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4~33题:
张先生今年40岁,妻35岁,单薪家庭,有一小孩10岁,现在住的房子价值40万元,无贷款。张先生有10万元存款,计划换房总价100万元,但是换房的结果,将花光这笔存款,并且以又背上50万元的负债,想要60岁退休的梦想可能不易实现。假设张先生家庭年收入10万,年支出6万元,退休后年支出4万元,房贷利率4%。目前的支出不包括小孩上大学时的额外开销。工作期的实质报酬率8%,退休后的实质报酬率按5%计算,退休后生活按20年计算。
王先生夫妇的年税后工资(不含奖金)合计为()元。

A.124020
B.132600
C.140800
D.169100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高先生夫妻俩积蓄了约260万元的家庭资产,其中自住房60万元(房贷余款17万元),存款180万元(包括日元1100万元、美元2.3万元),股票投资20万元。高先生除了炒股和有时帮朋友跑生意外,没有固定收入。高先生的妻子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家庭日常开支约6000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再加上将来的养老问题,高先生应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关于高先生做出的理财规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Ⅰ.高先生现阶段资产丰厚,但缺乏后续收入来源,也缺少理财经商经验,而家庭经济责任重大,潜在支出很多。这样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中庸偏保守类型,理财的关键是在保持本金不受损失的条件下,寻求资产稳定持续的升值,切忌大起大落的高风险投资 Ⅱ.归还房贷。房贷年息是固定支出。按高先生当前的理财现状,实现比房贷年息更高的文益困难很大。应该立即还清房贷,节约资金 Ⅲ.亟需购买保障保险。高先生夫妇已步入中年,一旦出现意外,对家庭财务是个毁灭性打击,建议尽快购买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其中大病类健康险,每人的保额都不应少于10万元且用5%~10%的资金尝试实业投资。高先生虽无专业技能,但经历丰富、见多识广,且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在实业投资方面做出成绩 Ⅳ.调整持汇结构,参与外汇投资。日元存款利息极低,日本经济也不看好,可将大部分日元换成欧洲货币。炒汇也适合高先生这样有时间、有精力的人操作。把股票投资可换成开放式基金或理财类保险。理性的股票投资一定要实地研究上市公司和行业的具体情况,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很大,而且需要专业知识,高先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开放式基金和理财类保险都是专家理财的形式,风险小于个人投资。建议将现有股票投资转到这些渠道上。品种上可以主要选择债券基金、价值型股票基金和分红保险。另外,高先生如有合法渠道也可进行一些海外基金投资

A.Ⅰ、Ⅱ、Ⅲ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单项选择题

林先生32岁,在某机关从事宣传工作,月收入3500元,其太太也是公务员,月收入 3000元;家庭积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5万元(已存3个月),5年期凭证式国债2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他们住的是单位的房改房,由于面积较小,两人打算换一套稍大一点的房子,正当准备买房的时候遇到了加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可以将部分活期存款转为开放式基金。根据林先生的收入情况,手中留有1万元活期存款便可以应付家庭的各种开支,其余4万元可以购买开放式基金。加息之后,股市会受到一定影响,许多开放式基金的净值也会随之下跌,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开放式基金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林先生可以选择基金净值相对稳定、基金累计净值较高的绩优基金;如果林先生具有短期投资意向,也可以购买货币基金,这种基金像活期存款一样方便,没有各种费用,收益高于银行加息后的同期银行储蓄,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Ⅱ.购房计划可以暂缓,央行此次加息后,众多贷款购房者会考虑成本,购房需求会出现—定程度的萎缩。另外,升息会对炒房者产生较大影响,因为炒房、存房的利息支出会增加,炒房成本会随之提高,有些炒房者会考虑以“降价处理”来收缩存量,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无度上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所以,建议林先生不用急于购房,持币观望,等楼市明朗了再买也不迟 Ⅲ.加息之后,林先生为了尽快享受加息的“优惠利率”而考虑将定期存款和国债办理提前支取也应慎重,需要进行计算和比较之后再作决定。在当前负利率的情况下,林先生将5万元的积蓄用于活期储蓄,会造成家庭金融资产的贬值,所以有必要进行调整 Ⅳ.林先生和太太均是公务员,收入稳定,各种保障良好,因此,在具有一定积蓄的情况下,考虑更换住房、提高生活质量无疑是正确的。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加息,房价的走势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弄不好就会和买股票一样被“高位套牢”,所以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和等待

A.I、Ⅱ、Ⅲ
B.Ⅱ、Ⅲ、Ⅳ
C.I、Ⅲ、Ⅳ
D.I、Ⅱ、Ⅲ、Ⅳ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