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工程建设领域内的所有工程建设标准, 因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和衔接而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
对于有抗渗、 抗冻融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30mm。
不同品种外加剂首次复合使用时, 应检验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 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 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所用的原材料应与施工实际使用的原材料一致。
混凝土制备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和易性。
当运输时间较长时, 试配时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值 。
混凝土制备原材料的计量应按重量计, 水和外加剂溶液可按体积计。
混凝土制备液体外加剂宜先于水和水泥投料。
混凝土制备矿物掺合料宜与水泥同步投料。
混凝土制备粉状外加剂宜溶解后再投料。
混凝土制备采用分次投料搅拌方法时, 应通过试验确定投料顺序、 数量及分段搅拌的时间等工艺参数。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 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对按一、 二、 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 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 HRB335E、HRB400E、 HRB500E、 HRBF335E、 HRBF400E 或 HRBF500E 钢筋。
HRB335、 HRBF335 断后伸长率应≥16%。
标准体系是特定范围内的标准, 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盘卷钢筋直径为 14mm~16mm 的 HRB400、 HRBF400 钢筋调直后, 重量偏差应≥-6%。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调直, 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施工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评价。
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 主任委员应由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担任。
当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设备调直时, 调直设备不应具有延伸功能,否则相当于冷拉调直, 要二次检验。
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 HPB300 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3%。
标准化信息管理, 是对标准文件及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有组织、及时系统的搜集、 加工、 储存、 分析、 传递和研究, 并提供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 HRB335、 HRB400、 HRB500、HRBF335、 HRBF400、 HRBF500 及 RRB400 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盘卷钢筋 HPB300 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应≥15%。
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 不应有局部弯折。
标准员要能把工地上的标准评价结果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 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 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
企业在投标中承诺所采用的推荐性标准, 以及承包合同中约定采用的推荐性标准, 应严格执行。
混凝土运输、 输送、 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浇筑。
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的目的是要让执行标准的人员掌握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标准有效贯彻执行, 企业组织宣贯活动即可, 工程项目部不需要组织宣贯活动。
混凝土运输、 输送、 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同一厂家、 同一牌号、 同一规格的钢筋, 连续两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钢筋、 成型钢筋进场检验, 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工程项目部组织宣贯活动, 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开展宣贯培训。 形式可以多样, 会议的形式和研讨的形式均可以采用。
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是标准化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标准员负责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标准员参与施工图会审, 确认执行标准的有效性。
标准实施交底是保障标准有效贯彻执行的一项措施, 是由施工现场标准员向其他管理人员说明工程项目 建设中应执行的标准及要求。
工程安全、 环境、 卫生标准规定了, 为保障施工安全、 保护环境、 人身健康,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经济、 组织措施。
施工方法标准规定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以及检验批、 分项、 分部、 单位工程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