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成本收入比 B.资本充足率 C.大额风险集中度 D.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A.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B.按风险事故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 C.按损失结果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D.按诱发风险的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八大类
A.资产规模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B.资本金规模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C.资产规模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D.资本金规模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A.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B.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C.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D.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A.企业的资产规模 B.企业的目标 C.全面风险管理要素 D.企业的各个层级
A.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B.商业银行通常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C.商业银行通常依靠中央银行救助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D.商业银行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一般需要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
A.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 B.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C.低风险高收益 D.高风险低收益
A.特殊性、非盈利性和可转化性 B.普遍性、非盈利性和可转化性 C.普通性、盈利性和不可转化性 D.普遍性、非盈利性和不可转化性
A.0.1 B.0.2 C.0.3 D.0.4
A.恐怖袭击 B.监管规定 C.声誉受损 D.黑客攻击
A.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B.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制 C.加强外部监管体制建设 D.以上都不是
A.市场风险 B.法律风险 C.信用风险 D.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A.强化内控意识,树立内控优先理念 B.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C.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D.以上都是
A.声誉风险 B.战略风险 C.信用风险 D.操作风险
A.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情况下出售 B.商业银行能够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C.商业银行流动负债数量的多少 D.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值的大小
A.国家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战略风险
A.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B.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C.确保各类主要风险得到正确识别和排序 D.利用精确的数量模型进行量化
A.风险转移 B.风险对冲 C.风险补偿 D.风险规避
A.会计资本 B.监管资本 C.经济资本 D.实收资本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高层管理者
A.非预期损失 B.预期损失 C.大规模损失 D.普通性损失
A.文件档案的制订、管理不善 B.结算支付系统失灵或延迟 C.银行员工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无法为产品定价 D.未遵循操作规定,使交易和定价产生了错误
A.下级的业务种类少,相对简单容易识别,因此需从易到难、自下而上地评估 B.自下而上的原则符合下级向上级汇报的规范 C.操作风险往往发生于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和经营管理流程的薄弱环节 D.上级的问题通常包含在下级出现的问题中
A.人员因素 B.外部事件 C.内部流程 D.系统缺陷
A.久期缺口 B.现金缺口 C.融资缺口 D.信贷缺口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对
A.8 B.7 C.6 D.3
A.每天 B.每月 C.每周 D.每年
A.资产风险管理模式 B.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C.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D.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A.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B.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 C.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培育 D.有效的风险治理策略
A.必须 B.不需要 C.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D.以上都不对
A.操作风险 B.市场风险 C.战略风险 D.法律风险
A.《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B.《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C.《巴塞尔资本协议》 D.以上都不是
A.固定资产 B.非流动资产 C.金融资产 D.无形资产
A.到期不还风险 B.间接风险 C.债务重新安排风险 D.以上都是
A.市场信心 B.市场稳定 C.政府政策 D.贷款数量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贷款业务 D.证券业务
A.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B.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C.全程的风险预测过程 D.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A.将大量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贷款,即借短贷长 B.将大量长期借款用于短期贷款,即借长贷短 C.全部资产与部分负债在持有时间上不一致 D.部分资产与全部负债在到期时间上不一致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无关
A.监事会 B.股东大会 C.公司治理层 D.董事会
A.劳资关系 B.安全/环境 C.未经授权的活动 D.性别、种族歧视
A.经济资本 B.会计资本 C.监管资本 D.实收资本
A.从业年限 B.系统数量 C.反洗钱警报数占比 D.系统故障时间
A.风险转移 B.风险补偿 C.风险对冲 D.风险分散
A.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 B.客户评级主要针对客户的每笔具体债项进行评级 C.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 D.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A.16.67% B.22.22% C.25.00% D.41.67%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③②④①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③⑥⑤④②
A.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企业10%或10%以上表决权的个人投资者 B.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企业5%或5%以上表决权的个人投资者 C.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企业3%或3%以上表决权的个人投资者 D.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企业1%或1%以上表决权的个人投资者
A.3.00% B.3.11% C.3.33% D.3.58%
A.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 B.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C.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D.评价内容是客户违约后特定债项损失大小
A.5Cs系统 B.5Ps系统 C.CAMELs系统 D.4Cs系统
A.0.17% B.0.77% C.1.36% D.2.32%
A.0.05 B.0.10 C.0.15 D.0.20
A.评分的阶段 B.评分的方法 C.评分的对象 D.评分的结果
A.动产留置 B.不动产抵押 C.外资企业连带责任保证 D.支票、汇票、本票等的抵押
A.转手转付证券 B.资产支付证券 C.知识产权证券化 D.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A.期权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汇率风险 D.商品价格风险
A.1968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首次进行国际货币的期权交易 B.1970年,美国芝加哥证券交易所开始换进期货交易 C.1972年,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首次进行国际货币的期权交易 D.1975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展房地产抵押证券的期货交易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董事长
A.6% B.7% C.8% D.9%
A.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B.资产风险管理模式 C.内部管理模式 D.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A.0.75 B.0.5 C.0.25 D.0.15
A.13.33% B.16.67% C.30.00% D.83.33%
A.18% B.0 C.-2% D.2%
A.0.09 B.0.08 C.0.07 D.0.06
A.提出了信用风险计量的两大类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 B.明确最低资本充足率覆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主要风险来源 C.外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外部监管的计算资产充足率的方法 D.构建了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
A.信用风险监测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B.信用风险监测不包括对已发生风险产生的遗留风险的识别、分析 C.当风险产生后进行事后处理比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监测到风险并迅速补救对降低风险损失的贡献高 D.信用风险监测要跟踪已识别风险在整个授信周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
A.流动比率 B.公司治理结构 C.资金实力 D.市场竞争环境
A.12.5% B.15.0% C.17.1% D.11.3%
A.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结果进行分析监测 B.必须直接估计每个敞口之间的相关性 C.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直接估计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D.CreditMetrics模型需要直接估计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
A.880 B.1375 C.1100 D.1000
A.国家信用风险暴露是指在某一国设有固定居所的交易对方(包括没有国外机构担保的驻该国家的子公司)的信用风险暴露,以及该国家交易对方海外子公司的信用风险暴露 B.跨境转移风险产生于一国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另外一国的交易对方进行的授信业务活动 C.转移风险作为信用风险的组成要素,可认为是当一个具有清偿能力和偿债意愿的债务人,由于政府或监管当局的控制不能自由获得外汇,或不能将资产转让于境外而导致的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D.商业银行总行对海外分行提供的信用支持不包括在国家风险暴露中
A.4.38% B.6.25% C.5.00% D.5.63%
A.AltmanZ计分模型 B.RiskCalc模型 C.Credit Monitor模型 D.死亡率模型
A.1 B.3 C.5 D.2
A.违约客户累计百分比 B.违约客户数量 C.正常客户累计百分比 D.正常客户数量
A.100% B.75% C.65% D.50%
A.3 B.5 C.7 D.1
A.CreditMetrics模型 B.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C.Credit Risk+模型 D.KMV模型
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B.流动资产/总资产 C.(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D.流动负债/总资产
A.19.8 B.18.0 C.16.0 D.22.5
A.基本面指标和财务指标 B.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 C.基本面指标和基本面指标 D.财务指标和基本面指标
A.长期在总资产中保存相当规模的流动性资产 B.同业拆入 C.出售流动资产 D.外部融资
A.流动性风险 B.信用风险 C.操作风险 D.战略风险标准
A.现金头寸指标 B.核心存款比例 C.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 D.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高
A.短期内被提取的可能性较小 B.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季节变化或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D.不包括活期存款,因为其流动性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