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效的恢复患者面部外形 B.有利于后牙的排列 C.有利于舌体运动 D.使咀嚼压力直接传导于牙槽嵴上 E.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单侧平衡
A.息止关系 B.正中关系 C.后退位关系 D.侧关系 E.前伸关系
正常情况下对堤平面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堤平面前部位于上唇下2mm B.两眼平视时,堤平面前部与瞳孔连线平行 C.堤平面平分颌间距离 D.堤平面两侧与耳屏鼻联线平行 E.堤平面靠近下颌牙槽嵴顶
无牙抬患者上堤前部平面应()
A.位于上唇下缘之下3mm B.位于上唇下缘之下2mm C.位于上唇下缘之下约1mm D.与下唇接触 E.与上唇下缘平齐
缓冲型圆锥形套筒冠内、外冠之间的间隙,一般面间为()
A.0.3mm B.0.2mm C.0.1mm D.0.4mm E.0.5mm
A.活髓牙 B.牙周组织健康 C.牙体组织健康,无缺损 D.基牙排列正常无倾斜 E.基牙不能咬合过紧
A.所有类型的牙缺失 B.缺牙数目不多,缺牙区前后基牙条件好的患者 C.多个磨牙的游离缺失 D.无牙颌患者 E.基牙松动度不超过三度的患者
A.义齿是否有前伸和侧方平衡关系 B.后牙是否排有良好的尖窝交错关系 C.义齿的咀嚼效能 D.基托在口内的固位力 E.义齿与架上关系的一致性
A.眼外眦—耳屏连线 B.鼻翼-耳屏中点连线 C.眶耳平面 D.鼻翼-耳垂平面 E.瞳孔连线
全口义齿的平面是指()
A.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二磨牙远颊尖构成的假想平面 B.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二磨牙远舌尖构成的假想平面 C.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一磨牙颊尖构成的假想平面 D.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舌尖构成的假想平面 E.以上全不是
A.牙龈情况 B.基牙面大小 C.牙槽嵴高度和宽度 D.黏膜情况 E.唾液情况
患者,男,56岁,缺失,深覆,缺牙间龈距0.5mm,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基托应选择下列那种类型()
A.金属基托 B.塑料基托 C.金属塑料基托 D.树脂基托 E.玻璃陶瓷基托
A. B. C. D. E.
A.上颌硬区 B.翼上切迹及颤动线 C.前庭沟黏膜转折 D.口底黏膜转折 E.磨牙后垫
A.应小于原真牙邻接点 B.与原真牙邻接点大小相同 C.应略大于原真牙的邻接区面积 D.邻接区的面积应大于与固位体相邻面的2/3以上 E.邻接区的面积应与固位体完全封闭邻面
A.支持力的作用 B.连接局部义齿各部分,支持力 C.支持和稳定作用 D.连接局部义齿各部分,支持和分散力 E.连接局部可摘义齿各部分,传导和分散力,增加义齿强度
患者,缺失,义齿设计:基牙,弯制卡环,塑料基托连接。义齿蜡型采用混装法装盒,该义齿牙托粉的用量约为()
A.0.5ml B.2ml C.4ml D.1~1.5ml E.3ml
牙列缺失修复时,后牙主要力应集中在()
A.第一磨牙区 B.第二磨牙区 C.第一、二前磨牙区 D.前牙区 E.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区
A.难排出覆关系 B.难排出正中关系 C.难排在牙槽嵴顶 D.难排出纵曲线和横曲线 E.难排出覆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