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层的切割关系,下图11-7中地层形成的新老荚系为()。
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按照结晶类腐蚀评价标准,在Ⅱ类场地环境下,地下水中离子>3000(mg/L)时,对建筑材料腐蚀等级是()。
A.中腐蚀性 B.强腐蚀性 C.弱腐蚀性 D.特强腐蚀性
如图11-13所示,排泄区、承压区、补给区叙述正确的是()。
A.a.排泄区、b.补给区、c.承压区、d.补给排泄区 B.a.补给区、b.排泄区、c.承压区、d.补给排泄区 C.a.排泄区、b.补给排泄区、c.承压区、d.补给区 D.a.补给排泄区、b.补给区、c.承压区、d.排泄区
如图11-2所示的岩层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平行不整合接触
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4种阳离子和3种阴离子是()。
如图11-4所示,岩层的要素为()。
A.AA—走向线、OB—倾向线、CO—水平线、α—岩层倾角 B.OB—走向线、AA—倾向线、CO—水平线、α—岩层倾角 C.AA—走向线、OC—倾向线、OB—水平线、α—岩层倾角 D.AA—走向线、OC倾向线、CB—水平线、α—岩层倾角
如图11-14所示,当基坑下部有承压含水层时,基坑黏土层的厚度必须满足()
根据各种化学腐蚀所引起的腐蚀作用,将地下水中离子归纳为()。
A.结品溶解复合类腐蚀的评价指标 B.溶解类腐蚀的评价指标 C.结晶类腐蚀性的评价指标 D.分解类腐蚀的评价指标
与所示的赤平极射图(图11-12),图中实线表示坡面,虚线表示岩体结构面)相对应的边坡剖面为()。
A.包气带水、孔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B.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C.孔隙水、空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D.孔隙水、裂隙水和空隙水三个亚类
如图11-6所示,断层上盘地层发生倒转,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断层面切割倒转褶曲的向斜构造,形成正断层 B.断层面切割倒转褶曲的背斜构造,形成逆断层 C.该断层可能是逆断层,也可能是正断层,与该断层所切割的帮曲构造有关 D.这种岩层倒转接触关系不可能出现
下图11-7中地图的接触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与S整合接触 B. 7与、S沉积接触 C. P与下覆岩层呈角度不整合 D. δ与、S呈侵入接触
根据赤平极射投影图可以判断边坡岩块的稳定性,若边坡与岩层的赤平极射投影如图11-10所示,其中C弧表示边坡产状,C1、C2、C3弧表示岩层产状,()岩层产状的稳定性最差。
A.C1 B.C2 C.C3 D.三者稳定性相同
如图11-3所示的褶曲要素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ABC所包围的内部岩层为褶曲的核,AHB和CBH为褶曲的翼,DEFH为褶曲轴断、DH为褶曲的轴,BH为褶曲的枢纽 B.ABC所包围的内部岩层为褶曲的核,AHB和CBH为褶曲的翼,DEFH为褶曲轴面、DH为褶曲的枢纽,BH为褶曲的轴 C.ABC所包围的内部岩层为褶曲的核,AHB和CBH为褶曲的翼,DEFH为褶曲的核、DH为褶曲的轴,BH为褶曲的枢纽 D.ABC所包围的内部岩层为褶曲的核,AHB和CBH为褶曲的翼,DEFH为褶曲枢纽、DH为褶曲的轴,BH为褶曲的轴面
如图11-15,已知土样的饱和重度为γsat长为L,水头差为h,则土样发生流砂的条件为()。
A.h>L(γsat-γW)/γW B.h>Lγsat/γW C.h<Lγsat/γW D.h<L(γsatγW)/γW
如图11-5所示,关于岩层接触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是整合接触,b是假整合接触,c是整合接触,d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B.图中AB、EF线是沉积接触,AC、DE线为侵入接触 C.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为②、①、③、④、⑤ D.由图知地层至少发生两次升降运动
A、张拉裂隙 B、剪切裂隙 C、鼓张裂隙 D、羽状裂隙
如图11-9所示上二叠世(P2)泥质灰岩与中石炭世(C2)石灰岩地层的接触关系描述较准确的是()。
A.沉积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