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所给区域中,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
A.南京市
B.无锡市
C.常州市
D.苏州市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2003年一季度,在五市中总投资居于第三位的是( )。
A.北京
B.重庆
C.广州
D.上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如果按照2003年一季度的增长速度增长,则2004年一季度天津的房地产投资绝对量是( )亿元。
A.40.51
B.45.78
C.46.51
D.50.36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从表格分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重庆的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最大
B.北京在投资增长的绝对量上处于最领先位置
C.广州的房地产投资趋于平稳
D.上海房地产市场投资最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 )的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A.1500元以下
B.1500—4000元
C.4000—7000元
D.7000—10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相对于2001年来说,2002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最慢的地区是( )。
A.天津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 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2003年10月,该市商品房的竣工面积约是( )。
A.348万平方米
B.266万平方米
C.151万平方米
D.147万平方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199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比上年增长( )。
A.3.8%
B.4.2%
C.5.7%
D.6.4%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2003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绝对量增加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重庆
D.上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 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从区域分布分析,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主要集中在( )。
A.轨道交通沿线
B.大型绿地周边
C.外环线之外
D.内外环线之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
A.2523亿美元
B.3337亿美元
C.3021亿美元
D.814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之和为( )。
A.4084元
B.3920元
C.3520元
D.3384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 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该市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约是( )。
A.79万平方米
B.609万平方米
C.325万平方米
D.204万平方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
A.15682.67亿元
B.13382.52亿元
C.13382.59亿元
D.163882.57亿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进口额一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 )。
A.欧盟
B.美国
C.韩国
D.中国台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
A.第一产业收入
B.二、三产业收入
C.工资性收入
D.非经营性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 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占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的( )。
A.27.61%
B.27.41%
C.27.21%
D.27.01%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7年对东盟的进口额占当年进口额的比重约是( )。
A.7.7%
B.11.3%
C.23%
D.34%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所给区域中,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
A.南京市
B.无锡市
C.常州市
D.苏州市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997年至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同比增长额与增长幅度都呈逐年上升状态
B.在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不足900户
C.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的第一产业收入高于二、三产业收入
D.在这次调查的家庭中,收入前20位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与2004年相比,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 )。
A.121.9%
B.93.7%
C.221.9%
D.54.8%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 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商品房供小于需最多的区域是( )。
A.轨道交通沿线
B.内环线以内
C.沿江沿河
D.大型绿地周边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增长额最多的是( )。
A.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B.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C.医药制造业
D.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上年相比,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在2007年达到最大
B.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10%
C.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总共约为11305亿美元
D.2004~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区域的产值是最低区域的( )。
A.344.40%
B.244.40%
C.344.40倍
D.243.40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07年1~9月,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产值为2188亿元
B.2007年1~9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1.97%
C.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增长额最大的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D.2007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最大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