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非对称钢筋混凝土Ⅰ形梁截面尺寸如题图,混凝土标号C20,宽度b=300mm,高度h=500mm,受拉区翼缘宽度bf=800mm,受拉区翼缘高度,hf=80mm,受压区翼缘宽度bf’=600mm,受压区翼缘高度hf’=80mm。
A.18.901kN·m B.17.564kN·m C.16.684kN·m D.19.013kN·m
某地上16层商住楼,地下2层(未示出),系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如题图所示(仅表示1/2,另一半对称),2~16层均布置有剪力墙,其中第①、④、⑦轴线剪力墙落地,第②、③、⑤、⑥轴线为框支剪力墙。该建筑位于7度地震区,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9,场地类别Ⅱ类,结构基本自震周期1秒。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及地下室为C50,其他层为C30:框支柱断面为800mm×900mm。
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试判断第④轴线落地剪力墙在第3层时墙的最小厚度bu,(mm)应为下列()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程的要求。 提示:无须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附录D(墙体稳定计算)来确定墙厚。
A.160 B.180 C.200 D.220
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且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8s,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5kN/m2(按建筑面积37.5m×37.5m计算)。试问,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A.2000 B.2700 C.2900 D.3400
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第1层各轴线墙厚度相同,第2层各轴线横向剪力墙厚度皆为200mm。试问,横向落地剪力墙,在1层的最小墙厚度bw(mm)应为下列()项数值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有关要求。 提示:①1层和2层混凝土剪变模量之比为G1/G2=1.15 ② ③第2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横向)的有效截面面积Aw2=22.96m2
A.300 B.350 C.400 D.450
假定,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600kN,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0.118。试问,当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相同时,多遇地震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标准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4000 B.67000 C.75000 D.85000
该建筑物底层为薄弱层,1~16层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23100kN。假定地震作用分析计算出的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底层地震剪力为VEK1.j=5000kN,试问.根据规程中有关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底层全部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标准值之和Vkc(kN),应取下列()项数值。
A.1008 B.1120 C.1152 D.1375
假定,柱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剪跨比大于2,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1=7400kN,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2=2000kN(组合值系数为0.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Ehk=500kN。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未采用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时,柱B满足轴压比要求的最小正方形截面边长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边榀构件的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取1.15。
A.750 B.800 C.850 D.900
某三角形木屋架端节点如题图所示。单齿连接,齿深hc=30mm;上、下弦杆采用干燥的西南云杉T015B,方木截面150mm×150mm,设计使用年限印年,结构重要性系数1.0。
A.34.6 B.39.9 C.45.9 D.54.1
某一座露天桁架式跨街天桥,跨度48m,桥架高度3m,桥面设置在桥架下弦平面内,桥面横梁间距3m,横梁与桥架下弦杆平接,桥架上、下弦平面均设有支撑,并在桥的两端设有桥门架,如图所示。桥架采用Q235B钢,E43型焊条。桥架和支撑自重、桥面自重和桥面活载由两榀桥架平均分担,并分别作用在桥架上弦、下弦的节点上,如图所示。集中荷载设计值:F1=10.6kN,F2=103.6kN。桥架杆件均采用热轧H型钢,H型钢的腹板与桥架平面平行。
在已给垂直荷载作用下,桥架上弦杆O2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70.4 B.-1881.6 C.-1684.8 D.-1634.4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地上16层商住楼,地下2层(未示出),系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如图。2~16层均布置有剪力墙,其中第①、④、⑦轴线剪力墙落地,第②、③、⑤、⑥轴线为框支剪力墙。该建筑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Ⅱ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1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及地下室为C50,其他层为C30,框支柱断面为800mm×800mm。地下第一层顶板标高为±0.00m。
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试判断第④轴线落地剪力墙在第3层时墙的最高厚度bw(mm),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程的要求()
某简支箱形截面梁,跨度60m,梁宽1m,梁高3.6m,采用Q345钢(16Mn钢)制造,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梁的整体稳定系数φb为()。
A.0.76 B.0.85 C.0.94 D.1.00
框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没计值N=13300kN,沿柱全高配复合螺旋箍,直径φ12,螺距100,肢距200;柱剪跨比λ>2。试问,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取下列()项数值。
A.0.15 B.0.17 C.0.18 D.0.20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8000kN,层高均为3.6m,9度抗震设防,场地类别Ⅱ类。
计算一层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1(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379 B.341 C.227 D.302
假定,现浇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b×h=600mm×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梁端底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梁端顶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s=7592mm2,h9=1120mm,,ξb=0.518。试问,考虑受压区受力钢筋作用,梁端承受负弯矩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0 B.2700 C.3200 D.3900
下弦拉杆接头处采用双钢夹板螺栓连接,如题图所示。木材顺纹受力。试问,下弦的最大拉力设计值T(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连接构造满足规范要求;连接钢板的强度有足够的保证;不考虑螺栓对杆件截面的削弱。
A.144.0 B.148.5 C.166.3 D.202.5
在已给垂直荷载作用下,桥架腹杆S2的轴心拉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57.9 B.490.4 C.633.0 D.665.2
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第1层各轴线墙厚度相同,第2层各轴线横向剪力墙厚度皆为200mm。试问,第1层的最小墙厚bw(mm),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有关要求() 提示:①1层和2层混凝土剪变模量之比G1/G2=1.15; ② ③第2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横向)的有效截面面积Aw2=22.96m2。
假定该建筑的两层地下窒采用箱形基础,地下室及地上一层的折算受剪面积之比A0/A1=n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地上一层。地下室顶板设有较大洞口,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试问,方案设计时估算的地下室层高最大高度(m)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需特别注意,楼层剪切刚度(或简称为剪切刚度)Ki=GiAi/hi,Ki与hi成反比,式中hi为相应楼层的层高;本题计算所用公式中含有Ki与hi的关系,有的规范印刷有误。
A.3n B.3.2n C.3.4n D.3.6n
上弦杆O4的最大轴心压力设计值为-2179.2kN,选用H型钢,H344×348×10×16,A=14600mm2,ix=151mm,iy=87.8mm。试问,当按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时,构件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158.6 B.166.0 C.174.0 D.195.6
该建筑物底层为薄弱层,1~16层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23100kN。假定多遇地震作用分析计算出的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底层地震剪力VEk1,j=5000kN,试问,根据规程中有关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底层全部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标准值之和Vck(kN),应为下列何项数值()
A.1008 B.1120 C.1150 D.1250
下弦杆U4的最大拉力设计值为2117.4kN,弯矩设计值Mx为66.6kN·m,选用H型钢,H350×350×12×19,A=17390mm2,ix=152mm,iy=88.4mm,Wx=2300×103mm3。试问,当按拉弯构件的强度进行验算时,构件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9.3 B.160.8 C.175.8 D.190.4
框支柱考虑地震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11827.2kN,沿柱全高配复合螺旋箍,直径12,间距100,肢距200;柱剪跨比λ>2。试问,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假定该建筑的两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地下室与地上一层的折算受剪面积之比A0/A1=n,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地上第1层。地下室顶板设有较大洞口,可作为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试问,方案设计时估算的地下室层高最大高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楼层侧向刚度近似按剪切刚度计算,即:Ki=GiAi/hi,其中hi为相应的楼层层高;Gi为混凝土的剪变模量。
A.3n B.3.2n C.3.4n D.3.6.6n
A.纵筋直径B.1.5倍纵筋直径C.50mmD.75mm
题图中有4种中心支撑形式,()的斜杆可按拉杆设计。
A.十字交叉支撑 B.单斜杆支撑 C.人字支撑 D.K形支撑
如题图所示,由预埋板和对称于力作用线配置的弯折锚筋与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0kN,直锚筋直径d=14mm,共4根,弯折钢筋与预埋钢板板面间的夹角a=30°,直锚筋间的距离b1和b均为100mm,弯折钢筋之间的距离b2=100mm,构件的混凝土为C30,钢板厚t=10mm,直锚筋与弯折锚筋均采用HRB335钢筋,钢板为Q235钢。
A.485mm2 B.602mm2 C.566mm2 D.453mm2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上部结构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进行设计计算,防震缝处采用双柱方案,缝宽150mm,缝两侧的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600mm×600mm,图为防震缝处某条轴线上的框架柱及基础布置情况。上部结构柱KZ1和KZ2作用于基础顶部的水平力和弯矩均较小,基础设计时可以忽略不计。 柱KZ1和KZ2采用柱下联合承台,承台下设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1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tk=2.01N/mm2,ft=1.43N/mm2),厚度1000mm,h0=900mm,桩顶嵌入承台内100mm,假设两柱作用于基础顶部的竖向力大小相同。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试问:承台抵抗双柱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750 B.7850 C.8150 D.10900
如题图所示。公路桥中预制装配式T形梁翼板(车行道)构成铰接悬臂板,其主粱中距1800mm,梁腹板宽180mm。车行道板尺寸:板端厚100mm,板加腋处厚180mm,车行道板容重25kN/m3。板顶面层设两层:上层为沥青混凝土厚80mm,容重为23kN/m3;下层为混凝土面层厚70ram,容重24kN/m3。铰接悬臂板加腋处的每米板宽恒载弯矩(kN·m)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 B.-0.65 C.-4.56 D.-10.26
若已知弯折锚筋为318的钢筋,则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最接近下列()项数值。
A.529mm B.502mm C.566mm D.448mm
某配筑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房屋,抗震等级二级,首层抗震墙墙肢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墙体高度4400mm。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U20(孔洞率为46%)、砂浆Mb15,灌孔混凝土Cb30(灌孔率ρ=100%),fg=6.98N/mm2。该墙肢承受基本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1177kN·m,轴向压力设计值N=1167kN,剪力设计值V=245kN。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取。已知该墙肢斜截面条件满足规范要求。
A. B. C. D.
某16层建筑的一片双肢剪力墙,其墙肢宽度和沿竖向刚度均相等,其各层连梁的折算惯性矩Ib=5.12×10-3m4。根据计算,其整体性判别指标a=8,In/I=0.89。试问,在只变更各层连梁折算惯性矩值Ib,而不改变墙肢截面尺寸和连梁计算跨度的情况下,连梁折算惯性矩Ib的最小值取以下()项数值时,上述双肢剪力墙可按整体小开口墙考虑。
A.6×10-3m4 B.7×10-3m4 C.8×10-3m4 D.9×10-3m4
一幢5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承重墙至标高±0处的荷载为200kN/m,土层剖面至设计地面至±0至-1.5m深范围内是杂填土,重力密度γ=16kN/m3,其下为厚度较大的淤泥质软土,承载力特征值fEK=70kN/m2,天然重力密度γ=18kN/m3,含水量ω=50%(ω>ωL),颗粒相对密度为2.60,地下水位在-3.5m处,基础砌至标高-1.0m。若基底下采用中砂垫层,中砂垫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中砂填筑后湿密度γ=18.2 kN/m3,含水量ω=7%。剖面如题图所示。 要求:使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中砂垫层的承载力fa与下列()项数值接近。
A.149kPa B.158kPa C.168kPa D.174kPa
某高档超市为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5000m2,建筑物总高度2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纵筋采用HRB500级钢筋,框架柱原设计的纵筋为。施工过程中,因现场原材料供应原因,拟用表中的HRB500级钢筋进行代换。试问,下列哪种代换方案最为合适() 提示:下列四种代换方案满足强剪弱弯要求。
如果垫层承载力fa=168kPa,则基础最小宽度与()项值接近。
A.1.24m B.1.29m C.1.35m D.1.49m
设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σ=2.1,相对黏结特性系数v=1.0,梁下部配有4φ20的钢筋,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c=20mm,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k=20kN·m,则梁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与()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05mm B.0.02mm C.0.023mm D.0.015mm
如果基础宽度为1.45m,砂垫层厚度z=2.0m,基础底平均压力Pk=168kN/m2时,砂垫层与软弱土层界面中心处附加应力Pz与()项值接近。
A.47.9N/m2 B.53.6N/m2 C.56.6N/m2 D.64.1N/m2
砂垫层底面中心处自重应力pcz与下列()项值接近。
A.34.6kN/m2 B.43.6kN/m2 C.49.9kN/m2 D.52.4kN/m2
A.112.5kN/m2 B.120.6kN/m2 C.133.4kN/m2 D.141.3kN/m2
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边跨梁、中间跨梁、边柱及中柱各自的线刚度,依次分别为ib1、ib2、ic1和ic2(单位为1010N·mm),且在各层之间不变。
采用D值法计算在图示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假定2层中柱的侧移刚度(抗推刚度)D2中=2.108×12×107/h2kN/mm(式中h为楼层层高),且已求出用于确定2层边柱侧移刚度D2边的刚度修正系数α2边=0.38,试问,第2层每个边柱分配的剪力V边(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7P B.1.4P C.1.9P D.2.8P
偏心受压柱b×h=500mm×500mm,h0=465mm,计算长度ι0=7.5m,C30混凝土,轴向压力设计值N=1500kN,已求得ei=100mm,则偏心距增大系数η=()。
A.1.889 B.1.747 C.1.0 D.0.889
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11.5m。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题图所示。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s=as’=40mm。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 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 =400kN·m,N=1200kN。
若已知上柱长Hu=3.6m,则上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5 B.1.10 C.1.16 D.1.13
某单层双跨等高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其平面布置图、排架简图及边柱尺寸如题图所示。该厂房每跨各设有20/5t桥式软钩吊车两台,吊车工作级别为A5级,吊车参数见题表。 提示:1t—10kN
试问,在计算或轴纵向排架的柱问内力时所需的吊车纵向水平荷载(标准值)F(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 B.32 C.48 D.64
某多层仓库,无吊车,墙厚均240mm,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层高为4.5m。
当采用题图所示的结构布置时,试问,按允许高厚比[β]值确定的 轴线二层承重外墙高度的最大值h2(m)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5.3 B.5.8 C.6.3 D.外墙的高度不受高厚比的限制
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Ⅰ类,房屋高度如题图所示。则其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用D值法计算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侧移。假定在图示水平荷载作用下,顶层的层间相对侧移值Δ6=0.0127P(mm),又已求得底层侧移总刚度∑D1=102.84kN/mm,试问,在图示水平荷载作用下,顶层(屋顶)的绝对侧移值δ6(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6P B.0.12P C.0.20P D.0.25P
若已知上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2,初始偏心距ei=495mm,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605mm2 B.953mm2 C.724mm2 D.890mm2
试问,当进行仅有的两台吊车参与组合的横向排架计算时,作用在边跨柱牛腿顶面的最大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Dmax(kN)、最小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Dmin(kN),分别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78,43.7 B.201.5,50.5 C.324,80 D.360,88.3
当采用题图所示的结构平面布置时,二层层高h2=4.5m,二层窗高h=1000mm,窗中心距为4m。试问,按允许高厚比[β]值确定的 轴线承重外墙窗洞的最大总宽度bs(m)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 B.2.0 C.4.0 D.6.0
A.305mm2 B.453mm2 C.360mm2 D.410mm2
已知作用在每个吊车车轮上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为丁TQ,试问,在进行排架计算时,作用在轴柱上的最大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H,应与下列()项表达式最为接近。
A.1.2TQ B.2.0TQ C.2.4TQ D.4.8TQ
已知某上柱柱底截面在各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kN·m)如题表所示。试问,该上柱柱底截面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2.5 B.131 C.144.3 D.147.1
一片高2m,宽3m,厚370mm的墙,如题图所示。采用普通烧结砖和M2.5砂浆砌筑。墙面承受水平荷载设计值为0.7kN/m2。
A.1.4kN·m,1.4kN B.1.4kN·m,4.2kN C.4.2kN·m,1.4kN D.4.2kN·m,2.8kN
试问,在进行有吊车荷载参与组合的计算时,该厂房柱在排架方向的计算长度l0(m)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该厂房为刚性屋盖。
A.上柱:l0=4.1;下柱:l0=6.8 B.上柱:l0=4.1;下柱:l0=10.6 C.上柱:l0=5.0;下柱:l0=8.45 D.上柱:l0=6.6;下柱:l0=8.45
A.1.82kN·m,21.5kN B.1.82kN·m,19.74kN C.1.21kN·m,13.34kN D.1.57kN·m,19.74kN
柱吊装验算拟按强度验算的方法进行:吊装方法采用翻身起吊。已知上柱柱底截面由柱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k=27.2kN·m;as=35mm。假定上柱截面配筋如题图所示,试问,吊装验算时,上柱柱底截面纵向钢筋的应力σs(N/mm2)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2 B.172 C.198 D.238
已知大梁截面尺寸b×h=200mm×550mm,梁直接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n=240mm,窗间墙截面为1200mm×370mm,用MU10和M2.5混合砂浆砌筑。如题图,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系数与()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6 B.1.85 C.1.75 D.1.89
某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内纵墙,如题图所示,构造柱截面均为240mm×2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MPa,采用HPB235级钢筋,fy=210MPa,配纵向钢筋4φ14。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0.255MPa,A=1017600mm2。试问,砖墙和构造柱组合墙的截面抗震承载力V(kN)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γRE=0.85。
A.330 B.337 C.359 D.366
假设作用在边柱牛腿顶部的竖向力设计值Fv=300kN,作业在牛腿顶部的水平拉力设计值Fh=60kN。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牛腿宽度为400mm,h0=850=50=800mm。试问,牛腿顶部所需配置的最小纵向钢筋面积As(mm2)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4 B.495 C.728 D.820
某民用建筑为四层混合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每米长度承重墙传至±0.000处的标准组合时竖向中心荷载值F=192.0kN/m。地质剖面如题图(a)所示,地基持力层的扩散角θ=23°:基础下部采用300mm厚的C10混凝土,其上用MU10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砌法如题图(b)所示。基础和基础土的平均重度γG=20kN/m3。
A.159.34kPa B.167.83kPa C.189.56kPa D.196.75kPa
如果F=240kN/m,持力层承载力,fa=180kPa,则基底宽度与()项值接近。
A.1.15m B.1.28m C.1.39m D.1.46m
A.149.85kPa B.156.7kPa C.163.69kPa D.174.65kPa
如果基底处压应力Pk=163.69kPa,则作用在下卧层淤泥质粉土的应力与()项值接近。
A.98.26kPa B.106.37kPa C.115.9kPa D.121.3kPa
修建于裹冰区的某电视塔,其顶部竖向钢桅杆的长度为6m,直径为300mm。基本裹冰厚度为20mm。基本风压值ω0=0.4kN/m2。桅杆上的风荷载标准值ωk=1.34kN/m2。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当裹冰荷载为第一可变荷载时,计算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桅杆底部的风弯矩设计值(kN·m),应为下列()项所示。
A.2.53 B.3.80 C.4.31 D.10.13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该柱的中间楼层局部纵剖面及配筋截面见题图。已知:角柱及边柱的反弯点均在柱层高范围内:柱截面有效高度h0=550mm。
假定该框架柱为中间层角柱;已知该角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过为实现“强柱弱梁”按规范调整后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tc=180kN·m和Mbc=320kN·m。试问,该柱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5 B.133 C.150 D.165
某拟建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图所示。假设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 B.1:1.15 C.1:1.2 D.1.15:1
假定该框架柱为边柱,已知该边柱箍筋为φ10@100/200,fyv=300N/mm2;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其柱端轴力设计值为3500kN。试问,该柱箍筋非加密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
A.615 B.653 C.686 D.710
当估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试问,方案a与方案b相同高度迎风面中点处单位面积风荷载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A.1.5:1 B.1.15:1 C.1:1 D.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