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单项选择题
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影响不应采用下列
。
A. 工程使用年限内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
B. 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
C. 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动参数
D. (B)+(C)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某建筑结构阻尼比为0.53,其阻尼调整系数宜取
。
A. 1.0
B. 0.75
C. 0.55
D. 0.48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可不考虑
地震作用。
A. 地震破浪压力
B. 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水压力
C. 地震动土压力
D. 建筑物自重及其上荷重所产生的地震惯性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
方法。
A. 对液化土层进行灌浆
B. 填土压重
C. 采用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进入非液化土层的桩基
D. 采用混凝土连续墙围封可液化地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应于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称为
。
A. 多遇地震烈度
B. 罕遇地震烈度
C. 小震烈度
D. 众值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称为
。
A. 抗震设防烈度
B. 抗震设防标准
C. 地震作用
D. 设计地震动参数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公路工程抗震工作的方针是
。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 7、8、9度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C. 以预防为主,减轻公路工程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D. 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可采用简易设防,9度地区的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当路线或桥位必须通过或无法避让发震断层时,下述
是正确的
A. 桥位应垂直断层布设,使桥墩台均匀地分布于断层两侧
B. 路线设计宜采用低填浅挖的设计方案
C. 路线宜布设在破碎带较宽阔,有中央安全岛的部位或断层转折处
D. 当路线必须平行于发震断层时,宜布设于断层上盘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场地,下列
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A.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
B. 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70 m
D.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 m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基本烈度为8度的地区,验算构造物地震作用时竖向地震系数宜取
。
A. 0.1
B. 0.2
C. 0.3
D. 0.4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天然地基为中密粗砂,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为300 kPa,地基抗震承载力应为
。
A. 260 kPa
B. 300 kPa
C. 390 kPa
D. 450 kPa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建筑场地进行剪切波速的测量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3个
B. 详勘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C. 详勘阶段,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3个
D. 对层数不超过10层且高度小于24 m的丙类建筑,可按岩土名称和性状,根据当地经验查表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按库仑公式计算挡土墙上的地震主动土压力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墙背填土表面按水平考虑
B. 公式中的容重γ用γ/cosθ代替
C. 土的内摩擦角ψ及墙背与土的摩擦角δ
z
分别修正为ψ-θ;和δ
s
+θ
D. 地震角应根据基本烈度按浸水与非浸水两种情况查表求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下列
情况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A. 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B. 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C. 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D. 丁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测试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大于该点I临界值时,液化指数为o
B. 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越小,液化指数越大
C. 当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与临界值一定时,测试点深的液化指数相对较大
D. 当液化指数为10时,场地液化等级为中等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多遇地震条件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
A. 0.16
B. 0.24
C. 0.90
D. 1.2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建筑物采用打入式预制群桩基础,桩数为50×50根,桩长为7 m,桩径为300 mm×300 mm,桩间距为1.2 m,天然土层标准贯入击数为10,临界标准贯入击数为15,考虑液化影响时,单桩承载力折减系数宜为
。 (A) 0 (B)
(C)
(D) 1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当地表下的20 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亚砂土层时,下述初判结果中
不正确。
A. 对Q
3
砂土,当地震烈度为9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
B. 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7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C. 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8度烈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
D. 当基础埋置深度小于2 m时,可根据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或地下水位深度判定土层的液化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进行钻杆长度修正
B. 临界标准贯入击数受深度影响,土层埋深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
C. 黏粒含量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
D. 地下水位埋深越大时,土层越不易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时,应以下列
为准。
A. 平均剪切波速度与覆盖层厚度
B. 等效剪切波速度与覆盖层厚度
C. 场地土类别及其厚度
D. 场地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土层厚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影响不应采用下列
。
A. 工程使用年限内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
B. 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
C. 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动参数
D. (B)+(C)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为200 m/s,覆盖层厚度为12 m,该场地的类别应为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当某一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下列
建筑可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
A. 地震时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或重大建筑工程
B.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应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C. 抗震次要建筑
D. 除(A)、(B)、(C)以外的一般建筑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下述
不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
A.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布设路线和选定桥位
B. 适当加强构造物的整体性
C. 适当增加构造物的高度
D. 适当减轻构造物的自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
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工类建筑场地、甲类建筑,7度烈度
B. Ⅰ类建筑场地、乙类建筑,7度烈度
C.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7度烈度
D.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6度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水工建筑物场地中用液性指数判定黏性土层的液化性时与下列
无关。
A. 天然含水量
B. 饱和含水量
C. 液限含水量
D. 塑限含水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有甲、乙两个建筑场地,甲场地由两层土组成,第一层厚度为5 m,剪切波速度为100 m/s,第二层厚度为10 m,剪切波速度为400 m/s,乙场地也由两层土组成,第一层厚度为7.5 m,剪切波速度为150 m/s,第二层厚度为7.5 m,剪切波速度为250 m/s, 甲、乙两个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的关系为
。
A. 二者相等
B. 甲场地大于乙场地
C. 乙场地大于甲场地
D. 不能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公路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时,线路和桥位宜选择下述
地段。
A.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或存在可能塌陷的暗河,溶洞的岩溶地段和已采空的矿穴地段
B. 河床内基岩具有倾向河槽的构造软弱面被深切河槽所切割的地段
C. 地震时可能坍塌而严重中断公路交通的各种构造物
D. 无以上三种情况的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混凝土拱坝,在考虑地震动分量及其组合时,下述
是正确的。
A. 只考虑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B. 只考虑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C. 应用时考虑(A)+(B)
D. 除考虑(A)+(B)外,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地段为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
A. 条状突出的山嘴地段
B. 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
C. 疏松的断层破碎带
D. 发震断裂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水工建筑物库区有过5级左右的地震活动,枢纽区边坡稳定条件较差,地基抗震稳定性差,该场地按抗震条件应划分为
。
A. 有利地段
B. 不利地段
C. 危险地段
D. 安全地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公路工程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设计后,在遭受与之相应的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下述
不正确。
A. 位于一般地段的高速公路工程不需整修即可正常使用
B. 位于软弱黏性土层上的高速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C. 位于液化土层上的一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
D. 位于抗震危险地段的一级公路工程应保证桥梁,隧道及重要建筑物不发生严重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建筑结构自震周期为0.1 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阻尼比为0.05。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08
B. 0.12
C. 0.50
D. 不能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
。
A. 建筑抗震构造设计
B. 建筑抗震计算设计
C.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D. 建筑抗震总体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场地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映谱特征,下述对场地范围的表述中,
不正确。
A. 面积不小于0.5 km
2
B. 相当于居民小区
C. 相当于厂区
D. 相当于自然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确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基准周期和超越概率分别为
。
A. 5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63.2%
B. 5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10%
C. 10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63.2%
D. 100年设计基准周期,超越概率为1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验算地基的抗震强度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基土的抗震容许承载力可取地基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乘以地基土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B. 柱桩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
C. 200 kPa≤[σ
0
]<300 kPa的一般黏性土的地基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3
D. 中密的粉细砂地基中的摩擦桩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5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称为
。
A. 水平地震作用
B. 竖向地震作用
C. 地震作用
D. 地震破坏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时,下述
不正确。
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 单桩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C. 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共同承担
D. 当承台周围回填土夯实度满足要求时,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桩与承台正面土及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三者共同承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
情况下建筑物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A. 地基为均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40 kPa,7层民用框架结构的房屋,设防烈度为8度,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低承台桩基础
B. 0~5 m为液化土层,5~20 m为硬黏土,承载力为250 kPa,单层厂房,设防烈度为7度
C. 0~5 m为淤泥质土,5~20 m为硬黏土,单层厂房,设防烈度为8度
D. 均质软塑黏土场地,承载力特征值为90 kPa,单层空旷房屋,设防烈度为7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
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
B. 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C.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
D. 场地类别与地震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
类。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下述
不正确。
A. 对坝高大于100 m,库容大于5亿m
3
的水库,如可能发生大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应在蓄水前进行地震前期监测
B.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在设计中从抗震角度提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措施
C.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便于震后对遭受震害的建筑物进行检修
D. 对设计烈度为6度的甲类水工建筑物必须进行动力试验验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
。
A. 200 m
B. 300 m
C. 400 m
D. 500 m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对中等液化场地中的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应采用的抗液化措施为
。
A. 不必消除液化沉陷
B. 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C. 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
D. 对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判别场地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场地初步液化判别的深度为自地面以下20 m
B. 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对象为饱和砂土及亚砂土层
C. 应首先根据地层时代,黏粒含量与地震烈度,地下水埋深,上履非液化土层厚度等进行初判,初判有液化可能性时,应进一步判定其液化性
D. 对初判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必须通过标准贯入方法进一步判定液化性,不得采用其他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水工建筑物设计反映谱下限值的代表值不应低于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
。
A. 10%
B. 20%
C. 30%
D. 4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当水工建筑物场地由下列
土层组成时,可判定为无液化可能性。
A. 砾类土
B. 砂类土及粉土
C.少黏性土
D. 重黏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计算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时与下列
无关。
A. 地震震级
B. 特征周期
C. 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为工类时,丙类建筑应允许按
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7度
B. 8度
C. 9度
D. 应进行专门论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列建筑中
不能确认为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
。
A. 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下卧层的砌体房屋
B.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
C. 8层以下且高度在24 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D. 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
A.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B.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时期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C.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建筑物或住宅小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D. 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建筑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为400 m/s,覆盖层厚度为18 m,该场地类别应为
。
A. Ⅰ类场地
B. Ⅱ类场地
C. Ⅲ类场地
D. Ⅳ类场地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 s,场地特征周期宜为
。
A. 0.30 s
B. 0.40 s
C. 0.45 s
D. 0.65 s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下述
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
A.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软土、不均匀土或液化土时,应估计地震时不均匀沉降值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B.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C.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D. 同一结构单元可视地基条件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
A. 0.08
B. 0.16
C. 0.24
D. 0.32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