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

答案:

正确。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这句话说法正确吗?

答案: 不正确。“开本”不是计量单位,而是表示图书幅面大小的行业用语,也就是书的面积,同为幅面是定规格的...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所谓“开数”,就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

答案: 不正确。开本以全张纸开切出的数量(开数)来表示,如开切出32张,即称“32开”。“开...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

答案: 不正确。 图书的开本按开数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图书的开本的类型可分为大型本、中型本和小型本三类。大型本为l2开及以上,中型...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

答案: 不正确。开本的规格是指同一种开数的开本所具有的实际幅面面积。因为用以开切的全张纸有大小不同的规格,所以按同一开数开出的开...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

答案: 不正确。几何级开切法是将全张纸按反复等分原则开切,可开出对开、4开、8开、l6开、32开、64开、l28开、256开等开...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下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将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 “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所谓“开数”,是一印张纸所开切出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

答案: 不正确。
图书的性质种类会影响开本的选择。政治、学术理论类图书,现在多采用小l6开或大32开,以示其厚重;普及...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 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数量有1~2个,请把其代码填入括号;错选,本小题不得分;少选,按所选的选项数量得)。(本题12分)A的做法(  )。

A.是合同违约行为,应向S出版社支付违约金
B.是将同一作品重复授权出版,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应返还S出版社支付的稿酬并赔偿其损失
C.间接损害了S出版社的利益,应向其赔礼道歉,并将从T出版社获得的稿酬转交给S出版社作为适当赔偿
D.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答案: D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 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数量有1~2个,请把其代码填入括号;错选,本小题不得分;少选,按所选的选项数量得)。(本题12分)S出版社(  )。

A.只考虑印数多少而不愿重印,却不顾教学需要,应受“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B.决策失当,该重印而不印导致失去市场,为弥补失误,应该恢复重印,在2001年9月前及时供应有关学校
C.无权要求A支付违约金
D.2001年7月之后已经无权出版发行该书
答案: C,D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大学历史系副教授H著有《名砚史话》,该书由L出版社在2000年6月出版发行后,舆论普遍认为它是有关砚台发展历史和制砚名家的重要参考书。2003年1月,H发现F著、M出版社于2001年12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约两万字的第一章中,有约一万字照抄自《名砚史话》,而且小说中有许多细节,尤其是主人公李山砚的姓名及其身世、生活情节等,也与《名砚史话》中的描写完全相同。虽然《名砚史话》对一些名砚的介绍也借鉴、引用了别人的相关资料,但其中的许多细节是H所作的文学性发挥。人物李山砚也是H根据地方志里的只言片语,经过合理想像创作的。因此,H认为F未经许可就大量使用《名砚史话》中的“史料”且不说明出处,是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于是,H于2003年3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F:一、偿还所用H作品部分的稿酬并赔偿其他经济损失。二、在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的合适位置加上说明:“本书的写作参考并使用了H所著《名砚史话》中的部分文字以及一些独特的材料内容,谨此致谢。”F则认为:《名砚史话》只是一部史料性小册子,不属于创作作品,而《砚人世家》则是一部长篇小说,是由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文学语言等基本文学要素构成的,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生活的态度;在这些主要方面,两部作品没有共同之处;创作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参考各种相关资料,因此,《砚人世家》使用《名砚史话》中的一些文字和人物、细节等,属于对史料的合理使用,不存在抄袭、改编的问题。 请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回答上述案情涉及的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每个问题下面的空白处。(本题7分)

F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中所说的“合理使用”?为什么?

答案: 不属于,因为其使用《名砚史话》中H独创的文学细节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rdqu...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 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数量有1~2个,请把其代码填入括号;错选,本小题不得分;少选,按所选的选项数量得)。(本题12分)T出版社(  )。

A.出版该书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B.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
C.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
D.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答案: C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大学历史系副教授H著有《名砚史话》,该书由L出版社在2000年6月出版发行后,舆论普遍认为它是有关砚台发展历史和制砚名家的重要参考书。2003年1月,H发现F著、M出版社于2001年12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约两万字的第一章中,有约一万字照抄自《名砚史话》,而且小说中有许多细节,尤其是主人公李山砚的姓名及其身世、生活情节等,也与《名砚史话》中的描写完全相同。虽然《名砚史话》对一些名砚的介绍也借鉴、引用了别人的相关资料,但其中的许多细节是H所作的文学性发挥。人物李山砚也是H根据地方志里的只言片语,经过合理想像创作的。因此,H认为F未经许可就大量使用《名砚史话》中的“史料”且不说明出处,是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于是,H于2003年3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F:一、偿还所用H作品部分的稿酬并赔偿其他经济损失。二、在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的合适位置加上说明:“本书的写作参考并使用了H所著《名砚史话》中的部分文字以及一些独特的材料内容,谨此致谢。”F则认为:《名砚史话》只是一部史料性小册子,不属于创作作品,而《砚人世家》则是一部长篇小说,是由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文学语言等基本文学要素构成的,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生活的态度;在这些主要方面,两部作品没有共同之处;创作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参考各种相关资料,因此,《砚人世家》使用《名砚史话》中的一些文字和人物、细节等,属于对史料的合理使用,不存在抄袭、改编的问题。 请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回答上述案情涉及的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每个问题下面的空白处。(本题7分)

H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合理,因为 F 的行为已经构成对 H 作品的抄袭,应该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大学历史系副教授H著有《名砚史话》,该书由L出版社在2000年6月出版发行后,舆论普遍认为它是有关砚台发展历史和制砚名家的重要参考书。2003年1月,H发现F著、M出版社于2001年12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约两万字的第一章中,有约一万字照抄自《名砚史话》,而且小说中有许多细节,尤其是主人公李山砚的姓名及其身世、生活情节等,也与《名砚史话》中的描写完全相同。虽然《名砚史话》对一些名砚的介绍也借鉴、引用了别人的相关资料,但其中的许多细节是H所作的文学性发挥。人物李山砚也是H根据地方志里的只言片语,经过合理想像创作的。因此,H认为F未经许可就大量使用《名砚史话》中的“史料”且不说明出处,是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于是,H于2003年3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F:一、偿还所用H作品部分的稿酬并赔偿其他经济损失。二、在长篇小说《砚人世家》的合适位置加上说明:“本书的写作参考并使用了H所著《名砚史话》中的部分文字以及一些独特的材料内容,谨此致谢。”F则认为:《名砚史话》只是一部史料性小册子,不属于创作作品,而《砚人世家》则是一部长篇小说,是由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文学语言等基本文学要素构成的,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生活的态度;在这些主要方面,两部作品没有共同之处;创作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参考各种相关资料,因此,《砚人世家》使用《名砚史话》中的一些文字和人物、细节等,属于对史料的合理使用,不存在抄袭、改编的问题。 请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回答上述案情涉及的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每个问题下面的空白处。(本题7分)

H直到2003年3月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超过了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什么?

答案:

未超过,因为从其知道或应该知道侵权地为之日起未满两年。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