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级办公楼的办公室门 B.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室门 C. 幼儿园活动室门 D. 公共建筑疏散防火门
A.1500年 B.2000年 C.3000年 D.4000年
以下四组常用建筑材料按密度(g/cm3)由小到大的依次排列,正确的是哪组()
A. 水泥——普通黏土砖——花岗岩——钢材 B. 木材——砂——花岗岩——水泥 C. 木材——普通黏土砖——水泥——花岗岩 D. 水泥——砂——普通黏土砖——钢材
A. 生石灰块 B. 建筑生石灰粉 C.建筑消石灰粉 D. 石灰膏
A. 冻结破坏的临界温度为-15℃ B. 冻结后材料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5% C. 最大冻融循环15次 D. 一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不超过15%
A. 吊顶材料 B.冷库内墙贴面 C.影剧院穿孔贴面板 D.非承重隔断板
A. 1:1 B. 1:2 C. 1:2.5 D.1:3
A.Na2C03 B. Na2SiF6 C.CaSO4·2H2O D.3MgO·2SiO2·2H2O
A.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耐热性较好 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干缩性较小 C. 矿渣硅酸盐水泥耐硫酸盐侵蚀性较好 D. 铝酸盐水泥快硬性较好
A. 颗粒越细,水泥后期强度越低 B. 颗粒越细,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越快 C.颗粒越细,水泥成本越高 D.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检验
A. 必须用标准立方体尺寸15(30mm×150mm×150mm重作 B.取其所有小试块中的最大强度值 C.可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95 D. 可乘以尺寸换算系数1.05
A. 必须在浇筑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保湿养护 B.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C.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D.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A. 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 B.采用高水灰比 C.强制搅拌 D.加压振捣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筛余量 D. 压碎指标
A. 粉煤灰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水泥 D.矿渣水泥
A.因干缩变形而开裂 B. 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而开裂 C. 因水泥安定性不良而开裂 D.因水泥水化产生体积膨胀而开裂
A.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B.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C. 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D.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A. 1200~1400℃ B. <1200℃ C. <1100℃ D.<900℃
A. 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C. 掺混合材料 D.增大粗骨料粒径
A. 硅酸盐砌块、板条墙的底层抹灰,多用水泥石灰砂浆 B. 砖墙、混凝土墙的底层抹灰,可用水泥石灰砂浆 C. 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D.配制用于砌筑的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使用消石灰粉
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硫
A. 花岗岩属火成岩(即岩浆岩),其抗压强度高、耐火性好 B. 大理岩属中硬石材,其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白云石 C.汉白玉石材是大理岩的一种,不宜用作室外装饰 D.青石为石灰岩,吸水率较大
A.辉绿岩、玄武岩、白云岩等都是铸石制品的主要原料 B.要经熔化、浇筑、结晶、退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C. 耐酸耐碱,高度耐磨 D. 非金属材料,导电导磁
A. 白云岩 B. 玄武岩 C. 花岗岩 D. 石英砂
A.长度 B. 厚度 C. 小口直径 D.每块质量
A. 每立方米普通烧结砖砌体需砖512块 B. 烧结多孔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 C. 灰砂砖不能承受长期流水冲刷 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有两个系列,长度均为600mm
A. 花岗石 B. 石灰石 C. 大理石 D.板石
A.可用于所有场所 B.可用于住宅室内 C. 可用于室内通风良好处 D. 只能用于外墙
A.铝 B.锰 C. 铬 D. 锌
A.普通压型钢板→彩色压型钢板→铝合金压型板 B. 普通压型钢板→铝合金压型板→彩色压型钢板 C. 铝合金压型板→普通压型钢板→彩色压型钢板 D. 彩色压型钢板→普通压型钢板→铝合金压型板
A. 回火 B. 退火 C. 淬火 D. 正火
A. 碳 B.磷 C.硫 D. 锰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A.铝粉 B. 锌粉 C. 镁粉 D. 铅粉
A. 弦向最大、径向其次、纤维方向最小 B. 径向最大、弦向其次、纤维方向最小 C.径向最大、纤维方向其次、弦向最小 D.弦向最大、纤维方向其次、径向最小
A.楸树 B. 栓树 C.梓树 D.栲树
A.30℃ B.40℃ C. 50℃ D. 60℃
A. 矿渣棉热导率约为0.052W/(cm2·K),不燃,价格低,但吸水性大、弹性小 B. 膨胀珍珠岩使用温度为-200~800℃ C. 多孔性吸声材料对高、中频声音吸声效果较好 D. 墙体单位面积质量增加一倍,则墙体的隔声量增加10dB
在下面四种塑料中,常用来制作建筑用给排水管和卫生洁具的塑料是哪些() Ⅰ.聚氯乙烯(PVC);Ⅱ.聚乙烯(PE);Ⅲ.聚丙烯(PP);Ⅳ.聚苯乙烯(PS)
A. Ⅰ、Ⅱ B. Ⅰ、Ⅳ C. Ⅱ、Ⅲ D. Ⅱ、Ⅳ
沥青玛碲脂的配合中不包括以下哪种材料()
A.沥青 B. 石棉 C. 砂子 D. 石英粉
A. 耐腐蚀性好 B. 电绝缘性好 C. 密度小,材质轻 D. 耐热性高,耐火性强
A.每卷面积多为20m2 B. 每卷长度大多为20m C.每卷幅宽多为915mm或1000mm D. 以每卷质量作为划分标号的依据
A. 聚硅氧烷密封膏 B.沥青嵌缝油膏 C. 聚氨酯密封膏 D.丙烯酸类密封膏
A. 游离甲醛 B.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 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D. 氨
A. 溶解度 B. 针入度 C. 软化点 D.延度
A. 防止渗漏 B. 减震缓冲 C. 嵌缝堵漏 D.坚固密封
A. 膨胀珍珠岩→一级石棉粉→水泥蛭石板→加气混凝土 B. 一级石棉粉→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水泥蛭石板 C.加气混凝土→水泥蛭石板→膨胀珍珠岩→一级石棉粉 D. 水泥蛭石板→膨胀珍珠岩→一级石棉粉→加气混凝土
A. 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复合涂料 B. 溶剂型涂料、水乳型涂料、水溶型涂料 C.无机高分子涂料、有机高分子涂料 D. 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涂料、屋顶涂料
A. 生产膨胀珍珠岩的矿石包括辉绿岩、松脂岩、黑曜岩三种 B.膨胀珍珠岩由珍珠岩经过破碎预热瞬时高温1200℃焙烧而成 C. 一级珍珠岩矿石熔烧后膨胀20倍以上 D. 膨胀珍珠岩具有轻质、无毒、绝热、吸声、不燃烧等特点
A.1:6 B. 1:8 C. 1:12 D.1:15
A. 当门窗开启时 B. 悬挂的吸声体,有效吸声面积等于计算面积时 C. 当房间空间很大时 D. 当入射声能达到100%被吸收,无反射时
A. 1A B. 1/2A C.1/4A D. 1/8A
A. 石英砂 B.氯化钠 C. 纯碱 D. 石灰石
A. 吸热玻璃B. 夹丝玻璃C.热反射玻璃D. 钢化玻璃
A. 遮蔽阳光减少紫外线侵害 B. 节约能源减少夏季阳光入射 C. 提高安全系数,避免玻璃破碎伤人 D. 能把透光玻璃的阳光反射出去,反射率高达50%~60%
A.磁漆 B. 环氧漆 C. 清漆 D. 防锈漆
A.漆膜坚硬、光泽耐久 B.耐水、耐磨、耐蚀、耐热(≤250℃) C. 黏度不大,较易施工,耐曝晒 D. 与基底材料表面结合力强,抗碱性较差
A. 耐酸 B. 耐碱 C.耐盐 D. 中性
A. 织物复合壁纸 B. 玻璃纤维壁布 C.仿金银壁纸 D. 锦缎壁布
A. 陶瓷面砖 B. 防滑面砖 C. 陶瓷锦砖 D.釉面砖
A. 羊毛地毯 B. 混纺纤维地毯 C. 丙纶纤维地毯 D.尼龙纤维地毯
A. B. C. D.
A.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尽量放在地下水位以上 B. 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放在最大冻结深度以下 C.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总高度的1/20 D. 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般不宜小于0.5m
A. 施工缝防水构造 B. 后浇带防水构造 C. 变形缝防水构造 D. 预埋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A.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应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在迎水面设柔性防水层 B.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S6 C. 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 D.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地下防水工程钢筋混凝土底板变形缝埋没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两侧各400mm范围内,混凝土底板的最小厚度h应为(图C1-1):()
A.200mm B. 250mm C.300mm D. 350mm
A. 有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宜为1500mm左右 B. 散水的坡度可为3%~5% C. 当采用混凝土散水时,可不设置伸缩缝 D. 散水与外墙之间的缝宽可为10~15mm,应用沥青类物质填缝
A. ≥150mm B. ≥180mm C.≥200mm D. ≥250mm
A.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B.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应大于10% C. 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D. 厨房卫生间墙面须使用耐水腻子
A. 地下水位以下砌体不得采用多孔砖 B. 防潮层以下不宜采用多孔砖 C.底层窗台以下砌体不得采用多孔砖 D. 冰冻线以上、室外地面以下不得采用多孔砖
A. 丙烯酸酯涂料防水层 B.渗透结晶型涂料防水层 C.水泥聚合物涂料防水层 D. 聚氨酯涂料防水层
公共建筑外墙大面积饰面采用25mm厚花岗石板,其安装方法下列哪一项选择是全部可行的() Ⅰ.20mm厚1:2水泥砂浆粘贴法Ⅱ.15mm厚建筑胶粉粘贴法 Ⅲ.50mm厚钢筋网挂贴,1:2.5水泥砂浆灌缝法Ⅳ.强力胶粘贴法 Ⅴ.不锈钢挂板干挂法Ⅵ.不锈钢挂板楔固灌浆法
A.Ⅰ、Ⅱ、Ⅲ B. Ⅲ、Ⅴ、Ⅵ C.Ⅱ、Ⅲ、Ⅳ D.Ⅳ、Ⅴ、Ⅵ
A. 400mm B. 450mm C. 600mm D. 700mm
A. 木楔固定,M5水泥砂浆嵌固 B. 与砖墙接缝宽为20mm,垂直布1根φ8mm钢筋,M5水泥砂浆嵌牢 C. 用U型材卡牢,型材卡用膨胀螺栓与砖墙连接 D. 每2层砖布2根φ8mm钢筋,伸入砖墙内240mm,伸入空心玻璃砖墙内500mm
A.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隔墙 B.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隔墙 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条板隔墙 D.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条板隔墙
A.应满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 B. 应开启方便,避免设置在梁柱隔墙等位置 C. 开启窗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15° D.开启窗的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
北方寒冷地区采暖房间外墙为有保温层的复合墙体,如设隔汽层,隔汽层可设于何处() Ⅰ.保温层的外侧;Ⅱ.保温层的内侧; Ⅲ.保温层的两侧;Ⅳ.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内保温),外表面(外保温)
A.Ⅰ、Ⅱ B. Ⅱ、Ⅲ C. Ⅱ、Ⅳ D. Ⅲ、Ⅳ
A. 石膏板与轻钢龙骨用自攻螺丝固定 B. 石膏板与石膏龙骨用粘结剂粘结 C. 石膏板接缝处,贴50mm宽玻璃纤带,表面腻子刮平 D. 石膏板轻质隔墙阳角处,贴80mm宽玻璃纤带,表面腻子刮平
铝合金明框玻璃幕墙铝型材的表面处理有:()Ⅰ.电泳喷涂、Ⅱ.粉末喷涂、Ⅲ.阳级氧化、Ⅳ.氟碳漆喷涂一种,其耐久程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下列哪一组
A. Ⅱ、Ⅳ、Ⅰ、Ⅲ B.Ⅱ、Ⅳ、Ⅲ、Ⅰ C.Ⅳ、Ⅱ、Ⅰ、Ⅲ D. Ⅳ、Ⅱ、Ⅲ、Ⅰ
当玻璃幕墙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时允许使用下列哪一组() Ⅰ.在线热喷涂镀膜玻璃Ⅱ.化学凝胶镀膜玻璃 Ⅲ.真空蒸着镀膜玻璃Ⅳ.真空磁控阴极溅射镀膜玻璃
A. Ⅰ、Ⅱ B. Ⅰ、Ⅲ C.Ⅰ、Ⅳ D.Ⅲ、Ⅳ
A. 120mm钢筋混凝土实心墙 B.180mm混凝土墙 C.180mm普通黏土砖墙 D. 240mm硅酸盐砖墙
某高层民用建筑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双面抹灰粉刷)作为非承重的防火墙,试问下列哪组的厚度均能满足防火墙的耐火极限要求() Ⅰ.75mmⅡ.100mmⅢ.150mmⅣ.200mm
A.Ⅰ、Ⅱ、Ⅲ、Ⅳ B. Ⅱ、Ⅱ、Ⅳ C. Ⅲ、Ⅳ D. Ⅳ
图C1-2所示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其空气声隔声值为:()
A. 35dB B. 40dB C. 45dB D. 50dB
A. 通行小轿车路面采用100mm厚C25混凝土面层 B. 通行大客车路面采用220mm厚C25混凝土面层 C.通行卡车路面采用180mm厚C25混凝土面层 D.小区内步行小道采用60mm厚C20混凝土面层
A. 排水坡面较长时,宜设排水沟 B.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地面排泄坡面坡度可采用0.5%~1.5% C. 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地面排泄坡面坡度可采用1%~2% D.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1%
A. 路面宽度<7m时不设纵向缩缝 B. 胀缝间距在低温及冬期施工时为20~30m C.胀缝内木嵌条的高度应为混凝土厚度的2/3 D. 横向缩缝深度宜为混凝土厚度的1/3
A. 一类高层建筑采用厚度为80mm,钢筋保护层为20mm的现浇楼板 B. 一类高层建筑采用厚度为90mm,钢筋保护层为30mm的现浇楼板 C. 二类二级高层建筑采用钢筋保护层为30m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D. 二类二级高层建筑采用钢筋保护层为20mm的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A. 经常有水浸湿的楼面,应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设置隔离层 B.位于过街楼上的房间的楼板直接暴露于室外空气,当房间有采暖要求时,改善热工环境的措施为增加散热器数量 C. 严寒地区当外墙四周无采暖或通风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应设保温措施 D. 有空气洁净度要求(100级、1000级、10000级)的房间地面下宜留变形缝,地面应平整耐磨、易清洗,地面下应设防潮层
A. 沥青类面层,块材面可不设缝 B.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C. 设隔离层的面层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D. 水磨石面层的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A. 一毡二油 B.聚氨酯涂膜 C. 水乳型橡胶沥青一布二涂 D. 热沥青玛碲脂二道
A.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按中距100mm×1200mm预埋φ6形钢筋 B.将50×70木搁栅用镀锌铁丝固定于形钢筋上,并加50×50撑木,木料均经防腐处理 C.在木搁栅上45°斜钉一层木毛板,并在木毛板上直接钉硬木拼花地板 D.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10~20mm缝隙,并用木踢脚板封盖
A. 6层以上的住宅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 B.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应小于1.2m C.楼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D.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应不大于0.11m
A. 聚氯乙烯防水涂料与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上下组合 B.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与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上下组合 C.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上下组合 D.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氯丁橡胶卷材上下组合
A.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 B. 刚性防水层 C.水泥聚合物防水涂料 D. 石油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
A. 水泥砂浆保护层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9m2 B.块体材料的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2 C.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分格面积不大于36m2 D. 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实
A. 高层民用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Ⅰ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25年 B. 重要的多层民用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Ⅱ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5年 C. 一般多层民用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Ⅲ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0年 D.非永久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Ⅳ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5年
当设计位于距离楼地面5m以上并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栏板时,其玻璃规格品种应该是:() Ⅰ.厚度10mm以上;Ⅱ.厚度12mm以上; Ⅲ.夹层玻璃;Ⅳ.钢化夹层玻璃
A.Ⅰ、Ⅲ B. Ⅱ、Ⅳ C. Ⅰ、Ⅳ D. Ⅱ、Ⅲ
A.应采用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40mm B.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D.分格缝内应满嵌密封材料,使其与两侧及底三面黏结牢固
A.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 B.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mm C. 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2mm D.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
A. 150mm B.200mm C. 100mm D. 250mm
A. 倒置式屋面的保温隔热层必须采用吸水率低、抗冻融并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绝热材料 B. 倒置式屋面的保温隔热层上部必须设置保护层(埋压层) C. 倒置式屋面的防水层如为卷材时可采用松铺工艺 D. 倒置式屋面不适用于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建筑
A.屋面板的支承端 B.屋面转折处 C. 防水层与立墙交接处 D. 纵横墙交接处
A. 硅酸盐水泥 B. 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水泥
A. 密封防水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0mm B.接缝深度宜为宽度的0.5~0.7倍 C. 密封材料底部应设置背衬材料 D. 背衬材料应选择与密封材料能粘结牢固的材料
A.平瓦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Ⅱ、Ⅲ、Ⅳ级屋面 B.波形瓦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Ⅲ级屋面 C. 油毡瓦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Ⅲ、Ⅳ级屋面 D.压型钢板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Ⅱ级屋面
A. 1% B. 3% C. 5% D. 8%
下列顶棚中,哪一组的两种顶棚均可作为配电室、人防地下室顶棚() Ⅰ.板底抹灰喷乳胶漆顶棚;Ⅱ.板底抹灰顶棚; Ⅲ.板底喷涂顶棚;Ⅳ.轻钢龙骨水泥加压板
A. Ⅰ、Ⅱ B. Ⅱ、Ⅲ C.Ⅲ、Ⅳ D.Ⅰ、Ⅳ
A. 用砾石等实体材料做隔热屋面 B. 淋水屋面 C.增加吊顶层 D.架空层做隔热屋面
A.建筑物应优先考虑采用内排水,严寒地区宜采用外排水 B. 瓦屋面由于坡度较大,一般采用无组织排水 C. 降雨量大的地区,相邻屋面高差≥3m的高处屋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D.积灰多的屋面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A. 重型灯具、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 B.电扇、轻型灯具应吊在主龙骨或附加龙骨上 C. 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龙骨上接缝 D.当顶棚的饰面板为玻璃时,应使用安全玻璃,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一般常用木门的框料尺寸,下列哪组尺寸安全、合理() Ⅰ.夹板门框料55mm×90mm;Ⅱ.夹板门框料40mm×65mm; Ⅲ.弹簧镶玻璃门框料75mm×125mm;Ⅳ.弹簧镶玻璃门框料90mm×180mm
A. Ⅰ、Ⅲ B.Ⅰ、Ⅳ C.Ⅱ、Ⅲ D. Ⅱ、Ⅳ
A. 旋转门可以作为消防疏散出入口 B. 托幼建筑儿童用门,不得选用弹簧门 C. 会场、观众厅的疏散门只准向外开启,开足时净宽不应小于1.2m D. 供残疾人通行的门不得采用旋转门,不宜采用弹簧门
A. 外贴式止水带 B. 遇水膨胀止水条 C.外涂防水涂料 D.中埋式止水带
A. 外门窗4~5mm B. 内门窗6~8mm C. 卫生间门窗4~5mm D. 厂房大门窗10~20mm
A. 窗框与墙之间用纤维填塞 B.下冒头加批水条 C.安装玻璃的铲口设于外侧 D. 窗扇接缝处做高低缝盖口
A.中间扇内开,两边扇外开 B.中间扇固定,两边扇采用长脚铰链外开 C.中问扇立转,两边扇外开 D.中间扇外开,两边扇外开
A. 高强铝合金材 B. 特殊处理木质 C. 钢质板材类 D.新型塑钢料
A.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B.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500mm C.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设构造柱 D. 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通长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A.在外墙四角及宽度大于2m的洞口应设置构造柱 B.在内墙与外墙交接处及楼梯间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C.构造柱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构造柱与砖墙连接处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的钢筋拉结,每边伸人墙内1m D. 构造柱应单独设置柱基础
A. 200mm B. 250mm C. 360mm D.5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