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为建造办公大楼,将工程承包给某建筑企业,合同工期定为一年,预算工程款总额为1080万元。合同约定按工程预算总额的25%预付备料款;开工后按月结算工程款,并按理论方法扣回备料款,同时从每月结算的工程款中扣留保修金5%;经过计算,双方约定该工程主要材料和结构件金额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5%。现该工程已按预计进度完成至第六次,并对以后的一半工程进度作了正确的估计如下表:
A.270 B.490 C.280 D.540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A.合同措施 B.经济措施 C.技术措施 D.组织措施
A.会计核算 B.成本核算 C.统计核算 D.业务核算
A.实际费用法 B.总费用法 C.修正的总费用法 D.以上都不对
A.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B.调整项目组织结构 C.改进施工方法 D.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
A.已批准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B.相关的专业工程的标准 C.施工组织设计 D.合同文件
A.施工目标 B.计划目标 C.技术目标 D.质量目标
A.规费 B.人工费 C.措施费 D.企业管理费
A.项目部的项目经理 B.设计单位工程师 C.监理工程师 D.项目部的技术人员
A.由建筑材料的采购方负责提供,不另计包装费 B.由建筑材料的采购方负责提供,另计包装费 C.由建筑材料的供应方负责供应,不另计包装费 D.由建筑材料的供应方负责供应,另计包装费
A.必须由专家取样送检 B.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C.必须送交国家质检局 D.结果必须出具证明
A.固定总价合同 B.固定单价合同 C.变动单价合同 D.成本补偿合同
A.单价合同 B.固定总价合同 C.可变动单价合同 D.成本加酬金合同
A.一般质量事故 B.严重质量事故 C.重大质量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A.事故分析记录 B.事故报告 C.事故登记 D.事故处理
A.横道图法 B.表格法 C.曲线法 D.无正确答案
A.决策 B.检查 C.执行 D.筹划
A.净用量 B.净用量加损耗量 C.损耗量 D.损耗量加补损量
A.发包单位可以在报价竞争状态下确定项目的总造价 B.承包人将承担较多的风险 C.评标时易于迅速确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 D.在施工进度上不能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
A.分摊法 B.参数法 C.实物量法 D.分包法
A.5 B.4 C.3 D.2
A.发包人、监理人、承包人 B.发包人、承包人 C.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 D.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分包人
A.焚烧 B.浓缩 C.破碎 D.分选
A.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B.施工总分包单位的选择 C.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和协调 D.设计、施工、供货之间的进度计划协调
A.直接费 B.间接费 C.直接费+间接费 D.直接费+间接费+措施费
A.筹划 B.决策 C.提出问题 D.执行
A.控制性 B.指导性 C.实施性 D.规划性
A.5B.15C.30D.50
A.合同的履行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方和承包方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和标准等要求,各自完成合同义务的行为 B.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应尽的义务 C.合同签订以后,当事人必须认真分析合同条款,向参与项目实施的有关责任人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跟踪与控制,并加强合同的变更管理,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D.合同的履行仅是合同一方应尽的义务
A.不同城市 B.不同地区 C.同城市或地区 D.半年
A.措施费 B.企业管理费 C.规费 D.材料费
A.文件 B.法规 C.合同约定 D.标的
A.工程承包合同 B.施工成本计划 C.进度报告 D.施工组织设计
A.业主 B.招投标单位 C.施工总承包单位 D.监理单位
A.决定性 B.影响性 C.关键性 D.重要性
A.互为倒数 B.独立关系 C.正比关系 D.互为相反数
A.组织分包人参加发包人组织的图纸会审,向分包人进行设计图纸交底 B.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设计内容,报承包人确认后在分包工程中使用 C.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承包人提供年、季、月度工程进度计划及相应进度统计报表 D.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承包人提交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应在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内批准,分包人方可执行
A.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费 B.燃料费 C.大修费 D.机械操作人员的人工费
A.分部工程 B.分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梭验批
A.操作 B.指导 C.实施 D.策划
A.贯彻“人机分离”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 B.贯彻“人机分离”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性能参数的使用管理制度 C.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性能参数的使用管理制度 D.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
A.10% B.20% C.40% D.80%
A.延长工期 B.支付合理利润 C.支付逾期竣工违约金 D.支付增加的费用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D.设计单位
A.施工成本预测 B.施工成本计划 C.施工成本控制 D.施工成本核算
A.过程方法 B.领导作用 C.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A.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超重大伤亡事故 B.重伤事故、死亡事故、超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 C.重伤事故、重大伤亡事故、超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 D.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伤亡事故
A.对施工任务的平行发包,发包方不能根据建设项目的结构进行分解发包 B.对施工任务的平行发包,发包方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结构进行分解发包 C.对施工任务的平行发包,发包方可以根据建设项目施工的不同专业系统进行分解发包 D.某办公楼建设项目中,业主将打桩工程发包给甲施工单位,将主体土建工程发包给乙施工单位,将机电安装工程发包给丙施工单位,将装修工程发包给丁施工单位,就是典型的施工平行发包模式
A.施工成本预测 B.施工成本计划 C.施工成本分析 D.施工成本考核
A.建筑场地控制测量 B.墙体皮数杆检测 C.建筑物中垂准检测 D.桩基施工测量
A.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之日 B.工程接收证书中写明的实际竣工日期 C.发包人签认工程接收证书之日 D.监理向承包人出具经发包人签认的工程接收证书之日
A.业主方可能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力和精力进行管理,管理成本高 B.业主要负责对所有承包商的管理及组织协调,承担类似于总承包管理的角色,工作量大,对业主不利 C.业主直接控制所有工程的发包,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的选择 D.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比较有利
A.多变性 B.即时性 C.全面性 D.真实性
A.工程量的变动大于5% B.该项工作单位成本的变动超过5% C.工程量的变化与该项工作规定的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的0.1% D.工程量的变化与该项工作规定的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的0.01%
A.20 B.30 C.40 D.50
A.对立统一 B.矛盾 C.统一 D.对立
A.投标报价 B.实际统计 C.施工预算 D.可研报告
A.项目经理往往是一个施工项目施工方的总指挥者、总组织者和总协调者 B.项目实施时,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经理协商制定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C.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责任 D.项目经理是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的重要工作岗位,它是一个管理岗位而不是技术岗位
A.21 B.17 C.12 D.16
A.项目管理规划文件 B.工程竣工质量验收资料 C.工程质量保修书 D.工程质量信息资料
A.概算定额 B.预算定额 C.施工定额 D.投资估算指标
A.31.56 B.31.00 C.31.60 D.32.81
A.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B.未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C.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 D.未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
A.死亡事故 B.重伤事故 C.重大伤亡事故 D.特大伤亡事故
A.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 B.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及环境质量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仅对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统一监督管理,还负责对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D.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包括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某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由于基础工程发生严重拖期,为了赶工,施工负责人未按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导致混凝土模板严重变形,为弥补缺陷,花费5万元。 事件2:由于采用的水准仪不准确,导致楼面标高和层高错误,该缺陷无法弥补。
A.项目经 B.监理工程师 C.业主技术负责人 D.项目技术负责人
A.270 B.240 C.300 D.216
A.项目经理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D.项目技术负责人
A.60 B.57 C.54 D.63
A.书面 B.示范性 C.例行性 D.口头
A.60 B.54 C.62 D.58
A.定时、定机、定人 B.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 C.定人、定岗、定工作顺序 D.定时、定人、定工作顺序
A.一般 B.严重 C.重大 D.特别重大
A.指导 B.操作 C.组织 D.技术
A.施工自检、监理复检、政府监督 B.自检、互检、交接检 C.预检、过程检、完工检 D.书面检验、实验检验、试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