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济因素 B.购买动机 C.社会性因素 D.心理因素
A.50 B.40 C.10 D.30
A.2.5 B.200 C.0.5 D.100
A.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 B.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 C.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D.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下降
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的对象是协调人员和组织生产 C.管理是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D.目的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
A.劳动密集型企业 B.资源密集型企业 C.技术密集型企业 D.资金密集型企业
A.目的性 B.主导性 C.确定性 D.效率性
A.经济效益原则 B.任人唯贤原则 C.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D.组织利益原则
A.高效的信息处理网络 B.适宜的前馈控制系统模型 C.及时的变量分析 D.有效的措施
A.公司战略 B.经营战略 C.多元战略 D.职能战略
A.财务控制 B.生产控制 C.质量控制 D.成本控制
A.企业内部优势 B.企业的外部威胁 C.企业弱势 D.企业的外部机会
A.职前培训 B.继续教育 C.实践培训 D.职业教育
A.完成工作的数量指标 B.完成工作的工作能力评价指标 C.完成工作的质量指标 D.完成工作的工作效率指标
A.公平性原则 B.竞争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认可性原则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A.产品 B.定价 C.促销 D.分销
A.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违反强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义务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C.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用人单位有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 D.连续订立三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
A.国家规定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B.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48小时 C.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D.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A.成本加成定价法 B.目标定价法 C.认知价值定价法 D.诊断定价法
A.人口细分 B.地理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A.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 B.3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 C.4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 D.5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
A.认证权证和备兑权证 B.股权类权证和债权类权证 C.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 D.美式权证和欧式权证
A.个人 B.政府 C.中央企业或者其各级子企业 D.国家授权投资企业
A.债券组合证券化 B.未来收益证券化 C.信贷资产证券化 D.应收账款证券化
A.2.78 B.3 C.1.9 D.0.78
A.55000 B.60500 C.65000 D.66550
A.权益资金有固定的偿还期限 B.借入资金的期望报酬率低于权益资金 C.权益资金属于长期资金 D.短期资金的筹集主要解决企业临时性需要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金 D.应付账款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A.资产负债率上升,流动比率下降 B.资产负债率下降,流动比率上升 C.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均下降 D.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均上升
A.主要来源于国家投资 B.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比较灵活 C.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 D.主要是用现金投资
A.反补贴税 B.差价税 C.普惠税 D.特惠税
A.数量性外汇管制 B.成本性外汇管制 C.歧视性外汇管制 D.平衡性外汇管制
A.多边出口管制 B.单边出口管制 C.个案出口管制 D.法定出口管制
A.在装卸货运转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B.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C.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D.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船方偿还货方的损失
A.班机运输 B.包机运输 C.集中托运 D.航空急件
A.单独海损有人为因素在内 B.单独海损的损失由受损方自行承担 C.共同海损的损失由各方平均分摊 D.共同海损的牺牲必须是无意采取的行为
A.一致式开局策略 B.坦诚式开局策略 C.保留式开局策略 D.挑剔式开局策略
A.中老年男性应穿着西装或中山装 B.女性不应穿着旗袍 C.中老年男性一般可不打领带 D.女性最好不穿着西装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