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Base-Tx半双工模式 B.10Base-Tx全双工模式 C.100Base-Tx半双工模式 D.100Base-T4半双工模式
A.4 B.10 C.32 D.64
A.单播 B.广播 C.组播 D.多播
A.可以隔离冲突域,也可以隔离广播域 B.VLAN间相互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来完成 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 D.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
A.Pix525(config) # nat(inside)<br> 1 0.0.0.0 0.0.0.0 B.Pix525(config) # static(inside)<br> 0.0.0.0 255.255.255.255 C.Pix525(config) # conduit(inside)<br> 1 255.255.255.255 0.0.0.0 D.Pix525(config) # nat(inside)<br> 1 255.255.255.255 0.0.0.0
A.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 B.基于服务器的IDS和基于域控制器的IDS C.基于主机的IDS和基于域控制器的IDS D.基于浏览器的IDS和基于网络的IDS
A.DHCP供给 B.DHCP请求 C.DHCP发现 D.DHCP确认
A.增量备份可靠性相对比较好 B.增量备份比完全备份更快、更小 C.增量备份只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操作以来新创建或者更新过的数据 D.增量备份技术有几种使用方式,包括:偶尔进行完全备份,频繁地进行增量备份;“完全备份+增量备份”;简单的“增量备份”
A.为Windows 2003服务器设置固定的IP地址,在Windows 2003下安装DNS服务器 B.创建正向查找、反向查找区域,创建主机地址资源记录 C.测试DNS服务器 D.以上全部
A.IEEE 802.16标准重点在于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B.IEEE 802.16标准需要基站之间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 C.IEEE 802.16d主要针对火车、汽车等移动物体的无线通信标准问题 D.IEEE 802.16e最高传输速率为30Mbit/s
A.主干区域 B.无效区域 C.辅助区域 D.最小区域
A.网络运行环境主要包括机房、电源2部分 B.支持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2部分 C.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开发工具和网络应用系统 D.完整的网络信息系统应包括网络安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2部分
A.路由器的吞吐量与路由器端口数量、端口速率、包长度、包类型有关 B.通常,高性能路由器采用交换式结构,其背板能力决定了吞吐量 C.丢包率通常是衡量路由器超负荷工作时的性能指标之一 D.延时抖动作为衡量高速路由器的主要指标之一
A.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网掩码数量 B.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广播地址数量 C.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主机地址数量 D.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网数量
A.在Windows 2003下安装Winmail邮件服务器软件 B.管理配置Winmail邮件服务器 C.测试Winmail邮件服务器 D.以上全部
某运行RIP协议的校园网拓扑结构图如图7-4所示。在路由器RouterA上定义一条从Internet网到达校园网内部192.168.1.0/24网段的静态路由,完成此任务的配置语句是()。
A.iproute192.168.1.00.0.0.25510.0.0.2 B.iproute192.168.1.00.0.0.255S0/1 C.iproute192.168.1.0255.255.255.0S0/0 D.iproute192.168.0.0255.255.255.0f0/0
A.WEP使用RC4流加密协议 B.WEP支持40位密钥和128位密钥 C.WEP支持端到瑞的加密和认证 D.WEP是一种对称密钥机制
A.IP地址 B.域名限制 C.IP地址和域名限制 D.TCP端口限制
A.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到10.1.10.10主机的所有主机不可达ICMP报文 B.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到10.1.0.0/16网段的所有主机不可达ICMP报文 C.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从10.1.0.0/16网段来的所有主机不可达ICMP报文 D.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从10.1.10.10主机来的所有主机不可达ICMP报文
A.网络拓扑结构的组合逻辑描述了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 B.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有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两类布线部件 C.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和光缆 D.工程设备配置是指各种配线架、布线子系统、传输介质和信息插座等的配置
A.1个自治系统内部只有1个主干区域 B.在主干区域内由AS边界路由器专门与其他AS交换路由信息 C.主干区域连接各个区域的路由器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 D.主干边界路由器接收从其他区域传来的信息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D.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A.分布式竞争访问 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 C.服务访问结点轮询 D.请求脑答式通信
某局域网的Internet接入拓扑图如图7-5所示。由于用户在使用telnet登录网络设备或服务器时所使用的用户名和口令在网络中是以明文传输的,很容易被网络上的非法协议分析设备截获。因此需要定义一条规则号为110,禁止所有外网主机和内网主机进行远程登录的访问控制规则。完成此配置任务的语句是()。
A.access-list 110 tcp telnet deny 255.255.255.255 0.0.0.0 B.access-list 110 tcp deny any any eq 23 C.access-list 110 tcp any deny any eq 21 D.access-list 100 tcp eq telnet deny any any
A.OSI B.SNMP C.SMTP D.CMIP
A.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 B.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 C.任意播地址(anycast address) D.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A.ARP欺骗攻击 B.源路由欺骗攻击 C.IP欺骗攻击 D.Smurf攻击
A.BGP协议于1989年公布,1995年发布了称为Internet草案标准协议的BGP-4 B.不同自治系统之间存在的度量的差异,使得难以计算出有意义的系统开销 C.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政治、安全、经济费用等因素,制定最佳策略 D.因特网规模太大,致使自治系统之间路由表太大,域间路由实现困难
A.解密密钥 B.加密密钥 C.明文 D.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A.可运营性 B.可管理性 C.可盈利性 D.可扩展性
A.网络结构变化时,静态路由表无法自动更新 B.动态路由表由系统自动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可以自动更新结构 C.静态路由表一般只用在小型的、结构不会经常改变的局域网系统中 D.动态路由表通常用于结构经常改变的网络,或者故障查找的试验网络中
A.exit B.no config-mode C.Ctrl+c D.Ctrl+z
A.172.16.110.0/21 B.172.16.128.0/22 C.172.16.127.0/22 D.172.15.125.0/23
A.64kbit/s~640kbit/s B.640kbit/s~1.5Mbit/s C.500kbit/s~7Mbit/s D.5Mbit/s~10Mbit/s
A.管理平台 B.业务平台 C.网络平台 D.宽带光传输平台
A.14 B.30 C.62 D.126
A.Uplink链路 B.PortFast链路 C.Backbone链路 D.Trunk链路
A.卫星通信技术 B.红外技术 C.蓝牙技术 D.无线通信技术
A.100~1500 B.150~800 C.200~1000 D.250~5000
A.TCP连接 B.网络连接 C.数据连接 D.IP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