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腮腺上缘 B.腮腺上前缘 C.腮腺前缘 D.耳屏前 E.腮腺导管
A.拔管或术中气管内插管的移动造成的喉头损伤 B.手术留置插管的时间过长 C.咽后壁、舌根等部位手术造成组织移位 D.口腔内异物、渗血或分泌物阻塞 E.以上均是原因
A.片状引流 B.纱条引流 C.管状引流 D.负压引流 E.都不是
A.急性关节前脱位 B.翼外肌功能亢进 C.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D.复发性关节脱位 E.陈旧性脱位
A.根端囊肿 B.始基囊肿 C.含牙囊肿 D.角化囊肿 E.外渗性囊肿
A.修复体的边缘与预备体十分密合 B.修复体要高度磨光 C.修复体龈缘要薄 D.修复体龈缘位于龈嵴顶上 E.以上均是
A.上前牙 B.下前牙 C.单尖牙 D.前磨牙 E.磨牙
A.有分泌障碍 B.使舌同侧半边的感觉丧失 C.有味觉障碍 D.使同侧的舌肌麻痹 E.没有上述结果
A.引起骨髓炎 B.呼吸道梗阻 C.全身中毒反应 D.高热 E.B+C
A.上颌前牙区 B.上颌磨牙区 C.上颌尖牙区 D.下颌升支及磨牙区 E.下颌前牙区
A.5cm B.6cm C.7cm D.3cm E.4cm
A.阻塞器 B.暂时性固定性义齿 C.固定矫正器 D.发音辅助器 E.软腭抬高器
A.散利痛 B.消炎痛 C.双氯芬酸片 D.布洛芬 E.吗啡
A.血运丰富,组织抗感染与再生修复能力强 B.牙齿的存在可作为结扎固定的基牙 C.牙列的移位或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的主要诊断体征 D.合关系恢复正常是颌骨骨折修复的重要标准 E.以上各点均包括
A.与粘膜点状接触 B.离开粘膜1mm C.离开粘膜2mm D.离开粘膜3mm E.离开粘膜3mm以上
A.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B.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C.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D.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E.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A.后牙牙冠大部分缺损 B.缺损涉及到龈下根部 C.做固定桥固位体 D.后牙残根 E.修复切角或切缘缺损
A.序贯疗法 B.冲击疗法 C.中剂量脉冲治疗 D.小剂量每天给药 E.雾化吸入疗法
A.眼球突出 B.眼球运动障碍 C.面瘫 D.眼睑水肿 E.头痛、恶心
A.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前1/3段 B.耳垂至鼻翼医学考试网与口角间中点连线中1/3段 C.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后1/3段 D.耳垂至鼻翼连线的中1/3段 E.耳屏至鼻翼连线的后1/3段
A.血凝块、呕吐物、异物等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 B.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引起窒息 C.上颌骨骨折骨块向下后移位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 D.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时,降颌肌群牵拉,下颌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E.口底、舌根等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
A.接触点过紧 B.组织面有小结节 C.基牙上有倒凹 D.基牙表面过于粗糙 E.铸件变形
A.发现后即刻修补 B.术后半个月 C.术后1个月 D.术后3个月 E.术后6~12个月
A.坏死组织 B.污染组织 C.多余组织 D.不整齐的组织 E.可能坏死的组织
A.3cm B.5cm C.6cm D.8cm E.10cm
A.一般在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的浅面 B.在颌外动脉的深面 C.在颈阔肌的表面 D.在二腹肌后腹的表面 E.在下颌骨骨膜的表面
A.舌后1/3一般感觉消失 B.舌后1/3味觉消失 C.舌部诸肌松弛 D.舌不能伸出 E.舌前2/3一般感觉及味觉消失
A.颞间隙感染 B.口底多间隙感染 C.下颌下间隙感染 D.翼下颌间隙感染 E.颏下间隙感染
A.细菌感染 B.创伤 C.EB病毒感染 D.腺病毒 E.炎症
A.急性龋 B.慢性龋 C.静止龋 D.继发龋 E.平滑面龋
A.通常只做一个切口 B.切口应位于前方 C.可在牙颊面正中处牙龈上 D.不可在牙间乳头上 E.应斜行,使瓣之基底较宽
A.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B.种植手术中能将骨的切削量控制在恰当的水平,并保证骨细胞活力 C.种植体植入后与骨组织紧密贴合 D.手术后创口严密缝合,种植体在“愈合期”不受力 E.以上均是必备条件
A.60% B.70% C.80% D.50% E.40%
A.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及触痛不明显 C.腮腺导管口红肿,可挤压出脓液 D.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E.脓液可穿破腮腺筋膜进入邻近组织或间隙
A.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B.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 C.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D.关节盘穿孔、破裂 E.骨关节病
A.脑部 B.肺部 C.肝部 D.消化道 E.骨组织
A.上下唇动脉 B.颌外动脉 C.颌内动脉 D.舌动脉 E.耳后动脉
A.始基囊肿 B.残余囊肿 C.含牙囊肿 D.角化囊肿 E.根尖周囊肿
A.45° B.90° C.60° D.70° E.50°
A.褥式缝合 B.间断缝合 C.锚式缝合 D.A+B E.A+C
A.机体抵抗力降低 B.唾液流量减少 C.术后抗生素使用不当 D.手术后营养不够医学 E.以上因素均起作用
A.咬肌间隙脓肿 B.颞下间隙脓肿 C.颊间隙脓肿 D.翼下颌间隙脓肿 E.咽旁间隙脓肿
A.唇舌两个斜面 B.唇舌向平面 C.舌唇向斜面 D.唇舌向斜面 E.以上均非
A.3cm×4cm B.4cm×5cm C.6cm×8cm D.7cm×8cm E.6cm×7cm
A.照射剂量 B.射线种类 C.照射方式 D.局部防护 E.个体耐受性
A.葡萄酒斑状毛细血管瘤 B.杨梅样毛细血管瘤 C.血管痣 D.海绵状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
A.牙颈下0.5cm B.牙颈下1cm C.牙颈下1.5cm D.牙颈下2cm E.牙颈下2.5cm
A.肿物切除术 B.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 C.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 D.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加面神经解剖术 E.腮腺肿物及腺体全切除术
A.术后5~7天 B.术后7~10天 C.术后10~12天 D.术后12~15天 E.术后15天以后
A.病程发展缓慢,可在放疗后十余年才出现症状 B.发病初期剧痛 C.死骨分离速度缓慢,但死骨与正常骨界线清楚 D.骨面暴露部位长期溢脓,久治难愈 E.可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
A.乙状切迹平面 B.下颌孔平面 C.喙突平面 D.外斜嵴平面 E.下颌神经分出颊神经的平面
A.颏神经 B.舌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下牙槽神经
A.颌面部畸形 B.听力障碍 C.语言障碍 D.心理障碍 E.视力障碍
A.荨麻疹 B.药疹 C.哮喘 D.过敏性紫癜 E.血管神经性水肿
A.由细菌等各种微生物感染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B.由物理因素作用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C.由化学因素作用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D.由细菌感染及物理因素作用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E.由细菌感染、化学及物理因素作用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A.桥体 B.粘膜 C.连接体 D.基牙 E.固位体
A.卷带 B.三角巾 C.四头带 D.石膏绷带 E.弹性绷带
A.华特位片 B.铁氏位片 C.颏顶位片 D.许勒位片 E.上颌合片
A.基牙负荷过大 B.固位体固位力不够 C.基牙牙根过短 D.牙体固位形差 E.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
A.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品 B.阿片类止痛药 C.镇静催眠药 D.抗焦虑药 E.糖皮质激素类药
A.早期治疗 B.综合治疗 C.中西医结合治疗 D.手术彻底切除 E.精神及心理治疗
A.手术时间长 B.麻醉过深 C.创口出血 D.舌后坠及咽腔周围组织水肿 E.喉痉挛
A.颧弓上骨折 B.锥形骨折 C.纵行骨折 D.水平骨折 E.矢状骨折
A.上齿槽后神经、颊神经、鼻腭神经 B.上齿槽中神经、上齿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C.上齿槽后神经、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D.上齿槽后神经、腭前神经、颊神经 E.上齿槽后神经、颊神经、舌神经
A.颞支 B.颧支 C.颊支 D.颈支 E.下颌缘支
A.葡萄酒斑状毛细血管瘤 B.杨梅样毛细血管瘤 C.动脉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
A.50% B.60% C.80% D.90% E.70%
A.清醒盲探气管内插管 B.半清醒盲探气管内插管 C.纤维光导喉镜插管 D.逆行引导法插管 E.以上方法均可采用
A.口腔粘膜 B.颌骨组织 C.腮腺组织 D.颌下腺组织 E.面部皮肤
A.0.01% B.0.1% C.1% D.0.5% E.1.5%
A.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B.优点是简便、易行 C.总可以起到一针确诊的作用 D.应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进行 E.应注意穿刺部位、进针方向、深度
A.拔除患牙 B.增强抵抗力 C.切开引流 D.镇痛 E.消炎
A.好发于腮腺及颌下腺 B.肿瘤沿神经血管束生长 C.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 D.浸润性极强 E.可带瘤生存
A.关节动度检查 B.咀嚼肌检查 C.下颌运动检查 D.合关系检查 E.以上均是
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 D.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E.下颌下腺炎
A.硬腭 B.软腭 C.悬雍垂 D.软硬腭交界处 E.齿槽裂处
A.塑料的颜色稳定 B.塑料的机械强度足够 C.金属的机械强度优良 D.制作简便,成本较低 E.金属与塑料为机械性结合
A.红斑和白斑 B.口腔扁平苔藓上皮过角化 C.盘状红斑狼疮和梅毒 D.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和先天性角化不良 E.B+C+D
A.可由“扳机点”引起闪电式的剧烈疼痛 B.可出现痛性抽搐 C.间歇期无任何症状,白天发作多 D.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 E.以上均是
A.以鳞癌为最常见 B.早期无症状而不易发觉 C.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如鼻塞、复视、面部肿胀、麻木、牙齿松动、张口受限 D.早期即有明显的骨质破坏 E.远处转移较少见
A.咬肌间隙 B.颞下窝 C.翼下颌间隙 D.咽旁间隙 E.口底间隙
A.混合瘤 B.腺淋巴瘤 C.黏液表皮样癌 D.腺样囊性癌 E.肌上皮瘤
A.上颌窦 B.扁桃体 C.唇腺 D.皮脂腺 E.牙周袋
A.唇部医学教 B.舌部 C.颊部 D.牙龈 E.腭部
A.未能及时复位固定 B.复位不准确,固定不牢靠 C.过早拆除固定装置 D.清创不充分,预防感染措施不得力 E.以上均是原因
A.口腔颌面深区肿块的检查 B.腮腺肿瘤怀疑累及面神经时 C.活检困难的口咽及舌根部肿瘤患者 D.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放疗的疗效观察 E.头颈软组织肿瘤CT影像显示清楚者
A.感染性炎症 B.关节损伤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面部烧伤 E.颞下窝肿瘤放射治疗后
A.上颌中切牙区 B.上颌侧切牙区 C.上颌尖牙区 D.上颌前磨牙区 E.上颌磨牙区
A.全身支持治疗 B.可行热敷 C.诊断尚不肯定时可手术摘除送病理检查 D.加强营养 E.可行局部药物封闭
A.术后7~10天 B.术后11~12天 C.术后2周 D.术后3周 E.术后25天
A.颏点偏向健侧 B.颏点偏向患侧 C.健侧面部丰满 D.患者面部狭长 E.小颌畸形
A.使脓液和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 B.解除局部医学考试网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 C.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D.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 E.便于局部使用抗炎药物
A.术后半流质 B.术后流质1周后改半流质 C.术后流质半个月后改半流质 D.术后1周可进普食 E.术后1周禁食,静脉补给能量
A.打鼾 B.日间极度嗜睡 C.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异常行为和症状 D..头痛、夜间遗尿症、性格变化等 E.以上均是特征性表现
A.鼻腔及外耳道歉组织损伤 B.鼻粘膜撕裂伤 C.口腔内出血反流至鼻腔 D.鼻部、耳道骨折 E.颅底骨折脑脊液漏
A.舌下动脉和静脉 B.下颌下腺导管 C.舌神经 D.B+C E.A+B+C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A.图像清晰 B.层面连续 C.可区分肿瘤的良恶性 D.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血管以及肿瘤的浸润范围 E.对骨组织病变显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