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A.视觉、触觉、听觉
B.视觉、听觉、触觉
C.听觉、触觉、视觉
D.听觉、视觉、触觉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该定律称为
A.费希纳定律
B.韦伯定律
C.史蒂文斯定律
D.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
A.外显行为
B.意志过程
C.情绪情感
D.心理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视觉感受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A.锥体细胞的数量多于棒体细胞的数量
B.视网膜边缘存在大量的锥体细胞
C.锥体细胞对颜色敏感
D.棒体细胞对明度不敏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一种色光与另外一种色光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解释这种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称为()
A.间色律
B.代替律
C.补色律
D.对比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主管躯体运动的脑区位于
A.额叶
B.枕叶
C.颞叶
D.顶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A.视觉、触觉、听觉
B.视觉、听觉、触觉
C.听觉、触觉、视觉
D.听觉、视觉、触觉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
A.恒常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小王先学习了汉语拼音,随后学习英语,在使用拼音录入汉字时经常会混淆拼音和英语,产生这种干扰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记忆重构
D.记忆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斯伯林(G.Sperling)采用部分报告法的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保持的字母数量约为
A.5
B.7
C.9
D.11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逆向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人脑中出现的“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主要是
A.触觉表象
B.动觉表象
C.听觉表象
D.视觉表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某人的大脑受到意外损伤后不能理解口语。依据机能定位理论,其大脑左半球损伤的区域可能是
A.额下回
B.颞上回
C.中央后回
D.顶、枕叶交界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沙赫特(S.Schachter)的实验研究,使人的合群行为倾向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利他
B.权力
C.忧虑
D.恐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语文课。这反映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
C.注意转移
D.注意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有关性格与气质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气质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
B.气质有好坏之分,性格无优劣差别
C.气质不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性格可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D.气质更多地具有先天性特点,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依据阿希的从众实验,在每一次观察中,对被试的安排是
A.均为真被试
B.真被试多于假被试
C.真被试与假被试一样多
D.真被试少于假被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先提出一个小要求,对方接受后不久,再提出一个大要求,此时大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这种策略是
A.折扣策略
B.登门槛策略
C.留面子策略
D.滚雪球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在皮亚杰用于考察儿童思维发展的守恒实验中,儿童最晚通过的是
A.容量守恒
B.数量守恒
C.长度守恒
D.面积守恒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安斯沃斯等利用陌生情境技术研究了婴儿的依恋。某婴儿当母亲在场时能独自探索,母亲离开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强烈;当母亲回来时,会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该婴儿的依恋类型为
A.回避型
B.反抗型
C.安全型
D.敏感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诉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着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知
B.道德判断
C.自我概念
D.心理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塞尔曼(R.Selman)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沙伊(K.W.Schaie)
B.莱文森(D.J.Levinson)
C.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
D.艾里克森(E.H.Erikson)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斯金纳训练鸽子学习走“8”字形路线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连续接近技术
B.给予线索技术
C.消退技术
D.负强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直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关于学习的含义,错误的表述是
A.人与动物都需要学习
B.学习就是有机体的行为改变
C.学习是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
D.学习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某学生在学校的数学计算测验中表现良好,购物时却不能进行正确的计算。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迁移理论是
A.结构匹配理论
B.关系转换理论
C.建构主义迁移理论
D.产生式迁移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因自己的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情感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建立的成就目标是
A.社会目标
B.绩效目标
C.表现目标
D.掌握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在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的一般范式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A.学习阶段
B.保持阶段
C.干扰阶段
D.回忆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下列选项中,测定启动效应常用的方法是
A.双耳分听法
B.对偶联合法
C.知觉辨认法
D.分散注意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在“不同情境下幼儿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中,“不同情境”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下列变量中,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的是
A.年龄
B.注意
C.加工水平
D.感觉通道转换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康拉德(R.Conrad)的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
A.听觉编码
B.视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音形编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声笼法实验主要用来探讨的听觉特性是
A.音高特性
B.响度特性
C.音色特性
D.方位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某企业想考察不同工龄员工的离职意向,将整个企业3000名员工按工龄分为三组:两年以下有1000人,两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有500人。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600的样本,那么,从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A.100
B.200
C.300
D.40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心理学研究报告中的“研究方法”部分通常不包括
A.被试分配
B.研究假设
C.材料选择
D.实验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按一定速度给被试依次呈现材料中的各个项目,让他们学习和记忆。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识记材料;从第二次呈现起,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说出紧邻其后的下一个项目。这种记忆研究方法属于
A.全部呈现法
B.重建法
C.重学法
D.提示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研究者通常通过控制温度、照明、噪音以及被试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各种额外变量,以突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这些做法损害最大的效度类型是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统计结论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序列反应时方法的基本逻辑来源于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排除—包含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在一项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双耳中听到的靶子词。实验设置了四种条件:(1)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高;(2)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低;(3)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低;(4)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高。感觉可辨别度低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都由同一人读出,感觉可辨别度高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由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分别读出;语义可辨别度低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同属一个范畴;语义可辨别度高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复述听到的靶子词,但最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的非靶子词。结果发现,无论语义可辨别度高或低,在感觉可辨别度低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别度高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HTML*}} 该实验自变量的数量是
A.2
B.3
C.4
D.5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在一项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双耳中听到的靶子词。实验设置了四种条件:(1)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高;(2)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低;(3)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低;(4)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高。感觉可辨别度低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都由同一人读出,感觉可辨别度高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由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分别读出;语义可辨别度低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同属一个范畴;语义可辨别度高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复述听到的靶子词,但最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的非靶子词。结果发现,无论语义可辨别度高或低,在感觉可辨别度低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别度高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HTML*}} 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A.追随的信息得到了全部加工
B.非追随的信息也得到了加工
C.左右两耳所追随到的信息量是一致的
D.非靶子词比靶子词得到了更多的加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各组被试人数相同,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为29,则该实验每组的被试数为
A.8
B.9
C.10
D.11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在一项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双耳中听到的靶子词。实验设置了四种条件:(1)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高;(2)感觉可辨别度低、语义可辨别度低;(3)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低;(4)感觉可辨别度高、语义可辨别度高。感觉可辨别度低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都由同一人读出,感觉可辨别度高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由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分别读出;语义可辨别度低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同属一个范畴;语义可辨别度高是指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复述听到的靶子词,但最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的非靶子词。结果发现,无论语义可辨别度高或低,在感觉可辨别度低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别度高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HTML*}} 该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A.早期选择理论
B.晚期选择理论
C.特征整合理论
D.资源有限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下列关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
B.有大量成像参数供实验者选择
C.信号直接来自脑组织功能性的变化
D.可以同时提供结构的和功能的图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对偶比较法通常用来制作
A.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研究者选取了28对夫妻,考察双方承受压力的差异,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A.独立t检验,双侧假设检验
B.配对t检验,单侧假设检验
C.配对t检验,双侧假设检验
D.独立t检验,单侧假设检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统计功效是
A.α
B.β
C.1-α
D.1-β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某被试作答了由30道题目构成的一个测验,所有题目对被试提供的项目信息量总和为25,那么此测验对被试的测量精度(估计标准误)是
A.0.83
B.0.2
C.0.1
D.0.04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比较不同心理特质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
B.四分位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斯蒂芬森(W.Stephenson)1953年提出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
A.语义区分法
B.Q分类技术
C.两难故事法
D.内隐联想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其均值为10,标准差为5,则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
A.[8.60,11.40]
B.[8.04,11.96]
C.[7.65,12.35]
D.[6.90,13.1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关于心理测量中的行为样本,错误的说法是
A.被试有代表性的行为
B.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
C.被试出现的可观测行为
D.被试行为取样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一个测验由0、1计分的100道单选题构成,根据原始得分计算题目区分度的恰当方法是
A.Φ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等级相关
D.四分相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某被试的韦氏智力测验分数比同年龄常模团体的均值高一个标准差,其IQ是
A.120
B.115
C.110
D.105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下列导出分数中,不属于等距变量的是
A.百分等级
B.CEEB分数
C.Z分数
D.T分数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心理学家用画人测验评估儿童的人格特征,这种投射技术是
A.联想型
B.构造型
C.完成型
D.表达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高层管理者对中层管理者责任感的判断,常会影响他对中层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领导力的评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严格误差
B.宽容误差
C.晕轮效应
D.趋中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儿童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相关
年龄组
(岁)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
相关系数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
相关系数
6
7
8
9
0.13
-0.03
0.07
-0.05
-0.32
-0.38
-0.41
-0.49
{{*HTML*}} 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到的倾向性结论是
A.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相关要比与阅读理解间的相关更强
B.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相关要比与阅读速度间的相关更强
C.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相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减弱
D.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相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减弱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儿童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相关
年龄组
(岁)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
相关系数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
相关系数
6
7
8
9
0.13
-0.03
0.07
-0.05
-0.32
-0.38
-0.41
-0.49
{{*HTML*}} 基于上表,研究者认为看电视对儿童阅读技能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这一结论受到了质疑,其主要原因是
A.相关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因果推论
B.6~9岁儿童年龄太小,缺乏自制力
C.横断研究不能提供儿童纵向发展效果方面的信息
D.与记录看电视时间相比,阅读技能测试受评定工具的信效度影响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如果测验的真分数变异增加,误差变异保持不变,那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信度提高
B.观察分数变异不变
C.信度降低
D.观察分数变异变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儿童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相关
年龄组
(岁)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
相关系数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
相关系数
6
7
8
9
0.13
-0.03
0.07
-0.05
-0.32
-0.38
-0.41
-0.49
{{*HTML*}} 如果要考察看电视时间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把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划分成三种水平,而年龄变量又不是研究所关注的,则恰当的实验设计是
A.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B.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C.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D.固定组比较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TML*}}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
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儿童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相关
年龄组
(岁)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速度的
相关系数
看电视时间与阅读理解的
相关系数
6
7
8
9
0.13
-0.03
0.07
-0.05
-0.32
-0.38
-0.41
-0.49
{{*HTML*}} 根据前面选定的实验设计,处理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χ
2
检验
C.F检验
D.Z检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