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B.取得应纳税所得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D.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A.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B.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C.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D.保障征收机关的权利使用
A.古旧图书 B.避孕药品和用具 C.国家计划内出口的原油 D.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A.港口设施经营人收取的港口设施保安费,按“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 B.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垃圾处置劳务,按“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征收营业税 C.交通部门有偿转让高速公路收费权行为,按“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 D.单位和个人受托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征收增值税
A.进出口货物应按纳税人申报进口或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B.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等属于保税性质的进口货物如经批准转为内销,应按向海关申报转为内销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C.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予补税时,应按其申报暂时进口之日实施税率征税 D.查获走私进口货物需补税时,应按原走私进口日实施的税率征收
A.企业销售货物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 B.啤酒生产企业在销售啤酒时向购买方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C.白酒生产企业在销售白酒时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 D.轮胎生产企业在销售轮胎时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代垫运费
A.取得输油收入的管道局,为管道局所在地 B.流动经营无固定地点的单位,为单位注册地 C.流动经营无固定地点的个人,为居住所在地 D.代征代扣“三税”的单位和个人,为代征代扣地
A.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交付次月起纳税 B.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建成之月起纳税 C.纳税人购置存量房,产权变更的当月起纳税 D.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次月起纳税
A.在国外书立的应税合同,不必向我国缴纳印花税 B.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的应税合同,等到结算时按实际金额计税贴花 C.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使用的营业账簿,也应缴纳印花税 D.已纳印花税款不能退税,也不能作任何抵扣
A.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B.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 C.按国家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D.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 C.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和划转过程中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 D.子女继承父母房产
A.鱼塘用地 B.茶园、果园用地 C.占用的花圃、苗圃用地用于建房 D.种植经济林木的土地
A.从事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B.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三免三减半 C.对企业持有的2011年~2013年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D.加速折旧优惠中可采用缩短年限、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A.如果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就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B.税务机构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主要针对纳税人未缴税款,不包括其未缴滞纳金 C.个人唯一住房不在强制执行范围内 D.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B.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C.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存根联 D.符合抵扣条件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