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泰州学派

答案: 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的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为王艮。王艮的思想也代表了泰州学派的思想...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三司

答案: 三司是明朝地方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合称。1376年,朱元璋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
问答题

内阁

答案: 官署名。明初为加强中央统治,废丞相,依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职文渊...
问答题

给事中制度

答案: 给事中制度是明朝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制度。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按六部的建制分杜六科。洪武十年...
问答题

锦衣卫

答案: 官署名,明太祖时设立的特务机构,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依仗。太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监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的权...
问答题

卫所制度

答案: 明初创立的一套以卫所为骨干的军事制度。大抵每5600人为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下辖五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长官为千户...
问答题

内卫

答案: 内卫是明朝京师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五军府分统的48卫军组成。明成祖时,增到72卫,定名“五军营”,并增设“三千营”和“...
问答题

跺集军

答案: 是明朝士兵的来源之一。所谓跺集,即从每三个民户中跺取丁多户为军户,余两户为贴户。军户应出一丁为军丁,称正军,余下的丁壮称...
问答题

《大诰》

答案: 《大诰》是洪武中后期明太祖亲自撰写、刊布的刑事法规,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共236条。其书并非抽象...
问答题

三途并用

答案: 三途并用是明代选官的几个途径。明太祖在兴办学校、开科举的同时,又通过荐举途径选官,时称“三途并用”。科举停废期间,举荐尤...
问答题

南北榜案

答案: 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发生的科举作弊案件,因是年会试录取者皆为南方人,明太祖疑期间有弊,杀主考官,重试结果全取北方人...
问答题

八股文

答案: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
问答题

靖难之役

答案: 靖难之役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地方藩王叛乱成功的案例。明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从...
问答题

《兔鳞图册》

答案: 《鱼鳞图册》即明朝的田亩清册。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按“随粮定区”的原则,以税粮一万石为一个编制单位,称一区。挑选纳...
问答题

三法司

答案: 三法司是明清两代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统称。遇有重大案件时,由三法司会审。
问答题

空印案

答案: “空印”指预先盖好官印的空白帐册。空印案是一起明太祖严惩地方财政人员持空印帐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发生在洪武八年(...
问答题

匠班银

答案: 匠班银是明代匠户以银代役的产物。匠班银实行之前,不论是轮班匠还是住坐匠,都必须向政府服劳役。他们因不满政府的奴役,纷纷用...
问答题

东厂、西厂

答案: 东厂和西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体现。明成祖即位之后,委任宦官以军政大权,开宦官干政之端。明...
问答题

《赋役黄册》

答案: 《赋役黄册》即明朝的户口册,每10年更造一次。明初,朱元璋命令全国各府县建制黄册,方法是以110户为一里,海里之中推选丁...
问答题

考成法

答案: 考成法是张居正改革中整顿吏治方面实行的主要措施,正式推行于万历元年(1573)。考成法的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问答题

夺门之变

答案: 土木之变后,也先以英宗要挟明朝的计谋没有得逞,无计可施,乃将英宗放回。此时,英宗之弟朱祁钰已经即位,为景泰帝,他贪恋皇位...
问答题

潘季驯

答案: 明朝水利专家。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举进士。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自嘉...
问答题

张居正

答案: 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入内阁,隆庆六年升任内阁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
问答题

一条鞭法

答案: 一条鞭法又称一条编法,也简称条编、条法、鞭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中实施的赋役征收的办法,于全国推广的时间是万历九年(158...
问答题

隆庆和议

答案: 隆庆和议是隆庆年间蒙古与明朝修好的事件。隆庆年间,明朝边防经过整饬,军事力量有所加强,使蒙古俺答汗的扩张野心有所收敛,愿...
问答题

土木之变

答案: 土木之变是蒙古瓦剌部大败明朝的一次战役,因发生于土木堡,故称“土木之变”。瓦剌与明朝有朝贡贸易关系,但是经常假借朝贡的名...
问答题

“大礼议”事件

答案: 明武宗无子也无亲兄弟,死后由堂弟朱厚熄即位,为世宗。世宗欲尊生父兴献王为帝。首辅杨廷和等认为,继统的同时要继嗣,应尊孝宗...
问答题

曹石之变

答案: 曹石之变是曹吉祥、石亨阴谋夺权而被平定的事件。英宗复辟之后,对夺门功臣大行封赏。石亨晋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升为司礼监太监,...
问答题

黄教

答案: 明初,青海湟中藏族僧侣宗喀巴在西藏创立的新教派,也称格鲁派,因其僧侣要戴黄帽,故俗称黄教。黄教教主主张严守戒律,学、行并...
问答题

建州三卫

答案: 明朝设立的三个管辖满族的机构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的统称。洪武四年(1371),明朝接替了元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设立...
问答题

上三旗

答案: 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皇太极所开创。皇太极为加强军权,将与他平起平坐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借故治罪,将...
问答题

改土归流

答案: 自明朝以来,为了加强中央权力,消弭土司之患,即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
问答题

土司制度

答案: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管职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以少数民族的酋长担任当...
问答题

明宫三案

答案: 明宫三案指的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梃击案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有一男子张差手持木挺,打入太子朱...
问答题

《永乐大典》

答案: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永乐时期,由解缙等人奉命纂修,参加编辑、缮写、圈点工作的有3000多人,历时五年告成,因其完成于...
问答题

努尔哈赤

答案: 努尔哈赤即清太祖,满族,是建州女真的后裔,姓爱新觉罗(即金族的意思)。他早年长期在抚顺经商,因此,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问答题

“争国本”运动

答案: “争国本”运动是明代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明神宗立太子问题斗争的重大事件。神宗宠爱郑贵妃,许多官员从传统的宗法继承制度出发,担...
问答题

《水浒传》

答案: 是明代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明人施耐庵在话本《大宋宣和遗事》的基础上创作加工写成的。《水...
问答题

王艮

答案: 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人。师从王守仁,王守仁死后,王艮回到泰州讲学,从此自立门户,这一学派被称为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的...
问答题

《三国演义》

答案: 明代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反映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100余年的...
问答题

泰州学派

答案: 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的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为王艮。王艮的思想也代表了泰州学派的思想...
问答题

王守仁

答案: 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的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传习录》和《大学问》中。他深受先秦思孟...
问答题

李贽

答案: 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他青年时生活困乏,中年后做过小官,后专事著述和讲学,写了《焚书》、《续焚书》、《藏书》...
问答题

《金瓶梅》

答案: 明代著名长篇小说,署名“兰陵笑笑生”著。以《水浒传》里的西门庆作主角,描写了这个富商、恶霸、官僚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代表者...
问答题

《三言》

答案: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每集40篇,共120篇,作者冯梦龙。《三言》中的...
问答题

《西游记》

答案: 明代著名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由明人吴承恩在玄奘取经的故事加以再创造而成。《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
问答题

“台阁体”派

答案: “台阁体”派是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的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诗派,他们的作品都是唱和应酬,歌功颂德,粉...
问答题

《牡丹亭》

答案: 明代著名杂剧,是明朝中期之后戏曲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明代杂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神奇爱情故事鞭...
问答题

《二拍》

答案: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短篇小说的合称,共有小说78篇,作者凌蒙初。《二拍》的某些篇章是以商人和...
问答题

竟陵派

答案: 明代与“公安派”同时的、以湖广承天府沔阳州景陵人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一文学流派,因景陵县属古竟陵地,故称“竟陵派”。他们...
问答题

三宋二沈

答案: 三宋二沈是明初书法的代表人物,三宋是指苏州府长洲县的宋克、宋琏、宋广,其中以宋克最著名。二沈是指松江府华亭县的沉度、沈粲...
问答题

吴门四大家

答案: 吴门四大家是15世纪中叶江南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统称,在中国绘画史上又叫明四家。他们广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诸...
问答题

南陈北崔

答案: 是明末画坛的著名人物画家陈洪绶、崔子忠的合称。陈洪绶,浙江诸暨入,字章侯,号老莲,其前期人物画线条粗壮古拙,晚年则清圆细...
问答题

李时珍

答案: 李时珍,字东璧,湖广蕲州人,父祖世代行医,青年时便抛弃科举,随父学医。在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发现原来的医书记载的草药不全,...
问答题

《农政全书》

答案: 《农政全书》,明人徐光启撰。共60卷,约60万字,征引文献多达225种。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
问答题

宋应星

答案: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成名著《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
问答题

利玛窦

答案: 明朝,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万历十年(1582),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到澳门,在广东、南京、南昌、苏州等地传教。1600...
问答题

《本草纲目》

答案: 《本草纲目》,明人李时珍著。共52卷,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街、禽、兽、人16部为纲。部...
问答题

庆长之役

答案: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即日本庆长元年,日本再次侵略朝鲜,这即是庆长之役。明政府派兵部尚书邢蚧率军入朝,中朝两国军队...
问答题

罗明坚

答案: 罗明坚是第一个进人中国内地的教士。万历八年(1580),罗明坚到达澳门,万历十年,获得许可后到达广东肇庆东关的某佛寺,成...
问答题

徐光启

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县人,明末官僚。他将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的西方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天文、数学、生物和...
问答题

戚继光

答案: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张居正改革时曾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倭寇猖獗时,戚继光奉调浙江,镇守台州。戚继光见卫所兵...
问答题

《徐霞客游记》

答案: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野外考察纪录和优秀地理著作。作者徐宏祖,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游记》共10卷,约4...
问答题

投充

答案: 投充是清军入关后,强迫当地汉人充当他们庄田壮丁的现象。清朝入关后,不仅圈占无主荒地、明勋贵的庄田,还强行占领了大批民田。...
问答题

剔发令

答案: 剃发令是清军以人关颁布的“凡投诚官吏军民”一律剃发的落后民族政策。满族贵族认为,汉人只有剃发依从满俗,才算是真心归顺,是...
问答题

白头军

答案: 白头军是太湖地区人民反对剃发斗争而组织的抗清义军。1645年,清政府重申剃发令,促进了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太湖地区,...
问答题

俞大猷

答案: 俞大猷,明朝的抗倭名将。嘉靖年间,福建倭寇横行,明政府鉴于情势严重,升副总兵俞大猷为总兵,与戚继光驰赴福建救援。俞大猷、...
问答题

逃人法

答案: 逃人法是清政府为了防止庄丁逃亡而制定的法令。清军入关后,对住房和土地疯狂掠夺,并不断增加圈地的范围,在圈地的基础上,清宗...
问答题

内三院、内院

答案: 是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的总称,亦称内院,设立于清天聪十年(1636)。其中,内国史院掌管编纂史书,撰拟表章;内秘...
问答题

南书房

答案: 在北京故宫乾清官的西南,本清康熙帝的读书处。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应制撰写文...
问答题

军机处

答案: 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谨慎可...
问答题

明发、寄信

答案: 明发和寄信是上谕的两种形式。有关巡幸、上菱、经筵、蠲赈和京官、外官的黜陟等须晓谕中外之事的上谕,由军机处交与内阁,下达有...
问答题

京察、大计

答案: 京察和大计是清代对文职官员的考核制度,其中对京官的考察叫京察,由吏部考功清吏司主持;对外官的考察叫大计。京察和大计皆三年...
问答题

博学鸿儒科

答案: 是清朝康熙帝时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而特设的,目的是把汉族知识分子吸收到政权中来。博学鸿儒科的设立给汉族知识分子中所谓的“名...
问答题

文字狱

答案: 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
问答题

八旗

答案: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把牛录组织扩大化创立了八旗制度。努尔哈赤令300人为一牛录,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为一固山...
问答题

内务府

答案: 内务府是清朝特设的专管宫廷皇室事务的机构。长官称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大臣担任。内务府的雏形出现于努尔哈赤时代,清军人关后...
问答题

九白之贡

答案: 清朝漠北喀尔喀蒙古的车臣、十谢图和扎萨克图三部领主,从崇德三年(1638)起,每年向太宗皇太极献白驼一、白马八,称作“九...
问答题

三藩之乱

答案: 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耿精忠被封为靖南王镇守福建,尚之信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史称“三藩”。三藩拥有...
问答题

西选

答案: 镇守云南、开府昆明的平西王吴三桂大肆招揽四方宾客、诸将子弟,对新莅任、有才望的地方官员也网络其藩下;拉拢京朝官和各省将吏...
问答题

准噶尔部叛乱

答案: 准噶尔部地处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支持下,自称可汗,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
问答题

乌兰布通之战

答案: 康熙二十九年(1690),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趁清政府全力平息南方三藩之乱对北部边防放松管理之机,借沙俄侵略分子的援...
问答题

张格尔叛乱

答案: 大小和卓木虽被镇压,但其后裔和少数叛乱分子并不甘心失败。1820年,逃亡浩罕国的大和卓木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直接...
问答题

地丁制

答案: 雍正时,清政府逐渐采取彻底的“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的办法,也称地丁合一,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银,而是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
问答题

大小和卓木叛乱

答案: 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部俘虏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先后逃回。乾隆...
问答题

更民田

答案: 康熙八年(1669),清政府下令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耕种之人,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第二年,又下令免除他们...
问答题

火耗

答案: 火耗是清初名目繁多的而外加征之一,是政府借口要把税户交纳的碎银熔铸成大块银锭所需的损耗。康熙时,每省一般每两税银加耗一前...
问答题

摊丁人亩

答案: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清初依然按照地亩和人丁收税...
问答题

一田二主

答案: 所谓“一田二主”,指的是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对立,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在“一田二主”制...
问答题

章学诚

答案: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思想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活于乾嘉年间,虽中进士,但未做官。他的著作很多,后人编有《章...
问答题

折耗

答案: 折耗是清初名目繁多的而外加征之一,是借口粮食存放仓库时有鼠雀等耗损,故加征一部分作为补偿。每石正粮加收“折耗”高达二斗五...
问答题

《四库全书》

答案: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79337卷共36277册书,囊括了从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的主要典籍,涵盖了中国传...
问答题

廷推

答案: 明朝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高级官吏,有时由大臣公推,然后由皇帝批准任用,被称“廷推”。
问答题

扬州八怪

答案: 清中叶扬州画家的著名代表,包括:金农、郑燮、罗聘、李(鱼单)、黄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他们多是仕途坎坷和隐居不仕、具...
问答题

颜元

答案: 清代反对宋明理学的进步思想家之一,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保定人。一生从事教书和行医,他和他的学生李塨注重躬行践履...
问答题

《永乐大典》

答案: 永乐年间,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缙,组织3000文士,历时5年,编纂成《永乐大典》。它辑入了明以前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
问答题

《布连斯奇条约》

答案: 《布连斯奇条约》是中俄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订立的划分中俄在蒙古地区北部边界的条约。从17世纪40年代起,沙俄不断入...
问答题

《医宗金鉴》

答案: 乾隆时期官修的医学著作,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共90卷,15个分册。此书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
问答题

明安图

答案: 清代著名蒙古族历算学家。当时从欧洲传进三个有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子,但只有式子,没有证明公式。中国学者苦苦求索不得,明安图...
问答题

王锡阐

答案: 清代著名天文学家,字寅旭,号晓庵,苏州吴江人。著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他注重实践,精通...
问答题

《皇舆全览图》

答案: 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订立《尼布楚条约》之后,康熙帝看到了精确地图在军事、外交上的...
问答题

《补农书》

答案: 《补农书》曾被誉为我国系统论述农事之“第一书”,是清代农学家张履祥的著作。它总结了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对水稻增产提出了不...
问答题

王清任

答案: 清代名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成就。他强调解剖学对医病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自对尸体的解剖,绘制成《亲见改...
问答题

梅文鼎

答案: 清代著名数学家,字定九,宣城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我国古代历算学的整理和阐发,同时,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他的数学巨...
问答题

复社

答案: 复社是明末江南士大夫们组织的文社。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一部分江南士...
问答题

荥阳大会

答案: 荥阳大会是明朝末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聚集荥阳商讨拒敌之策的大会。明政府对起义军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政策失败...
问答题

宁远之战

答案: 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宁远(今辽宁兴城)军民击败后金军进攻的城邑守卫战,也称宁远大捷。由于明朝朝内...
问答题

努尔哈赤

答案: 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凭着祖上13副遗甲,率百余士兵起兵,最后统一了女真各部。16...
问答题

土司制度

答案: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中,通过给予民族上层世官名号和世袭特权,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创...
问答题

萨尔浒之战

答案: 萨尔浒之战发生于公元1619年,是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萨尔浒在赫图阿拉西北,抚顺关...
问答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答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或简称《四库提要》,由清代永路、纪昀等编纂。该...
问答题

洪严之交

答案: 1766年,朝鲜使节团随员洪大容和钱塘人严诚在北京结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被人称为“洪严之交”。反映了当时中朝关系的...
问答题

十三行

答案: 十三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清朝为防止郑成功反攻大陆及大陆上的...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