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甲型肝炎病毒的分类和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类归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 B.直径27~28mm,无包膜 C.编码基因含P1、P2、P3 D.P1区编码核心壳结构蛋白VP1、VP2、VP3、VP4 E.P2、P3编码非结构蛋白
代表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是()
A.抗BBs B.抗HBe C.HBeAg D.HBsAg E.抗PreS2
HIV主要感染下列()
A.CD4+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E.皮肤上皮细胞
HIV感染后,可以临床分为4期,有关Ⅰ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急性感染期 B.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厌食、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C.血中可以检测到HIV及P24 D.CD8+T细胞增高 E.CD4+细胞降低明显
下列有关HIV感染临床Ⅱ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B.血中检测不出HIV C.血中可检出抗HIV D.有传染性 E.血中检出P(24)
A.“三痛”和“酒醉貌” B.尿蛋白 C.异型淋巴细胞 D.鼠类接触史 E.特异性IgM抗体在1∶20以上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的病原学特点的是()
A.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为HIV-l和HIV-2两型 B.为RNA病毒 C.病毒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90~140 nm,外层为类脂包膜,表面有锯齿样突起,内有圆柱状核心,由RNA反转录酶、DNA多聚酶和结构蛋白等组成 D.HIV主要感染CD4+淋巴细胞,也能感染单核吞噬细胞、B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 E.在血清中同时有抗体和病毒存在情况下,该抗体能阻止此血液的传染性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受损伤的方式的是()
A.病毒直接损伤 B.受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有包膜蛋白表达,它可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发生溶解破坏 C.HIV感染干细胞,使CD4+T淋巴细胞产生减少 D.游离的包膜蛋白可以和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相结合,导致机体的免疫攻击而损伤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恶病质: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可有肝脾大 B.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C.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 D.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波济肉瘤等 E.免疫缺陷继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A.<6个月 B.6个月~2岁 C.2~6岁 D.6~10岁 E.10~15岁
A.喹诺酮类抗生素 B.氯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磺胺甲噁唑 E.氮苄西林
A.内毒素吸收 B.肠毒素吸收 C.细胞毒素作用 D.神经毒素作用 E.血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