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29图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为()。
A.A B.B C.C D.D
在题1-12图中,KVL的正确关系式为()。
一高压输电线的原参数为R0=0.075Ω/km,L0=1.29mH/km,C0=8.75×10-9F/km,G0可忽略不计,该传输线工作频率为50Hz,则线路达到匹配工作状态时,终端应接的负载为()。
三角形单匝回路与无限长直导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如题1-81图所示。它们之间的互感为()。
题1-30图电路的诺顿等效电路为()。
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同轴电缆,中间填充介电系数为ε的介质,介质允许的最大电场强度为Emax(又称介质的击穿场强),该电缆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在题1-26图中的含独立电源ab处接电压表测得Uab=60V,接电流表测得流出端口处的电流I=3A,若将100Ω电阻接在端口处,则电阻上的电压Uab为()。
A.-50V B.50V C.0.5V D.-0.5V
无限大真空中,点电荷q1=q,q2=2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则电场强度为零的点距离q1的距离为()。
A.-1A B.1A C.-0.5A D.0.5A
半径为a、轴线间距离为d的架空二线输电线,若ad,则二线间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将题1-16图电路化简成一个非理想受控电源的电路图为()。
在题1-2图中,U=10V,电导G=0.1S,此元件消耗的功率为()。
A.-10W B.10J C.10W D.-10J
电动式仪表内有两个线圈,其中静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称为动圈的线圈可以绕轴转动,二线圈之间的互感是转角α的函数,即M=M(α),现在二线圈中分别通有电流I1和I2,则动圈受到的转矩为()。
A.各相负载电压都因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 B.各相负载电压都因过高而损坏 C.不影响各项负载正常工作 D.有的相负载因电压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有的相负载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A.10.4kW B.17.4kW C.10.1kW D.17.4kvar
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介质的漏电电导率为γ,今在内外导体间施加电压U0,该电缆在单位长度内消耗的功率为()。
用节点电压法求得题1-20图电路中电流源供出的功率为()。
A.15W B.20W C.-15W D.-20W
在题1-1图中,U=10V,I=1A,电阻值R为()。
A.10Ω B.-10Ω C.0.1S D.-0.1S
在题1-6图中,4A电流源供出的功率为()。
A.40W B.-40W C.80W D.-80W
空气中半径为R的球域内存在电荷体密度的电荷,则空间最大的电场强度值为()。
对题1-11图中的节点A,正确的关系式为()。
在题1-24图中,N0为不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当IS=2A,US=0时,U=20V;当IS=0,US=10V时,U=-20V。求当IS=10A,US=2V时,电压U为()。
A.96V B.-96V C.36V D.-36V
对题1-10图电路,如下4个关系式中,正确的u—i约束关系为()。
空气中导体球外与球心相距d处有一点电荷q1,如题1-62图所示,导体球上净电荷为零,电荷q1所受到的电场力为()。
A.14.4MW B.15MW C.13.8MW D.0.6MW
在题1-8图中,已知US=10V,R1=R2=5Ω,ICS=βI1=5I1,此受控电流源供出的功率为()。
A.-100W B.300W C.400W D.-400W
将题1-15图电路化简成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电路是图()。
正弦交流电路如题1-41图,已知电源电压的有效值U=62.5V,各支路电流的有效值分别为I1=1.5A,I2=2A,I3=2.5A,则交流参数XC2为()。
A.15Ω B.25Ω C.30Ω D.50Ω
在题1-27图电路中,ab两端开路。当2V电压源置零后的入端电阻Rin为()。
A.8Ω B.-8Ω C.0.533Ω D.-0.533Ω
恒定电流流过媒质分界面,媒质的参数分别为ε1、ε2、γ1和γ2,当分界面无自由电荷时(即σ=0),这些参数应满足条件为()。
A.40J B.240J C.2400W D.2400J
电路如题1-22图,用叠加定理求得图中的电压U为()。
A.12V B.4V C.-8V D.-4V
在题1-36图两复阻抗并联电路的总复阻抗为()。
如题1-74图所示,半球接地体埋在地中,半球平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若半球的半径R0=1m,土壤的电导率γ=102S/m,则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为()。
A.50.3Ω B.31.8Ω C.15.9Ω D.1Ω
同轴圆柱导体间填充两种介质,其横截面如题1-66图所示,该二圆柱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题1-17图电路的Rab,为()。
A.1.5Ω B.3Ω C.6Ω D.9Ω
空气中有一半径为a的无限长圆柱面,圆柱面上有与圆柱轴线方向一致的面电流,其面电流线密度的大小为K0,则圆柱面外与轴线相距为r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A.增加了电路中的无功功率 B.减小了线路中的总电流 C.加大了电路中的平均功率 D.增加了电路所占用的电源容量
同轴空心长直圃管导体横截面如题1-76图所示,圆管的磁导率为μ,周围为空气,若内外导体分别通有电流I,则外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
无限大真空中,A与B二平面互相平行(题1-54图),并分别带有面电荷密度为σ和-σ的电荷,若二面间的距离为d,则A、B二面间的电压为()。
在题1-28图中,解得支路电流I为()。
A.1.14mA B.-1.14mA C.2.28mA D.-2.28mA
A.4μ0ey B.2μ0ey C.-4μ0ey D.-2μ0ey
在题1-50图电路中,原来开关S闭合时电路已达稳态,在t=0时开关S打开,则打开后电感电流i(t)为()。
A.-0.2+0.5e-250tA B.0.5e-250tA C.-0.2+0.50.004tA D.-0.2-0.5e-250tA
一静电装置的电场能量可表示为,式中U是常数,α表示圆柱坐标系下的角度,则该系统产生的转矩为()。
在题1-48图电路中,换路后电感电压的初始值uL(0+)为()。
已知题1-38图电路中电压源相量,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为()。
A.120VA B.120W C.120var D.-120var
在题1-5图中,10V电压源供出的功率为()。
A.10W B.20W C.-10W D.-20W
某架空输电线的传播常数,已知其始端电压U1=6.6kV,则距离始端100km处的电压在终端接匹配负载时的有效值为()。
A.6.00kV B.6.30kV C.6.50kV D.5.80kV
在题1-7图中,已知IS1=4A,IS2=2A,UCS=rI=10V,则受控电压源(CCVS)的转移电阻r为()。
A.5Ω B.-5Ω C.-2.5Ω D.2.5Ω
在题1-14图中开路电压Uab为()。
A.10V B.-10V C.0V D.-4V
A. B. C.393V D.425V
两条平形架设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电流I1和I2,如题1-83图所示,假如周围的媒质为空气,则右导线单位长度受的作用力为()。
A.380V B.311V C.156V D.127V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1-19图电路时,为使方程数最少,应选择参考点为()。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1000VA B.1kW C.1410W D.1000var
在空气中,如题1-80图所示,由两块宽为0.4m的长直薄导体片构成的直流输电线,两片间的距离为0.02m,若忽略边缘效应,则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感为()。
A.0.0628μH B.0.628μH C.1.25μH D.0.125μH
A.10V/m B.6ex+6eyV/m C.-8ex-8eyV/m D.-12ex-10V/m
A.局部缺陷 B.绝缘老化 C.局部受潮 D.贯穿性导电通道
在题1-49图电路中,IS=10mA,R1=R2=2000Ω,C=3μF。原来开关S闭合时电路已达稳态,当t=0时将开关S打开,则打开后电容电压uC(t)的全响应为()。
A.20e-83tV B.40-40e-83tV C.40-20e-83tV D.40+20e-83tV
长度为波长的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终端短路时,测得始端电压U1=10V,传输线的波阻抗ZC=100Ω,则该传输线终端短路电流的有效值为()。
A. B.0.2A C.0.1A D.
A.3.31° B.86.7° C.9.83° D.0°
在下面4个耦合电感中,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判断正确的是图()。
在题1-13图中已知,IS1=IS2=1A,则电流源IS1供出的功率为()。
A.2W B.-2W C.8W D.-8W
A.u=ωLi B.u=Li C.u=jωLi D.u=Ldi/dt
电路如题1-23图,用叠加定理求得图中的电流,为()。
A.2A B.1.4A C.-1.4A D.-2A
各向同性线性媒质的磁导率为μ,其中存在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该媒质中的磁化强度为()。
在题1-47图非正弦电路中,R=1.1kΩ,C=50μF,电流,在频率f=1000Hz时,电阻R上电压的有效值为()。
A.UR=4.53 V B.UR=3.96V C.UR=2.2V D.UR=6.16V
一空心圆环,如题1-82图所示,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其横截回为高h的矩形,磁导率为μ,该圆环上均匀密绕有N匝线圈,通有电流I,该圆环内储存的磁场能量为()。
在题1-32图电路中,已知,XL=10Ω,XC=5Ω,则电源电压相量为()。
半径为a的导线与地面及一高墙平行架设,如题1-67图所示。若ab,ad,则该导线与地或墙之间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如题1-79图所示为二线输电线的示意图,空间点P的磁感应强度B为()。
在题1-25图电路中,NS为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已知US=4V,IS=1A。当US置零,只有IS作用时,I=2A;当IS置零,只有US作用时,I=1A;当两电源共同作用下I=4A。若两电源同时反接后共同作用下的电流,为()。
A.-6A B.6A C.5A D.-5A
在题1-40图电路中,NS为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当uS=0时,iL=3sinωtA;当uS=3sin(ωt+30°)V时,iL=sin(ωt+45°)A。若uS=4sin((ωt-150°)V时,iL为()。
A.iL=5sin(ωt-53.1°)A B.iL=5sin(ωt+53.1°)A C.iL=5sin(ωt+36.9°)A D.iL=5sin(ωt-36.9°)A
如题1-70图所示,金属球壳内部有一半空间被电导率为γ的液体所占,液体的电导率远小于金属,若在内外金属间施加电压U0,而球壳上部可以认为不导电,则液体中的电流密度应为()。
在题1-46图非正弦电路中,已知ωL=300Ω,,R=250Ω,外加电压,求得电感中的电流iL(t)为()。
A. B. C. D.
在题1-42图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z=4+j3Ω,则线电流相量为()。
如题1-73图所示,半径为R0的半球接地体,为减小其接地电阻,在半径为R1的区间填充电导率γ1的媒质,r>R1区间为电导率为γ2的大地,则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为()。
如图1-55所不,空心金属球元内置一点电荷q1,金属球元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并且带有电荷q2,如果球外介质均为ε0,设无穷远处为电位参考点,金属球壳的电位为()。
上下平面间分别分布有ε1=ε0,ε2=4ε0两种介质,在垂直分界面两侧分别有点电荷q1和q2,如题1-61图所示,则二电荷连线与分界面相交处ε2介质中点的电场强度EA为()。
在题1-33图电路中,已知,XL=10Ω,XC=5Ω,则电源电流相量为()。
在题1-34图电路中,N0不含独立电源,已知u=380sinωtV,电流i=38sin(ωt+60°)A,则N0电路的复阻抗应为()。
在题1-35图电路中,N0不含独立电源。已知,则电路N0的复导纳Y为()。
长度为波长的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终端处于开路状态,测得其终端电压为=,传输线的波阻抗为ZC=50Ω,则该传输线的始端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如题1-59图所示,二长直圆柱之间均匀分布着电荷体密度为ρ0的电荷,假设空间介质的介电系数均为ε0,小圆柱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无限大真空中,点电荷qA与qB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ABC的两个顶点上(题1-52图),若qA在C点单独作用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而qB=-qA,则qA与qB共同作用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A.E B.2E C.E D.0
平行板电容器,上半部分介质的介电系数为ε0,下半部分介质的介电系数为4ε0,如题1-63图所示。若在二极板间施加电压U0,该电容器上下二极板单位面积所受到的电场力之比为()。
如题1-60图所示,为一双层介质的平板电容器,ε1介质的厚度为d1,ε2介质的厚度为d2,若在二极板间施加电压U0,ε1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为()。
在题1-21图电路中,R1~R4、US1、US2和IS均为已知,为用回路电流法求解此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选各自然网孔为独立回路。设各独立回路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所列写的回路电流方程组正确的是()。
如题1-68图所示双层介质平板电容器,若ε1=ε0,ε2=5ε0,ε1介质的最大允许场强为30kV/cm,ε2介质的最大允许场强为120kV/cm,d=1cm,二介质各占一半,该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A.75kV B.30kV C.135kV D.18kV
在题1-18图中,US,IS、R1~R4和控制变量r、g均为已知,为求解此电路,选d点为参考点,列出如下节点电压方程组 在上述方程组中错误的情况是()。
A.只有(1)、(2)、(3)式有错误 B.只有(4)、(5)两式有错误 C.只有(1)式正确,其他各式皆有错误 D.只有(5)式正确,其他各式皆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