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左右两侧都排正常 B.左右两侧都排反 C.左侧排正常,右侧排反 D.左侧排反,右侧排正常 E.应将后牙的右上与左下,左上与右下对换位置排牙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尖与平面的关系,错误的是()
A.近中舌尖接触 B.远中舌尖离开1.0mm C.远中颊尖离开1.5mm D.近中颊尖接触 E.近中颊尖离开1.0mm
A.牙长轴与中线平行 B.颈部微向远中倾斜 C.颈部微向近中倾斜 D.颈部向远中倾斜程度在前牙中最大 E.颈部向近中倾斜程度在前牙中最大
某病人牙冠小,力大,且龈距过短,其金瓷修复体的金-瓷交界线常应设计在()
A.距边缘嵴2mm处 B.距颊侧边缘嵴1mm处 C.中央沟处 D.舌尖处 E.颊尖处
A.颌弓形状 B.唇的长短 C.上下颌弓间的关系 D.颌间距离的大小 E.两侧口角线之间的距离
A.前伸时前牙早接触 B.前伸时前牙不接触 C.前牙切导斜度加大 D.咀爵时不易保持单侧平衡 E.侧时不易达到平衡
选择人工后牙的面形态,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患者的年龄 B.旧义齿的牙尖高度 C.上下牙槽嵴之间的不平和垂直关系 D.咀嚼力的大小 E.牙槽嵴的形状或吸收程度
缺,下颌前突,原天然牙反,根据排牙原则不宜采用的方法为()
A.将人工牙颈部磨短 B.加大人工牙唇舌向的倾斜度,使切端向舌侧倾斜 C.将人工牙颈部磨薄 D.排向舌侧一些 E.磨改人工牙的切缘和舌面
A.排列的人工牙应以恢复咀嚼功能为主 B.排列的人工牙应以恢复美观为主 C.排列的人工牙要有一定的解剖形态 D.排列的人工牙要有正常的超覆关系 E.排列的人工牙要注意整齐对称
A.金属冠全冠蜡型 B.金属面蜡型 C.金属舌面蜡型 D.金属基底冠蜡型 E.金属支架蜡型
A.常用于可摘式牙周夹板与义齿夹板 B.具有良好的固定松动牙的作用 C.卡环臂两端均包埋在基托内,卡环臂无游离端 D.唇、颊侧的连续卡环臂不能进入倒凹区 E.连续卡环臂中段弹性较大的部分可进入倒凹处约0.5mm,其余部分置于导线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尖牙与平面系是()
A.保持接触 B.离开10mm C.离开0.5mm D.离开1.5mm E.离开2.0mm
女,67岁,做全口义齿修复,取完颌位记录,将戴有托的上颌模型固定在半解剖式架上,不正确的做法是()
A.将模型浸水5~10min B.自平面处将上、下颌托分开 C.将带有托的上颌模型放在平面板上 D.使蜡堤唇侧对准切缘线 E.使堤中线对准上颌模型中线
A.反 B.正常 C.深覆 D.对刃 E.锁
全口义齿的平衡是指()
A.下颌做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 B.下颌作正中咬合或侧方合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 C.下颌做前伸或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 D.下颌正中咬合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 E.下颌做前伸或正中咬合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接触
A.人工牙的质地 B.人工牙的色泽 C.人工牙的面形态 D.人工牙的牙尖斜度 E.人工牙的颊舌径宽度
A.颈部与中线平行 B.颈部微向近中倾斜 C.颈部向远中倾斜角度最大 D.颈部微向远中倾斜 E.颈部向近中倾斜角度最大
A.美观 B.发音清晰 C.符合患者的要求 D.排牙方便 E.取得前伸平衡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成平衡主要是为了()
A.义齿稳定 B.咀嚼效率高 C.义齿美观 D.接触面积广 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
缺失,咬合关系正常,烤瓷修复时,选择瓷覆盖形式,正确的是()
A.全瓷覆盖 B.部分瓷覆盖 C.舌侧1/2瓷覆盖 D.舌侧1/3瓷覆盖 E.舌侧1/4瓷覆盖
全口义齿排牙时,与前伸平衡无关的因素()
A.上下前牙的覆关系 B.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 C.上后牙颈部向近中的倾斜度 D.上后牙的颊舌向倾斜度 E.下后牙颈部向近远中的倾斜度
牙体缺损较大,用常规的制作方法,烧结完成后烤瓷冠出现瓷裂,最可能引起瓷裂的原因是()
A.烧结时温度过高 B.瓷层过薄 C.瓷层过厚 D.真空度过低 E.真空度过高
A.在带环颊侧焊接区涂以溶媒,并熔化适量的白合金焊 B.取不锈钢丝约10mm插入颊面管,在颊面管焊接面涂上熔媒加热 C.取出不锈钢丝 D.用焊镊夹紧带环和颊面管,使颊面管前端与带环近中面平齐,后端与颊面稍离开,管与平面平行,加热焊牢 E.清扫、抛光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侧切牙切缘与平面的关系是()
A.保持接触 B.离开1.0mm C.离开2.0mm D.离开0.5mm E.离开1.5mm
A.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B.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C.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2 D.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领中切牙切1/2 E.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