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外倾结构面的视倾角 B.45°+ψ/2 C.上述AB两项中的较小值 D.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
A.裸露型 B.浅覆盖型 C.深覆盖型 D.埋藏型
A.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采取堵、截为主,防、排、疏结合的原则进行,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B.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的原则 C.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D.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A.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cm B.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15cm C.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cm D.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15cm
A.潜水非完整井 B.潜水完整井 C.承压水非完整井 D.承压水完整井
一多层建筑,两侧均有纯地下车库,筏板基础与主楼相连,基础埋深8m,车库上覆土厚度3m,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基坑施工期间采取降水措施。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地下车库上部土方未回填时,施工单位擅自停止抽水,造成纯地下车库部分墙体开裂,图中哪种开裂形式与上述情况相符().
A.A B.B C.C D.D
A.两种情况下的桩承载力一般都是由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组成 B.两种情况下桩身抗剪能力相当 C.两种情况下桩身抗弯能力相当 D.两种情况下的桩配筋要求是相同的
A.负摩阻力是一种下拉荷载 B.桩端相对较硬时,中性点的位置距桩端的距离较远 C.群桩中基桩受到的负摩阻力一般小于单桩的负摩阻力 D.负摩阻力一般不大于正摩阻力
A.桩顶荷载为桩受拉钢筋总极限承载力的90% 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变形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5倍 C.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D.桩身发生断裂或裂缝
A.人为坑洞密集、时间久远、难以查明的古老采空区分布地带 B.移动盆地边缘地带 C.倾角大于55°的厚煤层露头地带 D.已确认的矿区中的安全地带
A.α=25° B.α=29° C.α=31° D.α=33°
A.地下洞穴(包括岩溶)或采空区的塌陷 B.建(构)筑物基础沉降时对附近地面的影响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或地面水下渗而造成的地面自重湿陷 D.抽吸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的下降而造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
A.当采用种草植被防护时,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B.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适用于缓于1:0.75的土质和全风化岩石边坡 C.采用护面墙防护时,单级护面墙高度不宜超过5m D.路基采用封面防护时,封面厚度不宜小于30mm
A.Sn=0.15,Quk=2.9×103kN B.Sn=0.092,Quk=2.7×103kN C.Sn=0.092,Quk=2.5×103kN D.Sn=0.13,Quk=3.0×103kN
A.3倍 B.2.5倍 C.2倍 D.1.5倍
A.在压力为零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B.在压力为自重压力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C.在压力为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D.在压力为100kPa时,冻土试样融化前后的高度差与融化前试样高度的比值(%)
A.基岩内部的溶洞坍塌 B.基岩上覆土层的不均匀压缩 C.土层侧移 D.基岩面以上覆盖层中土洞坍塌
A.测试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大于该点临界值时,液化指数为0 B.对液化土层标贯锤击数实测值越小,液化指数越大 C.当标贯锤击数实测值与临界值一定时,测试点深的液化指数相对较大 D.当液化指数为10时,对判别深度为15m的场地液化等级为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