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很聪明,但从小贪玩。中考时升重点高中差几分,家长做主花钱让他到外地一所管理很严的寄宿学校上学,上了一年多,感觉实在受不了,要求家长想办法把他转回到本市。家长开始不同意,后经不住他死缠硬磨,就给他办了转学。入校报到时,教导主任对他说,我们这个学校和你那所学校差不多,要求也很严格。你的头发就不符合要求,先去理发,然后上一个月试试看吧。该求助者认为国内的学没法上了,打算出国。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该求助者的父亲是单位领导,工作忙,和求助者沟通少。但家里的大事他做主,父亲同意其出国,其母亲为外贸公司会计,不同意其出国。父母感情好。

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重趋避冲突
D.趋避冲突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A.烦躁
B.紧张
C.愤怒
D.抑郁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A.食欲下降
B.头痛
C.睡眠问题
D.头晕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该女士的行为特点包括()。

A.强人所难
B.随心所欲
C.有病乱求医
D.语言夸张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的主要症状包括()。

A.意志增强
B.幻觉
C.妄想
D.情感倒错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女儿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

A.退缩
B.大吵大嚷
C.缄默
D.满地打滚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是()。

A.食欲下降入睡困难
B.经常与丈夫吵架
C.婆婆不肯帮忙接孩子
D.婆婆瞧不起自己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该求助者的人格特点包括()。

A.聪慧
B.要强
C.守时
D.追求完美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认为同宿舍同学回家住,就是对他有意见,提示其可能存在()。

A.嫉妒妄想
B.关系妄想
C.钟情妄想
D.被害妄想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该女士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A.主客观不同意
B.破裂性思维
C.夸大语言
D.行为异常

不定项选择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式询问
D.封闭式询问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包括()。

A.烦躁
B.与丈夫吵架
C.愤怒
D.食欲下降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判断该求助者当前心理健康水平的依据包括()。

A.心理活动的强度
B.心理活动的节律
C.对环境的适应力
D.心理自控力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认为女同学喜欢自己,表明其可能存在()。

A.嫉妒妄想
B.关系妄想
C.钟情妄想
D.被害妄想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于该女士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要向她说明其所言不实
B.不与她争论
C.委婉地告诉他记忆有误
D.判断这句话有无症状学意义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应该持有的咨询态度包括()。

A.正视现实
B.尊重
C.通情达理
D.设身处地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歪曲的认知
B.不合理信念
C.现实的刺激
D.非理性思维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不合理信念的特点包括()。

A.以偏概全
B.绝对化
C.糟糕至极
D.恋爱至上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该女士形成初步诊断前,首先需要排除的是()。

A.心境障碍
B.人格问题
C.精神病性问题
D.疑病症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说“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表明其可能存在()。

A.思维奔逸
B.强制性思维
C.思维云集
D.思维被洞悉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该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包括()。

A.考虑问题不周全
B.讲礼貌
C.没有遵守时间
D.表示自责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该案例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向她说明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
B.进行转诊
C.通知家长
D.委婉说明自己对她的问题无能为力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包括()。

A.倾听
B.具体化
C.内容反应
D.情感反应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统一,具体表现包括()。

A.听到有人议论自己
B.认为女生喜欢自己
C.认为有人要害自己
D.拒绝去医院做检查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乱贴标签
B.选择性消极注视
C.绝对化要求
D.过分概括化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心理咨询师说:“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他使用了()。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摄入性谈话
D.鉴别性谈话的内容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影响性技术包括()。

A.指导
B.情感表达
C.释义
D.解释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交谈中,咨询师请助手为该女士倒杯水,趁机递给助手一个小条,上写:“注意,精分”,其用意是()。

A.考虑安全措施
B.尊重该女士
C.考虑保密例外
D.准备药品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目前的心理状态属于()。

A.心理健康
B.心理异常
C.心理正常
D.心理不健康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求助者对该心理咨询师印象好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双方咨询关系好
B.咨询师理论水平高
C.咨询师知识全面
D.咨询师职业道德好

不定项选择

【计算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该女士的收费问题,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A.按章收费
B.优惠收费
C.向她说,虽然已经用了二十多分钟,按说应当收费,但考虑到你的情况不收费了。
D.向她说,因为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所以不收费。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式询问
D.封闭式询问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他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求助者和丈夫对女儿的吵闹行为采取的方法属于()。

A.增强法
B.惩罚法
C.消退法
D.代币管制法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对李某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A.指导
B.鼓励
C.释义
D.情感反应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听到求助者说要自杀后,恰当的做法是()。

A.判断其真实性
B.考虑转诊
C.打110报案
D.通知家长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该女士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有自知力
B.自知力不完整
C.无自知力
D.无自知之明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李某的特点包括()。

A.主动求治
B.被动求治
C.自知力完整
D.无自知力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心理咨询师这样建议的理论基础是()。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科学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每次沉默可能包括()。

A.反抗型
B.思考型
C.情绪型
D.内向型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对李某的情况,心理咨询师能做的工作包括()。

A.摄入性会谈
B.选用心理测验
C.确定咨询目标
D.制定咨询方案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回来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上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说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心理咨询师说:“我明白了,你遇到了年轻人常遇到的失恋问题”说明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

A.尊重
B.热情
C.积极关注
D.共情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对该女士,咨询师较为恰当的反思是()。

A.我早下一会班就好了
B.真倒霉,碰上这种事
C.实际工作中各种情况都会碰到,又增加了经验
D.已经下班了,当时就不该让她进来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

A.心理诊断阶段
B.领悟阶段
C.修通阶段
D.再教育阶段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包括()。

A.又奖又罚
B.奖励正常行为
C.不奖不罚
D.漠视异常行为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结束会谈后,不宜将初步诊断结果透露给李某()。

A.同学
B.家属
C.邻居
D.本人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啰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谈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判断该女士是否有思维不连贯的依据包括()。

A.语词杂拌
B.意识状态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婆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身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身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着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是()。

A.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B.RET自助表
C.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D.产婆术式辩论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嫉妒,进而对他有意见,近来,李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李某到班主任哪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这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我感觉到的啊!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我听见的啊!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有人告诉我的啊!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人要害你!”。
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病。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要对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包括()。

A.区分情绪与行为
B.区分情绪与态度
C.鉴别会谈内容的真伪
D.鉴别态度与行为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阳性强化法中的“阳性强化”的含义包括()。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正性强化物
D.撤销惩罚物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地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四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四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他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作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是真的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或者看电视,上上网。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文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

A.认知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论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