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处理同Bell面瘫 B.口服镇静药 C.不做特殊处理 D.局部理疗 E.局部注射神经营养药
A.腭前孔 B.腭小孔 C.蝶腭孔 D.眶下孔 E.腭大孔
A.骨性颌间瘢痕挛缩 B.关节盘穿孔破裂 C.颞下颌关节外强直 D.破伤风关节紧闭 E.颞下颌关节内骨性强直
A.固有膜 B.牙龈组织的深层 C.牙龈乳头 D.前庭沟的黏膜下层内 E.牙龈组织的浅层
A.硬脑膜外血肿 B.脑震荡 C.颅中窝骨折 D.颅前窝骨折 E.脑挫裂伤
A.血尿 B.恶心 C.食欲减退 D.神经症状 E.白细胞下降
A.曲面断层 B.颅顶位(颏顶位) C.上颌牙合片 D.柯氏位(鼻额位) E.华氏位(鼻颏位)
A.老年人 B.无明显年龄选择 C.婴儿期 D.中年人 E.5~15岁
A.骨突 B.干槽症 C.麻醉时针尖刺伤骨膜 D.伤口内有残根遗留 E.伤口内有肉芽组织
A.向后外 B.向上后 C.向上后外 D.向上后内 E.向后内
A.麻药中带有乙醇 B.注射针刺中了下牙槽神经 C.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D.患者感觉异常 E.麻药中带有杂质
A.新生儿骨髓炎 B.急性中央型 C.边缘型 D.慢性化脓性 E.放射性
A.病人免受两次手术痛苦 B.有面神经不易取标本 C.增加解剖面神经的困难,亦不符合肿瘤的治疗原则 D.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E.重复切口影响美观
A.纤维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毛细血管瘤 D.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
A.手术后至拆线前常规进行的步骤 B.观察伤口或皮瓣情况 C.为了去除引流物,或疑有感染 D.创口渗血较多,或者有大量分泌物 E.敷料松脱或过紧,伤口剧痛
A.骨折段移位 B.影响呼吸 C.咬合错乱 D.视觉障碍 E.唇麻木
A.下颌孔与颏孔之间 B.升支 C.喙突 D.髁状突颈部 E.颏部
A.真性关节强直和关节内强直 B.关节内强直和颌间挛缩 C.颌间挛缩和关节外强直 D.关节强直和关节内强直 E.颌间挛缩和假性关节强直
A.留下与神经贴近的肿瘤 B.采用非手术方法 C.神经及神经干一并切除 D.切开神经外膜,将肿瘤切除 E.切除肿瘤及神经干和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
A.有空腔形成 B.边界清晰 C.骨质破坏 D.有虫蚀样破坏 E.有骨膜反应
A.争光霉素+长春新碱+氨甲蝶呤 B.争光霉素+长春新碱+喜树碱 C.争光霉素+白力霉素+长春新碱 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 E.氟脲嘧啶+环磷酰胺+白力霉素
A.上颌尖牙 B.上颌双尖牙 C.下颌第三磨牙 D.下颌双尖牙 E.上颌第三磨牙
A.晕厥 B.肾上腺素反应 C.普鲁卡因中毒 D.癔病 E.普鲁卡因过敏
A.包膜外肿瘤摘除,面神经解剖 B.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不解剖面神经 C.深叶肿瘤应保留面神经,并做肿瘤组织的切除 D.浅叶肿瘤除切除肿瘤及浅叶外,不保留面神经 E.浅叶肿瘤应切除肿瘤及浅叶,深叶瘤应切除肿瘤及全腮腺,保留面神经
A.分房大小均匀 B.房隔不清,边缘无切迹,牙根移位 C.分房不清,房隔粗大,有骨化现象 D.多房,分房大小不均匀,瘤内牙根吸收,边缘有切迹,房隔清晰 E.有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分房不清
A.上颌骨 B.颧骨 C.下齿槽骨 D.下颌骨 E.颧弓
A.腮腺区肿大 B.涎腺分泌正常 C.叩痛 D.体温升高 E.有明显压痛
A.腺上皮癌 B.基底细胞癌 C.鳞状细胞癌 D.未分化癌 E.淋巴上皮癌
A.邻牙牙颈部 B.颊侧骨板 C.近中牙槽嵴 D.远申牙槽嵴 E.舌侧骨板
A.运动神经 B.感觉神经 C.交感神经 D.分泌神经 E.混合性神经
A.妊娠期间禁忌拔牙 B.拔牙对妊娠妇女无影响 C.妊娠第1、2、3个月期间 D.妊娠第4、5、6个月期间 E.妊娠第7、8、9个期间
A.眶下缘下1.5cm处 B.眶下缘外1/3和中1/3交界处 C.眶下缘中1/3和内1/3交界处 D.眶下缘中点下0.5~0.8cm处 E.眶下缘中点和口角连线的中点
A.舌下神经、舌深动脉及舌神经 B.舌神经、咽升动脉及舌下静脉 C.舌下神经、舌动脉及舌静脉 D.舌神经、舌深动脉及舌深静脉 E.舌下神经、舌深动脉及舌深静脉
A.下颌神经、舌神经、颊长神经 B.下齿糟神经 C.下齿糟神经、舌神经、颊神经 D.下齿糟神经及舌神经 E.局部浸润
A.颌下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及颌后三角 B.颌下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颈动脉三角、颏下三角及气管三角 C.颌下三角、颌后三角、颈动脉三角、颏下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 D.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颌后三角及气管三角 E.颌下三角、颏下三角、下颌后窝、颈动脉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
A.上颌窦癌 B.舌癌 C.牙龈癌 D.膊癌 E.颊癌
A.大涎腺囊肿 B.鳃裂囊肿 C.结核性冷脓肿 D.海绵状血管瘤 E.囊性淋巴管瘤
A.肌肉的功能活动 B.咀嚼运动起促进作用 C.血管分布成网状 D.神经分布细密 E.伤口暴露容易清洁
A.1→6→2→3→4→5→7 B.6→1→2→4→3→5→7 C.6→1→2→3→5→4→7 D.6→1→2→3→4→5→7 E.1→2→6→4→3→5→7
A.双侧颞肌同时松弛 B.侧嚼肌同时收缩 C.双侧颞肌同时收缩 D.双侧翼外肌同时收缩 E.双侧翼外肌同时松弛
A.额支、颊支、上睑支及下颌缘支 B.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及颈支 C.额支、颧支、颊支、上唇支及下唇支 D.颞支、颧支、颊支、上唇支及下唇支 E.眶支、额支、鼻支、颊支及下唇支
A.几个牙齿折断或错位 B.面部肿胀 C.鼻孔大出血 D.脑震荡 E.上颌骨出现动度并错胎
A.拔牙创内的碎片及肉芽应刮净 B.撕裂的龈组织应缝合 C.扩大的牙槽窝压槽复位 D.与骨膜牙龈相连的骨折片应复位保留 E.拔除乳牙残根后应进行彻底刮槽
A.6:1 B.1:1 C.2~3:1 D.1.5:1 E.4~5:1
A.两侧颏孔至鼻根的连线 B.两侧口角至鼻尖的连线 C.两侧口角至鼻根的连线 D.两侧颏孔至鼻尖的连线 E.两侧口角至眉间的连线
A.同侧舌前2/3 B.整个舌体 C.舌尖 D.对侧舌前2/3 E.舌前2/3
A.慢性肝炎 B.曾做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 C.风湿性心脏病 D.糖尿病 E.先天性心脏病
A.颊间隙感染 B.嚼肌间隙感染 C.舌下间隙感染 D.颌下间隙感染 E.翼颁间隙感染
A.吸吮母乳 B.半流 C.普通奶瓶喂流汁 D.术后24小时禁食 E.小汤匙喂饲流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