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质量具有隐蔽性和容易产生质量变异的特点。
为使分层浇筑的上下层砼密实粘结,应把振捣器插入下层(刚浇的)砼内深度不少于 50mm。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 MPa 方可进行。
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时,一般应按设计图的配筋图纸累计钢筋的外形尺寸,减去钢筋因后引起的量度差值,再加上钢筋端部的弯钩 长度,最后得出下料长度。
砼搅拌时间越长其效果越好。
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砼养护时间,各模板的用途结构性质。
拆模的顺序一般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
木模在浇砼前浇水湿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浆。
钢筋与砼能共同工作的原因是它们的温度膨胀系数相近。
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与其级别、直径有关,而与其受力特点无关。
采用焊接接头时,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少于 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多次作用下,可在最大应力远高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冷拉是将光面圆钢筋通过硬质合金拔丝模孔强行拉拔。
热轧、冷轧钢板均有厚板(厚度大于 4mm)和薄板(厚度小于 4mm)两种。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做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沥青中的油分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并影响黏性的大小,其含量越多,则温度敏感性越小,黏性越大,也越硬脆。
对于半固态或固态的黏稠石油沥青的黏度用标准黏度计测定其黏滞度。
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可用“加热损失的百分率"表示,也可用沥青材料加热前后针入度的比值表示。
施工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成果,也就是生产对象。
施工项目的特点是多样性、多变性及庞大性。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它也涉及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但是基本不涉及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
“组织”有两种含义。组织的第一种含义是指组织机构;第二种含义是指组织行为(活动)。
部门控制式项目组织一般适用于小型的、专业性较强、不需涉及众多部门的施工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隐蔽工程在隐蔽后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施工方案正确与否,主要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目标控制,对项目投资目标影响不大。
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作业技术和活动,即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在分包服务中,一般可通过分包合同,对分包服务进行动态控制。
三阶段质量控制中,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对质量目标进行预控。
施工阶段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是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工序质量控制的实质是对影响工序质量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主导因素的控制。
质量通病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因此,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质量通病,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因此施工时均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
对于施工质量缺陷的处理,只能采用修补和返工处理的方案。
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这是“检查为主,预防为辅”方针的具体体现。
施工项目移交前,施工单位要编制竣工结算书,还应将成套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建档。
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有关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安装分部工程应进行有关见证取样送样试验或抽样检 测。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按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应完善质量记录资料。质量记录资料主要指各项检查记录和检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