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理想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0kVA,电压为3300V/220V,变压器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原副边电流分别为()。
A.3.03A,45.45A B.45.45A,3.03A C.4.29A,64.28A D64.28A.4.29A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及其功率状态分别为()。
A.4A,供出功率 B.4A,吸收功率 C. -4A,吸收功率 D. -4A,供出功率
已知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当X=“0”时,脉冲CP到来后,D触发器()。
A. 具有计数功能 B.保持原有状态 C.置“0” D.置“1”
在图示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中,电路参数已知,那么在输入信号ui的作用下,输出uo等于()。
A. B. C. D.
如图所示电路是一个()。
A.带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 低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已知逻辑电路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输出F与输入信号X、Y之间的逻辑表达式为()。
设图示电路的2个D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则该电路是()。
A.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B.同步三进制计数器 C.异步四进制计数器 D.同步五进制计数器
在图示电路中,开关K闭合后,导线环S()。
A.向远离Ⅳ方向摆动 B.向N方向摆动 C. 不动 D. 无法判断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设各电路元件参数已知,若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为β,则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如图所示电路,设Q1、Q0的原状态为“00”,送入一个CP脉冲后的新状态为()。
A.11 B.10 C.01 D. 00
在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A. 0V B. 2V C. 6V D. 10V
逻辑电路和输入信号X、Y的波形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输出F为“1”的时刻是()。
A.t1 B. t2 C. t3 D.t4
如图所示,M、N为电量相等的正电荷,XY为删的垂直平分线,O为删的中点。某重力不计的正电荷Q位于O点,先将Q向上移动很小距离后释放,电荷Q的受力方向为()。
A.垂直向下 B.垂直向上 C.左上方 D.右上方
已知某二端网络Ⅳ的端口电压u(t)=100sin(ωt+60°)V,则不正确描述该电压的相量形式为()。
如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幅频特性曲线是()。
图a所示二端口网络NA的外特性如图b所示,NA的等效电源模型为()。
设图示电路中的元件参数为已知,若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则需列写的最少独立方程个数为()。
A.4 B.3 C.2 D.1
在图示电路中,负载RL的消耗功率为72W,若变压器的变压比k=5,则变压器原边电压有效值U1()。
A.等于120V B.等于4.8V C.等于0.6V D.无法计算
已知三相对称电源的A相电压,则线电压uAB=()。
由D触发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是()。
A. 左移寄存器 B.右移寄存器 C. 具有取数功能的数据存储器 D.具有存数功能的数据存储器
将JK触发器的J,K端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若脉冲信号、置位端、复位端和数据X端信号如图所示,则输出Q的波形为()。
A. B. C. C.
电感元件上的电压u及电流i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描述u与i关系的表达式应该是()。
若图a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如图b所示,则输出电压uo的波形为()。
图示双极型晶体管(简称晶体管)的小信号模型为()。
逻辑电路和输入信号X、Y的波形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输出F为“0”的时刻是()。
A. t1 B.t2 C.t3 D.t4
图示电路在t=0s时刻和t=2s时刻出现两次换路,那么如下描绘电感电流iL变化规律的波形是()。
如图所示运算放大电路,输出uo与输入ui的关系式是()。
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流I等于()。
A.5.5A B.2.5A C. 0A D.3.25A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实现电动机连续运行的环节是()。
A.QS电器 B.FU电器 C.KM4触点构成的自锁环节 D.KM1-3触点构成的环节
如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模型为()。
如图所示,MO=ON,若I1=I2,则原点D处的磁感应强度()。
A. B. C. D.B=0
在图示电路中,若US单独作用时,I’=1A,电阻R消耗的功率P’=5W,IS单独作用时,I"=-1A,电阻R消耗的功率P"=5W,那么US、IS共同作用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A. P’+P"=10W B. (I’-I")R=20W C. (I+I")2R=0W D. 因US、IS未知,无法计算
已知二端网络Ⅳ的端口电压u(t)=10sin(ωt+60°)V,端口电流i(t)=4sin((ωt+20°)A,则二端网络N,的等效阻抗为()。
A.2.5Ω B.2.5∠40Ω C.2.5∠80Ω D.40∠80Ω
在图示电路中,若t=0时刻开关S从1→2,则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电路出现暂态过程 B.电路不出现暂态过程 C.电路发生换路 D.uC(0+)=uC(∞)
图1~图3为三个不同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图3均具有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只有图1不具有电压放大能力 B.若图2和图3电路中各元件型号及参数相同,则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压放大能力 C. 它们的输入电阻均与负载有关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电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欠压保护 B.该电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零压保护 C.该电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零压保护和欠压保护 D.该电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行程保护
在图示电路中,信号源与理想变压器的原边相连,负载与变压器的副边相连,若信号源的电压US=12V,RS=72Ω,则负载RL=8Ω获得最大功率时的端电压有效值U2为()。
A.36V B.18V C.4V D.2V
实现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如图所示,根据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它所实现的控制逻辑是()。
A.1M启动后,2M才能启动;1M停转后,2M才能停转 B.1M启动后,2M才能启动;2M停转后,1M才能停转 C.2M启动后,1M才能启动;1M停转后,2M才能停转 D.2M启动后,1M才能启动;2M停转后,1M才能停转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在正弦电压u(t)=Umsin(ωt+ψ)的激励下,其等效复阻抗等于()。
A. R+jXL-jXC B. R+jXL+jXC C. R-jXL-+jXC D.R+XL+XC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设其输出饱和电压为±11V,输入电压ui为正弦信号,则输出电压uo的波形为()。
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设其非故障状态下的输出电压uo的平均值Uo=18V,若二极管D1因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uo的波形及其平均值Uo为()。
图示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输出uo与输入ui1、ui2的关系式是()。
A.uo=10ui1 B.uo=11ui2+10ui1 C.uo=11ui2-10ui1 D.uo=10ui2+10ui1
无源二端网络NP如图所示,设u(t)=100sin((ωt+60°)V,i(t)=10sinωtA,则该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A. P=100×10×cos60°=500W,Q=100×10×sin60°=866Var B. C.P=866W,Q=500Var D.P=433W,Q=250Var
在图示电路中,若US单独作用时,I’=1A;IS单独作用时,I"=-1A,那么US、IS共同作用时,电阻R中的电流I为()。
A.2AB. 0AC. -2AD.因US,IS未知无法计算
如图所示,MO=DN,若原点O处的磁感应强度为O,则I1与I2的关系为()。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大小无关,方向相反 D.大小无关,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M、N为电量相等的正电荷,XY为MN的垂直平分线,O为MN的中点。某重力不计的正电荷Q位于O点,先将Q向上移动很小距离后释放,电荷Q将沿蹦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
A.加速度逐渐变小 B.电场强度逐渐变小 C.所受电场力逐渐变大 D.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利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互换的方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x的正确过程是()。
在图示电路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该电路的状态表如表1所示,经分析知,该电路是()。
A. 右移寄存器 B.左移寄存器 C.并行数据寄存器 D. 串行数据寄存器
已知电路如图所示,若用端电压为电压源元件和复阻抗ZS的串联组合对有源二端网络NA进行等效,则()。
如图a电路中,电容C可调,若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为cosψ,并接电容后,电路的功率因数为cosψ’,电路的端口电流i的有效值,和电容C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C=C0时,电路的功率因数最大 B.当C<C0时,cosψ’>cosψ C.当C>C0时,电路出现过补偿 D.当C>C0时,cosψ’>cosψ
如图所示,在固定偏置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则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及输入电阻ri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