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件型病毒 B.宏病毒 C.目录病毒 D.引导型病毒
A.COM B.EDU C.GOV D.ORG
A.占用内存越大 B.越可靠 C.吞吐量越大 D.抗病毒能力越强
A.233 B.433 C.463 D.531
A.1 B.2 C.8 D.16
A.提高软件的执行速度 B.降低系统负载 C.提高软件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 D.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A.10100101 B.11001010 C.01000110 D.01010101
A.真彩色 B.伪彩色 C.黑白 D.矢量
A.BMP B.PNG C.WAV D.AVI
A.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 B.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C.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 D.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A.翻译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复制权
A.乙一人享有 B.甲、乙共同享有 C.甲一人享有 D.甲、乙均不享有
A.迭代 B.流水线 C.面向对象 D.中间件
A.Cache B.CMOS C.RAM D.CD-ROM
A.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 B.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C.负责存取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 D.负责文字格式编排和数据计算
A.就绪 B.等待 C.结束 D.善后处理
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的地址结构如下图所示,则()。
A.页的大小为 1K, 最多有 8M 页 B.页的大小为 2K, 最多有4M页 C.页的大小为 4K, 最多有 1M 页 D.页的大小为 8K, 最多有2M 页
A.汇编语言源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 B.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软件称为解释程序 C.在汇编语言程序中,不能定义符号常量 D.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软件称为汇编程序
A.堆栈溢出 B.变量未定义 C.指针异常 D.数组元素下标越界
A.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只能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与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是相互排斥的 D.过程式程序设计是一种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A.汇编代码 B.0 和 1 C.扩展 ASCII 码 D.BCD 码
A.base+13 B.base+16 C.base+18 D.base+21
A.sxxsssxxx B.xxssxxss C.sxsxssxx D.xssssxxx
A.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B.紧凑结构和稀疏结构 C.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A.关键字相同的记录被映射到不同的哈希地址 B.关键字依次被映射到编号连续的哈希地址 C.关键字不同的记录被映射到同一个哈希地址 D.关键字的数目超过哈希地址的数目
A.数据元素有序 B.数据元素之间具有多对多关系 C.数据元素无序 D.数据元素之间具有一对多关系
某循环队列的容量为M,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队尾指针指向队尾元素之后,如下图所示(M=8),则队列中的元素数目为()(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
A.rear – front B.front – rear C.(rear –front + M) MOD M D.(front – rear + M) MOD M
A.先序 (根、左、右) B.中序 (左、根、右) C.后序 (左、右、根) D.层序 (从树根开始,按层次)
对于n个元素的关键字序列{k,k,…,k},若将其按次序对应到一棵具有n个结点12n的完全二叉树上,使得任意结点都不大于其孩子结点(若存在孩子结点),则称其为小顶堆。根据以上定义,()是小顶堆。
A.A B.B C.C D.D
A.结构化设计以过程设计为核心 B.面向对象设计以对象设计为核心 C.结构化设计比面向对象设计更易支持数据结构的修改 D.面向对象设计比结构化设计更易支持系统的维护
A.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 B.对象是类的实例 C.类是对象的实例 D.类是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集合
A.XML B.Java C.C# D.Simula
A.封装 B.多态 C.继承 D.变异
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B.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C.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D.软件系统建模语言
A.数据 B.接口 C.结构 D.组件
A.需求不确定性高 B.需求确定 C.结构简单 D.可移植性好
A.需要软件人员和用户进行沟通 B.需要付较高的维护成本 C.开发的软件不易于移植 D.不适应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
A.证明软件不存在错误和缺陷 B.验证程序的数据表示方式是否正确 C.找软件中的所有错误和缺陷 D.尽量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开发工期以及所需的开发人数依赖于软件规模以及开发方式。有人对某种开发方式下软件的规模(以千行源代码为单位)、开发工期(月数)以及平均所需的开发人数做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对于规模为12.8千行源代码(KDSI)的软件,利用上表以及线性插值方法,可以估算,这种开发方式所需的开发工期(月数)及开发人数为()。
A.9.0,3.0 B.9.2,3.5 C.9.5,3.8 D.9.7,4.0
为了用二分法求函数的根(方程f(x)=0的解),可以选择初始区间()。也就是说,通过对该区间逐次分半可以逐步求出该函数的一个根的近似值。
A.[-2,-1] B.[-1,1] C.[1,2] D.[2,3]
A.V+E=F+2 B.V+F=E+2 C.E*F=V+10 D.E+F=V+10
A.端口号 B.IP 地址 C.协议类型 D.MAC 地址
A.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B.FTP(文件传输协议) C.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D.ICMP(互联网控制管理协议)
A.邮件正文 B.Telnet C.WWW D.附件功能
A.IIS B.IE C.POP3 D.DNS
A.255.255.248.0 B.255.255.252.0 C.255.255.240.0 D.255.255.255.0
A.queue B.stack C.array D.record
A.computer B.processor C.application software D.operating system
A.visual B.object-oriented C.logic D.natural language
A.Web pages B.modem C.security D.network
A.firewall B.modem C.gateway D.key
在Word 编辑状态下,可以把一段文字的格式快速应用到另一段文字上,以提高编 排文章的效率,其方法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 “(1) ”按钮;然后移动鼠标到待格 式化的文本开始处,(2)。
1()
A.按键的同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B.按键的同时单击鼠标右键即可 C.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达待格式化的文本末尾时松开鼠标键 D.按住鼠标右键拖动鼠标,到达待格式化的文本末尾时松开鼠标键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有两个主要组成部件:内存和处理器。其中,内存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大多数高级语言程序中, (1) 是内存单元的抽象。微处理器中 的ALU 可执行算术运算和 (2) 操作。
A.变量 B.关键字 C.语句 D.数据类型
Excel 单列表格 (1) 可以根据 “分隔符号”分列成多列表格。如果选中某单元 格并输入 2000,回车后此单元格的显示内容为¥2000,那么应将此单元格的格式设置成(2) 。
A.浮点 B.定点 C.逻辑 D.控制
A.数值 B.人民币 C.货币 D.科学记数
在下面的程序代码中,a 是全局变量。若以引用调用 (call by reference)方式调用 函数f,则输出结果为(1) ;若以值调用(call by value)方式调用函数f,输出结果为 (2)。
A.10 B.40 C.36 D.72
设机器码的长度为 8, x 为带符号纯小数,y 为带符号纯整数, [X]原 =11111111, [Y]补 = 11111111 ,则 x 的十进制真值为(1) ,y 的十进制真值为(2 ) 。
A.1/128 B.–1/128 C.–127/128 D.127/128
下图所示的微机主板 的①处是(1) 插槽 ,②处是(2) 接口 。
A.CPU B.PCI C.RAM D.IDE
A.COM B.RJ-45 C.USB D.PS/2
A.–1 B.127 C.–127 D.1
满二叉树的特点是每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因此对于高度为 h(h>1)的满二 叉树,其结点总数为 (1)。对非空满二叉树,由根结点开始,按照先根后子树、先左 子树后右子树的次序,从 1、2、3、…依次编号,则对于树中编号为 i 的非叶子结点,其 右子树的编号为 (2) (高度为 3的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A.A B.B C.C D.D
将软件从一种计算机环境转换到另一种环境运行的难易程度是指软件的(1)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按设计要求,软件成功运行的特性称为(2) 。
A.可靠性 B.可移植性 C.可使用性 D.灵性
软件测试通常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其中黑盒测试根据软件的(1) 设计 测试用例,白盒测试根据软件的(2) 设计测试用例。
A.功能规格说明 B.需求说明 C.内部结构和逻辑 D.数据流图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1) 的集 合。提供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做(2) 。
A.命令 B.程序 C.数据 D.文件
对于下图所示的 Students 和 SC 关系,属性 Sno 表示学号,Sname 表示姓名,Sex 表示性别,SD 表示专业,Age 表示年龄,Cno 表示课程号,Grade 表示成绩。 a.当用户查询 “选了课程 2 的学生数”时,其结果应为(1) ;当 Students 和 SC 关系进行自然连接时,其结果集的属性列数应为(2) 。 b.查询 “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的SQL 语句如下: SELECTSno,(3) FROM SC GROUP BY Sno (4)>1;
A.3 B.4 C.6 D.7
A.可靠性 B.可移植性 C.可重用性 D.正确性
A.2i B.2i-1 C.2i+1 D.2i+2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A.6 B.7 C.8 D.9
A.Grade B.SUM (Grade)/ 7 C.AVG(Grade) D.SUM (Grade)/ COUNT(Cno)
A.WHERE COUNT(Sno) B.WHERE COUNT(DISTINCT (Sno)) C.HAVING COUNT(Sno) D.HAVING COUNT(DISTINCT (S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