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于14cm时,可以少量加水B.楼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应按规定单独设置C.混凝土应在终凝时间内浇筑完毕D.混凝土振捣棒每次插入振动的时间不少于15S
A.适用性B.耐久性C.安全性D.经济性
A.质量第一B.预防为主C.以人为核心D.以合同为依据
A.1B.2C.24D.48
A.对已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自检B.对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C.对分包工程质量进行检查D.修改工程设计,纠正设计图纸差错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过程方法
A.文件标识与控制B.产品质量追踪检查C.物资管理D.内部审核
A.标准化导向B.市场竞争C.市场准入D.符合性评审
A.平均数与标准偏差B.中位数与变异系数C.标准偏差与变异系数D.中位数与标准偏差
A.a和β均不宜超过5%B.a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C.a不宜超过3%,β不宜超过5%D.a不宜超过3%,β不宜超过10%
A.不相关B.正相关C.弱正相关D.弱负相关
A.47.6MPaB.48.3MPaC.51.3MPaD.无效
A.1%B.2%C.3%D.5%
A.折齿型B.孤岛型C.双峰型D.绝壁型
A.可行性研究B.选址C.初步D.详细
A.方案设计B.初步设计C.扩初设计D.施工图设计
A.协助审查施工图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B.协助审查施工图中的消防安全性C.协助建设单位建立设计过程的联席会议制度D.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A.检验批施工完成后就可以验收B.检验批应在隐蔽工程隐蔽后验收C.检验批应在分项工程验收后验收D.检验批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报验后可以验收
A.施工总平面布置B.计算书及相关图纸C.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供应计划D.施工预算
A.见证取样项目和数量应按施工单位编制的检测试验计划执行B.选定的检测机构应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C.施工单位取样人员不能由专职质检人员担任D.负责见证取样的监理人员应有资格证书
A.相关法规B.质量检测管理办法C.合同约定D.施工方案
A.1人B.2人C.3人D.专项施工方案所确定的人数
A.开挖深度为4.5m的基坑B.45m高的脚手架C.悬挂高度为100m的高处作业吊篮D.20m高的悬挑脚手架
A.单位工程完工B.竣工验收交付使用C.竣工预验收合格D.竣工验收
A.试运行三个月,并通过全部专项验收B.试运行三个月,并通过主要专项验收C.试运营三个月,并通过全部单位工程验收D.试运营三个月,并通过全部专项验收
A.工程投入使用3年B.工程投入使用5年C.施工合同约定的缺陷责任期D.设计使用年限
A.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为80%B.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合格C.所含的检验批质量均验收合格,且其验收资料齐全完整D.所含的检验批质量均验收合格,且其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A.混凝土工B.木工C.建筑架子工D.在吊篮上作业的抹灰工
A.按设计规范编制的加固处理方案B.经该项目设计单位认可的加固处理方案C.经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认可的加固处理方案D.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加固处理方案
A.立即组织抢险B.立即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签发工程暂停令C.立即进行事故调查D.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查清原因和责任人
A.返工处理B.不做处理C.试验检测D.限制使用
A.审查工艺方案B.检查生产人员上岗资格C.控制加工作业条件D.检查设备出厂包装质量
A.2000B.2300C.2500D.2800
A.投资估算B.设计概算C.施工图预算D.施工预算
A.工伤保险费B.养老保险费C.劳动保护费D.流动施工津贴
A.2575.50B.2655.50C.2657.40D.2657.92
A.27.300B.28.067C.30.797D.30.874
A.90.00B.167.25C.240.00D.244.50
A.10%B.15%C.20%D.50%
A.可融资性B.项目规模大小C.运营收入增长潜力D.行业示范性
A.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B.筹资方案与资金使用计划C.产品竞争力优劣势分析D.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A.0.2~0.5B.0.6~0.7C.0.8~0.9D.1.1~1.5
A.16.25%B.17.50%C.20.00%D.20.14%
A.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工程造价/投资最低B.单位面积使用阶段能耗最低,节能效果好C.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主要建筑材料消耗最少D.全寿命周期的高性价比
某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目标造价2000元m3,项目四个功能区重要性采用0-1评分法,评分结果如下表,则该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在节能方面的投入宜为()元/m3。
A.300B.400C.600D.660
A.应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不考虑后续价格变动B.应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不考虑施工条件影响C.应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还应按项目合理工期预测建设期价格水平D.应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不考虑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
A.按实际使用材料价格换算预算单价,再套用换算后的单价B.直接套用预算单价,再根据材料价差调整工程费用C.改用实物量法编制施工图预算D.改用工程量清单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A.以设计图纸的要求为准进行报价并加备注B.根据设计单位确认的项目特征报价C.以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和设计图纸分别报价D.以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为准进行报价
A.由发承包双方按单价合同计价方式协商确定结算价B.由发承包双方另行订立补充协议确定计价方式和价款C.由发承包双方协商确定一个总价并调整原合同价D.视为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因而不单独进行结算
A.5B.7C.10D.14
A.均摊法B.估价法C.断面法D.图纸法
A.不予调增B.调增100万C.调增150万D.调增200万
A.80B.120C.130D.150
A.-18B.-5C.5D.18
A.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B.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C.建立进度协调工作制度D.加强工程进度风险管理
A.调查分析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B.编制详细的设计出图计划C.进行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决策D.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A.施工总进度计划表B.投资计划年度平衡表C.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D.工程建设总进度计划表
A.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B.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简单C.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D.有利于实现专业化施工
A.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B.流水强度和工作面C.流水段和施工过程D.工作面和施工段
A.0B.1C.2D.3
某工程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工作E最早完成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分别是()。
A.6和8B.6和12C.7和8D.7和12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工作G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是()。
A.0和4B.4和4C.5和5D.5和6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表明的正确信息是()。
A.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1天B.工作E的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C.工作F的总时差为1天D.工作H的总时差为1天
A.1B.2C.3D.4
A.工作的总时差B.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C.工作的自由时差D.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距
A.组织关键工作流水作业B.组织关键工作平行作业C.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D.压缩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A.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B.分析进度偏差对工期的影响C.确定工期的限制条件D.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某工程横道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表明的正确信息是()。
A.截止检查日期,进度超前B.前3个月连续施工,进度正常C.第4个月中断施工,进度拖后D.前6个月连续施工,进度正常
A.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均有影响B.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均无影响C.影响后续工作,但不影响总工期D.影响总工期,但不影响后续工作
A.持续时间最长B.自由时差最小C.总时差最小D.时间间隔最大
A.故障作业B.关键路径C.精益作业D.快速路径
A.施工图设计B.初步设计C.总体性设计D.方案设计
A.汇总整理工程技术资料B.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C.编制或审核施工进度计划D.编制工期索赔意向报告
A.工程延误时间B.合同规定C.承包单位赶工费用D.建设单位要求
A.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B.增加工作面C.实施强有力的调度D.增加施工队伍
A.编制物资供应招标文件B.提出物资供应分包方式C.确定物资供应单位D.签订物资供应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