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逐渐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C.肾小囊囊内压逐渐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逐渐降低
A.人体内新陈代谢的规律B.人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A.反射B.反应C.反馈D.前馈
A.迅速、短暂而局限B.迅速、持久而弥散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短暂而局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正反馈D.负反馈
A.有结构特异性B.有饱和现象C.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D.存在竞争性抑制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阀B.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能引起膜除极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D.保持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A.组织液减少B.组织液增加C.红细胞萎缩D.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A.8%B.15%C.20%D.40%
A.表面积B.体积C.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D.比重
A.(3.0~5.0)×1012/LB.(3.0~8.0)×1011/LC.(4.0~10)×109/LD.(5.0~12)×108/L
A.因子XⅡB.因子ⅡC.因子XD.因子Ⅲ
A.A型B.B型C.AB型D.Rh型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
A.有周期性变化B.有相对不应期C.有绝对不应期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A.0期去极化的速度B.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C.复极化的速度D.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A.P波B.P-R问期C.QRS波群D.T波
A.淋巴液回流减少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A.心舒期的长短B.大动脉收缩压的商低C.交感神经兴奋D.迷走神经兴奋
A.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肺泡Ⅰ型上皮细胞C.肺泡Ⅱ型上皮细胞D.肺间质细胞
A.2400毫升B.3600毫升C.4200毫升D.6000毫升
A.Hb与O2亲和力增强,氧解离曲线左移B.Hb与O2亲和力减弱,氧解离曲线左移C.Hb与O2亲和力增强,氧解离曲线右移D.Hb与O2亲和力减弱,氧解离曲线右移
A.兴奋性高B.无自律性C.依赖神经和体液等刺激因素产生收缩D.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A.由胃壁内的内在神经丛细胞分泌B.具有促进胃肠组织生长的作用C.其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属于胃肠激素的一种
A.促胰液素B.前列腺素C.生长抑素D.乙酰胆碱
A.应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比例B.应增加食物中淀粉类的比例C.应多吃富含蛋自质的食物D.应少食多餐
A.肠激酶对胰蛋自酶原的激活B.胃酸对胃蛋自酶原的激活C.胰蛋白酶对胰蛋白酶原的激活D.胰蛋白酶对羧基肽酶原的激活
A.正常B.超重C.肥胖D.偏瘦
A.牛肉B.面包C.米粉D.葡萄干
A.对流B.辐射C.传导D.蒸发
A.肾素B.血管紧张素C.心房钠尿肽D.醛固酮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足突D.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足突裂隙膜
A.在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2Cl-K+同向转运体的作用B.在远曲小管始段抑制Na+-Cl-同向转运体的作用C.在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抑制Na+通道D.在近端小管始段抑制Na-主动重吸收
A.突触小体B.神经元C.神经纤维D.神经胶质
A.脑电波呈同步化变化B.可出现眼球快速运动C.可出现心率、呼吸加快D.生长素分泌减少
A.颞上回后部B.大脑皮质顶叶C.布洛卡三角区D.大脑皮质角回
A.脊髓B.小脑C.脑千D.大脑皮层
A.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B.抑制一兴奋性中间神经元C.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少
A.肾上腺髓质B.肾上腺皮质网状带C.肾上腺皮质球状带D.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A.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B.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C.卵泡刺激素的促进作用D.黄体生成素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