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压力蒸汽灭菌法 B.燃烧法 C.煮沸法 D.干烤法 E.紫外线消毒法
A.预防、治疗、护理、环境 B.病人、健康、社会、护理 C.病人、预防、治疗、健康 D.人、环境、健康、护理 E.人、环境、健康、预防
A.招呼用语 B.介绍用语 C.电话用语 D.安慰用语 E.迎送用语
A.Orem的自理模式 B.Roy的适应模式 C.Neuman的保健系统模式 D.Peplau的人际关系模式 E.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A.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 B.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C.采取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 D.采取预防措施使其在受到侵犯的可能,加强机体正常防御 E.预防应激原侵犯或减少侵犯的可能,加强机体正常预防
A.开拓期 B.熟悉期 C.确定期 D.结束期 E.解决期
A.手势 B.面部表情 C.身体运动 D.身体姿势 E.健康宣教资料
A.PES公式 B.PE公式 C.ES公式 D.PS公式 E.P公式
A.知识缺乏 B.知识缺乏(特定的) C.知识缺乏:与患糖尿病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糖尿病健康行为的知识 E.知识缺乏:与缺乏糖尿病健康行为的知识有关
A.评价 B.计划 C.诊断 D.评估 E.实施
A.缺乏责任 B.缺乏信仰 C.缺乏信任 D.缺乏理解 E.缺乏知识
A.立即用药物止痛 B.只使用非药物性止痛 C.疼痛出现后给止痛药 D.止痛药开始宜较大剂量 E.止痛药首选麻醉性止痛药
A.人格类型 B.精神状态 C.应对能力 D.认知能力 E.生活模式
A.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倾听病人的主诉 B.要求病人采取深呼吸等方法进行放松 C.对病人进行批评指正 D.立即对病人加以限制 E.对病人有求必应
A.外科新入院的病人 B.行胆囊造影的病人 C.腰椎穿刺术后的病人 D.肠梗阻待手术的病人 E.腹腔镜术后的病人
A.实施抢救 B.通知护士长和医务部 C.通知值班医师及抢救室护士 D.报告保卫部门 E.通知科主任
A.办理入院手续 B.根据病情进行卫生处理 C.同志病区接收病人 D.介绍入院须知 E.护送病人入病区
A.减少局部出血 B.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C.减轻肺部淤血 D.使感染局限化 E.有利于呼吸
A.端坐位 B.俯卧位 C.头高脚低位 D.仰卧位 E.半坐卧位
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习惯卧位 E.特异卧位
A.睡眠是周期现象,由人体内生物钟控制 B.负相睡眠阶段主要恢复体力 C.正相睡眠阶段主要恢复精力 D.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 E.梦游症多出现于负相睡眠的第三四期
A.昏迷患者 B.禁食患者 C.高热患者 D.口腔疾患患者 E.足外伤患者
A.石膏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 B.皮肤受汗液、尿液等潮湿刺激 C.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D.肌肉萎缩 E.全身营养缺乏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h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60~100次/分 D.60~90次/分 E.90~100次/分
A.5g B.4g C.3g D.2g E.0.5g
A.挥发 B.蒸发 C.散发 D.传导 E.对流
A.牙痛的病人 B.静脉炎的病人 C.胃出血的病人 D.脑水肿的病人 E.踝关节扭伤早期的病人
A.400ml以下 B.400~1000ml C.1000~2000ml D.2000~3000ml E.3000~4000ml
A.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 B.物品的盖子或轴节应该打开 C.煮沸法不能用于消毒橡胶类物品以免高温使其变形 D.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好 E.大小相同的物品不能重叠放入
A.2h B.4h C.6h D.8h E.10h
A.病室 B.病人浴室 C.厕所 D.病区走廊 E.门诊诊室
A.药名应用中、外文对照 B.应加锁,专人管理并认真交班 C.装密封瓶中保存,放于阴凉处 D.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用黑色边 E.与内服药、外用药分别放置
A.hs B.ac C.pc D.DC E.12n
A.氯丙嗪 B.扑尔敏 C.乳酸钙 D.氯化钙 E.异丙肾上腺素
A.乳酸钙 B.复方氯化钠 C.复方氨基酸 D.中分子有旋糖酐 E.低分子右旋糖酐
A.病人的年龄 B.药液的性质 C.病人的病情 D.药物的作用 E.病人的性别
A.输入血浆前不需做血型鉴定 B.输入成分血之前不需做交叉配备 C.血小板浓缩悬浮液应保存在-30°C,保存期为1年 D.与全血相比,输入成分血不易引起高钾血症和酸中毒 E.血浆内主要为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不含红细胞
A.双侧腰部热敷 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肝素钠 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多喝水,稀释尿液
A.ESA B.C C.C3、C4 D.T3、T4 E.AFP、CEA
A.观察尿液颜色 B.测定尿比重 C.尿糖定量 D.尿蛋白定性 E.检查尿中有无管型
A.取全部粪便 B.取中段大便 C.用竹签取少量异常粪便 D.取不同部位的异常粪便10g左右 E.置于加温便盆内送检
A.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 B.血常规试管→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 C.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常规试管 D.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E.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
A.0.5~1mm B.1~1.5mm C.1.5~2mm D.2~2.5mm E.2.5~4mm
A.采用约束带防止坠床 B.伴有抽搐表现时,应大声与其交谈,一稳定情绪 C.牙关紧闭时,用压舌板放于上下门齿间,以防舌咬伤 D.眼睑不能闭合时,眼部可用盐水纱布覆盖,以保护角膜 E.对肢体采取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
A.休克 B.心功能衰竭 C.一氧化碳中毒 D.安眠药中毒 E.高热
A.PaO2>6.65kPa,SaO2>80% B.PaO24.69~6.65kPa,SaO265%~85% C.PaO24.69~6.65kPa,SaO2>65% D.PaO2<4.69kPa,SaO2<65% E.PaO2<3.69kPa,SaO2<50%
A.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B.插管时,关闭吸引负压 C.吸痰时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5秒 E.吸痰导管每次使用后更换
A.循环衰竭 B.呼吸衰竭 C.各种反射消失 D.神志不清 E.肌张力丧失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0~12小时
A.婴儿室 B.SAPS隔离病室 C.无菌护理室 D.重症监护室 E.产科病室
A.陪护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A.生理适应 B.心理适应 C.文化适应 D.社会适应 E.技术适应
A.信任对不信任 B.主动对内疚 C.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D.尊重对孤独 E.勤奋对自卑
A.否认 B.退化 C.压抑 D.转移 E.升华
A.护士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B.详细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 C.立即给患者氧气输入 D.安慰患者减轻焦虑 E.通知医生给予诊治
A.有腹膜感染的危险 B.术后疼痛 C.排便异常 D.体液过多 E.尿潴留
A.患者 B.营养师 C.患者家属 D.门诊病历 E.化验检查
A.否认诊断 B.怀疑诊断 C.延误行动 D.担心手术 E.害怕治疗
A.严重恐惧 B.轻度焦虑 C.中度焦虑 D.重度焦虑 E.重度恐慌
A.恐惧 B.退化和依赖 C.否认和怀疑 D.羞辱和罪恶感 E.卑微和孤独感
A.1张 B.2张 C.3张 D.4张 E.5张
A.头高脚低位 B.头低脚高位 C.仰卧中凹位 D.去枕仰卧位 E.俯卧位
A.术前焦虑 B.自尊受损 C.环境陌生 D.活动受限 E.角色冲突
A.术前焦虑 B.病室环境 C.活动受限 D.熄灯时间 E.角色压力
A.胸闷、烦躁、喜平卧 B.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吸气费力 C.胸闷、口唇紫绀、呼气费力 D.呼吸频率快而表浅、吸气费力 E.三凹征、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
A.防止腹泻 B.防止脑水肿 C.防止局部冻伤 D.避免病人寒战和不适 E.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
A.肝昏迷 B.泌尿系感染 C.阻塞性胆管炎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有侧卧位,头高脚低 B.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C.端坐位,双腿下垂 D.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E.右侧卧位,头低脚高
A.盐水或肝素钠冲管 B.调整针头位置 C.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D.检查管道,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E.简慢输液速度,输液静脉上方热敷
A.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送检 B.静脉推注碳酸氢钠 C.双侧腰部冷敷封闭,保护肾脏 D.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E.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A.表情 B.面容 C.瞳孔 D.呕吐物 E.皮肤和黏膜
A.3%过氧化氢 B.1%盐水 C.5%醋酸 D.2%~4%碳酸氢钠 E.0.5%1%硫酸酮
A.极轻度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过重度
A.通知医生配合的护理措施是 B.纱布包裹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间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给予氧气吸入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