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有何区别

答案: [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只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程序上可以被称作民主制度...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唯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的重要分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1922年11月)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1927年8月21日)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1931年9月22日)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935年12月25日)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5 根据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1937年4月15日)阅读材料1、2,指出“下层统一战线”与“联合战线”相比其构成有何变化 说明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答案: [答案要点]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下层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因为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脱离了革命;党内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如何理解中国“既不能走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答案: [答案要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已经成为开放的世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跑的问题。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答案: [答案要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怎样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三权分立?

答案: 西方的“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最初具有反封...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唯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的重要分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1922年11月)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1927年8月21日)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1931年9月22日)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935年12月25日)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5 根据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1937年4月15日)比较材料2、3、4、5,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答案: [答案要点]
由单纯的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案: [答案要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在:其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后国内产业勃兴,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然后农村间才有真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1923年12月1日)
材料2 现在阶段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前途,经过一定步骤和阶段,完成革命的转变。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苏联的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空前经济危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增长)与国内的(不仅与军阀制度作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1931年2月)
材料3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以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阅读材料2,分析其错误及其原因。

答案: [答案要点]
材料2的错误实质是企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它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跑的问题。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阐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答案: [答案要点]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唯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的重要分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1922年11月)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1927年8月21日)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1931年9月22日)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935年12月25日)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5 根据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1937年4月15日)根据材料3、4、5,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客观依据。

答案: [答案要点]
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跑的问题。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案: [答案要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后国内产业勃兴,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然后农村间才有真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1923年12月1日)
材料2 现在阶段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前途,经过一定步骤和阶段,完成革命的转变。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苏联的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空前经济危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增长)与国内的(不仅与军阀制度作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1931年2月)
材料3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以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阅读材料3,说明中国革命两个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 [答案要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社会...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唯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的重要分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1922年11月)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1927年8月21日)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1931年9月22日)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935年12月25日)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5 根据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1937年4月15日)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答案: [答案要点]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跑的问题。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邓小平认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答案要点]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后国内产业勃兴,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然后农村间才有真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1923年12月1日)
材料2 现在阶段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前途,经过一定步骤和阶段,完成革命的转变。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苏联的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空前经济危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增长)与国内的(不仅与军阀制度作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1931年2月)
材料3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以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比较材料1、2、3,并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说明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答案: [答案要点]
“二次革命论”由于没有认识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联系,必然会导致放弃无产阶级对于民主...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