技术或...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厂综合楼,地处闹市区,场地狭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地上16层,建筑高度为55m。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进行封闭管理。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保证消防用水,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消防竖管,平时兼做楼层施工供水。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混凝土需用量大,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班倒浇注混凝土,施工扰民,引起附近居民强烈不满,纷纷到有关部门投诉、并封堵工地。 事件三:屋面和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时,气温较低,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专项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10℃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保温层完毕后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并按纵横向8m的间距设置分格缝。 事件四:节能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组织质量员和监理员进行节能验收。 问题:事件一中工作安排是否妥当,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正确答案:(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不妥当。 正确做法为: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围档要坚固、整洁、美观,...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工程,工程结构简单、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最终确定A单位为总承包单位,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一0201)与A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专用电梯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 按A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A、B分项工程清单如下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事件二:电梯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电梯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电梯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单价是否存在调整分别列式计算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结算的工程价款(单位:元)。

答案: 正确答案:(1)A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减幅度:=
增加幅度大于5%,故存在调整。 单价不可调部分工程量=5 400...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工程,工程结构简单、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最终确定A单位为总承包单位,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一0201)与A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专用电梯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 按A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A、B分项工程清单如下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事件二:电梯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电梯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电梯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指出事件一、二中总承包单位说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1)事件一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理由为:专业分包单位与建设单位无合同关系,专业...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厂综合楼,地处闹市区,场地狭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地上16层,建筑高度为55m。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进行封闭管理。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保证消防用水,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消防竖管,平时兼做楼层施工供水。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混凝土需用量大,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班倒浇注混凝土,施工扰民,引起附近居民强烈不满,纷纷到有关部门投诉、并封堵工地。 事件三:屋面和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时,气温较低,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专项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10℃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保温层完毕后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并按纵横向8m的间距设置分格缝。 事件四:节能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组织质量员和监理员进行节能验收。 问题:事件三中,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正确答案:(1)安排只在每日气温离于10℃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不正确。 正确做法为: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