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3岁,缺失,正常,医师设计固定义齿修复
A.增加桥体金属面的厚度 B.减小桥体金属面的长度 C.减轻力 D.增大咬合接触面积 E.桥体形态尽量接近正常 F.增加非功能尖斜度
A.恢复原缺失牙的100%功能 B.恢复原缺失牙的90%功能 C.恢复原缺失牙的70%功能 D.恢复原缺失牙的50%功能 E.恢复原缺失牙的40%功能 恢复原缺失牙的30%功能 恢复原缺失牙的20%功能
患者,男,62岁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双侧游离缺失 B.缺牙间隙极小 C.单侧游离缺失 D.拔牙创未愈合 E.前牙缺失 牙槽嵴萎缩明显 基牙松动Ⅰ~Ⅱ度
患者刘某,女,25岁,A1近中切角缺损,行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
制作全口义齿时,前牙排列成浅覆浅覆盖的目的是()
A.美观 B.排牙方便 C.发音清晰 D.取得前伸颌平衡 E.符合患者的要求F.利于义齿稳定 G.以上都不是
对该桥体采取减轻力的方法中,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减小桥体面颊舌径宽度 B.加大桥体的面颊外展隙 C.使桥体的面尽可能平坦,不形成明显的沟槽 D.加深面沟槽 E.锐利牙尖 降低非功能尖高度
A.设计成悬空式桥体 B.设计成盖嵴式桥体 C.设计成颊侧有基托式桥体 D.设计成舌侧有基托式桥体 E.设计成颊舌侧均有基托式桥体F.设计成改良盖嵴式桥体
A.缺牙的数目 B.缺牙的部位 C.支持形式 D.基牙健康状况 E.基托厚度 基托材料
A.人工牙尽可能排列在牙槽嵴顶 B.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 C.达到平衡D.人工牙排在中性区 E.完全根据患者的要求排牙 完全按美观要求排牙
铸造支托的厚度为()
A.0.5~0.9mm B.1.0~1.5mm C.1.6~2.0mm D.2.1~2.5mm E.2.6~3.0mm
A.铝瓷烤瓷桥 B.热压铸陶瓷 C.可铸玻璃陶瓷 D.氧化锆全瓷桥 E.渗透陶瓷冠桥
患者余某,无牙颌,临床取模型,求关系后行全口义齿修复。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牙尖与平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A.近中舌尖接触 B.近中颊尖接触 C.远中舌尖离开1.0mm D.远中颊尖离开1.5mm E.近中颊尖离开1.0mm F.远中颊尖接触 G.远中舌尖接触
A.防止义齿翘动 B.防止义齿摆动 C.防止义齿旋转 D.防止义齿下沉 E.防止义齿咬合增高 防止义齿咬颊 防止食物嵌塞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成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义齿功能状态下的稳定 B.咀嚼效率高 C.接触面积广 D.义齿美观 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
A.连接体在基托内应有固位形 B.连接体将卡环和基托连接成一整体 C.连接体具有增加义齿强度的作用 D.连接体的分布要合理 E.卡环连接体之间应相互交叉重叠 以上都不正确
A.悬空式桥体 B.单侧接触式桥体 C.船底式桥体 D.“T”形接触式桥体 E.无自洁型桥体
全口义齿排牙时,与前伸平衡有关的因素是()
A.上下前牙的覆关系 B.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 C.上后牙的颊舌向倾斜度 D.上后牙颈部向近远中的倾斜度 E.下后牙颈部向近远中的倾斜度 以上均有关 以上均无关
A.投入冰水中急冷 B.投入开水中缓慢冷却 C.在室温中自然冷却 D.铸造完成后,将铸圈放入电烤箱中,随炉降至室温 E.铸造后不用冷却立即脱砂 以上都可
A.尖牙为锥体形牙冠,尖牙卡环固位非常好 B.卡环臂尽量向下,可贴靠龈缘 C.卡环体不宜过高 D.卡环臂的臂端一定要绕过轴面角,到达邻面 E.卡环臂的臂端大多置于唇面近中 以上都不是
A.患者使用不当 B.印模或模型不准确 C.热处理开盒过早变形 D.牙槽嵴吸收,基托与组织出现间隙 E.磨光时产热过高致基托变形 开盒用力不当 卡环变形支托移位
全口义齿排列上后牙时,颊舌尖均在平面上的牙是()
A.第一前磨牙颊尖、舌尖 B.第二前磨牙颊尖、舌尖 C.第一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D.第二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E.第三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A.利于金属肩台承受瓷层传导力 B.避免引起应力集中 C.避免锐角 D.确保瓷层有足够的厚度 E.便于操作 美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