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单项选择题
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
3
)
2
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
2+
、NO
3
-
和H
2
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的过程。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现代教育是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开放性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封闭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习者。因此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 )。
A.阅读学习能力
B.实验学习能力
C.探究学习能力
D.自主学习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则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或无机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所以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B.生物群落中,碳以CO
2
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
C.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D.人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
3
)
2
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
2+
、NO
3
-
和H
2
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科学家研究CO
2
的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依据图判断下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
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实验只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赤道板位置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是( )。
A.内质网,内含蛋白质、磷脂
B.高尔基体,内含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内含纤维素、果胶
D.高尔基体,内含纤维素、果胶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下列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下列对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中,若B点时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B.乙图中,A点时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比B点时的高
C.丙图曲线表示肠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时的催化特性
D.丁图中苹果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A点对应的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50%来自绿色植物,30%来自兔和羊,20%来自小型肉食性动物。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应消耗绿色植物( )。
A.70千克
B.140千克
C.235千克
D.105千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的小麦自交获得F
1
,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的植株后,再自交得到F
2
,从理论上计算,F
2
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
A.1/4
B.1/6
C.1/8
D.1/16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3/4
C.1/8
D.3/8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
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它携带了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在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染色体的数量始终保持稳定
C.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都会改变
D.细菌的拟核就是一个环状DNA与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解提供氮源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用一个
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
32
P的噬菌体有( )。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多莉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C.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图甲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培养病毒
B.用无氮培养基能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
C.乳酸杆菌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才能正常生长
D.谷氨酸棒状杆菌在pH值呈酸性时,才能产生谷氨酸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
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D.统计40次,小球组合DD、Dd、dd数量应为10、20、1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