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培,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0k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材料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调至3000元。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82707人提出的意见23万余件。82536人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发表意见,其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意见高达83%。2011年5月10日和20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还分别听取11位专家和1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公众对草案的意见。6月27日,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二审稿对3000元起征点仍未作修改。在审议过程中,有委员表示,网上征求意见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占83%。对如此集中的意见,草案未充分回应,很难向公众解释清楚。更有委员指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的关注问题,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1日)材料2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入者纳税面调整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这两个措施是不一样的,减除费用的提高是普惠,通过税率级距调整进行结构性的变化,是使中低收入纳税群体在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此外,适当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使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其次,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动,能够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得到的减税好处以后,适当增加一些税负。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2012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全国人大常委会吸收各方意见,对草案相关条款做出修改,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根本利...
问答题

材料1浙江武义县后陈村是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但由于财务使用不透明,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向县纪委、街道反映村里问题,却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被杏处。2004年初,村里有1000亩土地被征用,获补偿金1900多万元,在人均发放7000多元后,还剩1000多万元。如何处理这些集体资产成为村内一个难题。为帮助村民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县纪委牵头组建的村务监督改革指导小组进驻后陈村,指导小组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组建一个相对独立于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监督委员会.真正能从根本上让村民有效制约村干部的权力。6月,后陈村在海选村委员基础上由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员一起称为“三委会”。监督会成立不久,即对村里两口池塘的承包进行了全程监督,结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承包价从2.8万升至5.8万元,2005年后陈村举行垃圾清运投标会,村委会主任主持会议,监委会主任到场监督,不到5分钟结果就出来了,没有人对投标公正性表示质疑。监委会成立后,后陈村每年的创收情况,包括出租土地给广告公司做广告牌、旧粮站出租、经营沙场、村留土地上的杉树出售,以及向上级部门申请到的资金补助等,每一笔都要经过监委会审核后公布。2004年,当年的招待开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着发票随便报销了。在村财务公开栏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简直是胡来,集体的钱像是干部自己的,现在不一样了。”监委会主任说:“我的职责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按程序办事,有没有搞暗箱操作。”监委会成立以来,后陈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连续8年实现零违纪,村民连续8年实现零上访。村两委已顺利完成了3次换届。最近的一次换届,村两委成员一个没动,全部高票当选,一次通过。目前,浙江省3万多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监督成本的权力制衡制度,对建立乡村“阳光权力体系”,共建和谐社会带来重要启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制度创新已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在全国推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4日(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正确答案:(1)建立村务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监委会是村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力的常设机构,按照相关程...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培,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0k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材料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问答题

(2010年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年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材料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叉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请回答:(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案: 正确答案:(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材料2最近,有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又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狮,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2011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连续15年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奉献了5年的工作量;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累计近6万毫升;连续16年为希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可是,他一家至今还是住在一间不过40平米的旧楼房里。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竞值不值得“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0年来,郭明义就像一支火把燃烧着自己,也燃旺着志愿者和社会上更多人的爱心。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得到1700多人的响应;他7次发起献血的建议,600多人无偿献出15万毫升热血:他发起成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聚了200多名志愿者;他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联队”,从12人已经发展到2800多人,捐款40余万元、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郭明义的精神是一块磁石,在鞍钢、在辽宁、在全国吸引汇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凝聚成巨大的道德力量,推进着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体现了“简单中的伟大”。 ——摘编自《人民日报》(1)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2)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2011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是郭明义的人生价...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挡,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的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场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的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赫然告示:衣冠不整谢绝入内!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入内.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天堂,无论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读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对于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也会自觉地洗手。然后再阅读。“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一代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2)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2013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不受任何差别对待、...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采生债”,这是孙东林和哥哥孙水林的共同准则。1989年,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此后的20年中,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发放。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2010年2月9日,在天津承包建筑工程的孙水林,为抢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连夜赶路千里送薪。不料,2月10日凌晨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得知噩耗,孙东林悲痛不已。为了替哥哥完成遗愿,他带上哥哥车上的26万元钱,连续驱车15小时,返乡代兄为农民工发放工资。两天未合眼的孙东林流着眼泪赶回家中,和老人商议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年前发完工钱再办丧事。他自己垫上6万以后,还差1万多元。这个时候.他们的老母亲拿着1万块现金交到儿子手上。这可是老人家的养老钱呀!随后.孙家立即让工友互相通知上门领钱。发工资的时候,孙东林和工友们找不到账单,都是凭着一本“良心账”,工友们说多少,孙东林就给多少。腊月二十九晚上,33.6万元工钱全部发完,竞与哥哥遇难前哥俩说过的数额相差无几。69名拿着工钱的工友对孙东林说:“明年我们跟你接着干”。(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2012年分析题)

答案: 正确答案:(1)诚信在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道德的根本.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