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过程控制措施 B.经济措施 C.技术措施 D.组织措施
A.评价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 B.揭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施工工艺 C.向监理单位提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证据 D.通过审核发现问题改进质量方针
A.施工总承包单位 B.材料供应单位 C.分包单位 D.建设单位
A.直方图法 B.排列图法 C.控制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A.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相同 B.必须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 C.必须通过监理单位的审核批准 D.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
A.发出中标通知 B.合同签订 C.投标有效期结束 D.确定中标人
A.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B.组织系统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C.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D.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A.5 B.10 C.15 D.30
A.直观表示计划中工作的持续时间 B.确定实施计划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C.直观表示计划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D.确定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时差
A.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和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检查与监控 B.对质量计划的调整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C.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和对质量活动结果的监督控制 D.对质量活动前准备工作和质量活动进程的监督控制
A.55 B.65 C.70 D.75
A.主要用于项目的人、财、物的管理 B.主要用于企业的产、供、销的管理 C.是项目进展的跟踪和控制系统 D.是项目信息门户(PIP)的一种方式
A.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范围广 B.会计核算的范围窄,比统计核算的范围广 C.会计核算的范围广,比统计核算的范围窄 D.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范围窄
A.措施费和间接费 B.直接费和间接费 C.规费和企业管理费 D.间接费、利润费和税金
A.10% B.1% C.0.1% D.0.01%
A.3天和0天 B.3天和1天 C.4天和0天 D.4天和1天
A.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 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C.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 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A.减少项目管理班子人员数量 B.调动所有项目参建人的积极性 C.降低项目管理人工成本 D.组建项目管理班子
A.7 B.14 C.21 D.23
A.总费用法 B.工料单价法 C.动态结算公式法 D.综合单价法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A.5 425 B.4 150 C.3 025 D.2 905
某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用调值公式法对建安工程价款进动态结算,某分部工程预算进度款为300万元,相关调整要素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调值后该分部工程结算款为()万元。
A.321.63 B.303.54 C.298.74 D.280.65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C.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线的线路
A.由发包人提出,经工程师确认 B.由工程师提出,经发包人确认 C.由承包商提出,经发包人确认 D.由发包人提出,经承包商确认
A.质量保证 B.质量控制 C.质量管理 D.质量计划
A.偏下限 B.充满上下限 C.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距离 D.超出上下限
A.总价合同不允许对合同总价进行调整 B.与单价合同相比,总价合同对施工单位更有利 C.与总价合同相比,单价合同对业主更有利 D.建设工程合同中可以混合采用单价与包干计价方式
A.发包人 B.工程承包人 C.社会公众 D.政府
A.建安工程完成 B.竣工验收 C.动用 D.保修
A.优化项目设计方案 B.分析和论证项目进度目标 C.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D.选择项目承包发包模式
A.构造 B.施工图 C.功能 D.规模
A.事故防范计划 B.现场防火设施 C.工程设计文件 D.一般技工的能力
A.政府主管部门 B.业主方 C.质量监督机构 D.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
A.重大风险 B.中度风险 C.可容许风险 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A.编制统一的信息管理手册 B.制定统一的信息管理流程 C.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沟通制度 D.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A.劳务分包人 B.工程承包人 C.发包人 D.安全监督机构
A.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 B.质量责任主体构成 C.质量控制措施 D.质量方针与建设标准
A.锤击、碎裂B.井壁坍塌C.高处坠落D.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A.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B.对招标文件的收费应合理,遵循微利的原则 C.招标人在售出招标文件后,可随时终止招标 D.招标文件售出后,不予退还
A.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开始运营 B.从项目设计开始到项目开始运营 C.从项目投标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 D.从项目施工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
A.劳务分包人 B.工程承包人 C.发包人 D.工程师
A.程序文件 B.质量手册 C.质量记录 D.管理标准
A.10%~20% B.10%~30% C.20%~30% D.30%~50%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B可利用的机动时间为()周。
A.1 B.2 C.3 D.4
A.根据建立进度计划系统的需要,分析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 B.根据项目合同体系,分析进度目标实现的合同交界面 C.根据建立进度计划系统的需要,分析确定进度计划的层次 D.根据编制总进度纲要的需要,将整个项目逐层分解并确定相应的工作目录
A.按验收程序,重新组织检查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后,子以验收 C.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可予以验收 D.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A.银行保函 B.支票 C.现金 D.汇票
A.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B.设置隔离设施 C.限制危险物质 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A.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 B.发起、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 C.策划、发起、检查、评审和改进 D.策划、实施、评审、检查和改进
A.房屋建筑 B.铁路和公路 C.石油化工 D.大型基础设施
A.3 B.5 C.10 D.15
A.业主 B.项目总承包单位 C.工程监理单位 D.质量监督机构
A.成本超支3万元,进度拖延5万元 B.成本超支3万元,进度拖延3万元 C.成本节约2万元,进度提前5万元 D.成本节约2万元,进度提前3万元
A.项目经理 B.法定代表人 C.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 D.技术负责人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关键线路有()条。
A.工程合同价 B.工程变更款 C.工程索赔款 D.工程结算价
A.合同金额越高 B.承包商利润越高 C.承包商的风险越大 D.对承包商的补偿越多
A.导致索赔的事件必须是对方的过错,索赔才能成立 B.只要对方有错,不管是否造成损失,索赔都可以成立 C.只要索赔事件的事实存在,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时候提出索赔都可以成立 D.不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索赔报告,索赔不能成立
A.工程咨询单位 B.工程监理单位 C.项目总承包单位 D.业主
A.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B.监督检查工程建设投资主体的建设行为和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C.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建设行为和工程设计、施工质量 D.监督检查工程建设投资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A.因潜在招标人多而导致招标工作量太大的 B.因潜在招标人不了解信息而导致招标人太少的 C.公开招标程序过于繁琐的 D.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A.功能性全数检测 B.适用性全数检测 C.功能性抽样检测 D.适用性抽样检测
论证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时,需要进行: ①编制总进度计划; ②项目结构分析; ③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等多项工作。 仅就上述三项工作而言,其顺序应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A.中暑 B.职业性哮喘 C.电光性皮炎 D.水泥尘肺
A.监理日记 B.监理平行检测记录 C.监理巡视记录 D.旁站监理记录
A.进度目标和合理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B.进度目标实现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C.进度目标与成本目标、质量目标的匹配性 D.进度目标与成本目标、质量目标的一致性
A.应得的措施费和间接费 B.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 C.应得的现场管理费和分包费 D.应得的总部管理费和分包费
A.绩效测量和监视 B.环境管理第三方认证审核 C.业主方环境管理审核 D.企业环境管理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