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0m B.30m C.40m D.50m
A.一类公共建筑 B.二类住宅 C.二类公共建筑 D.一类老年人照料设施
A.可燃性、0.50h B.难燃性、0.75h C.难燃性、0.50h D.难燃性、1.00h
A.100m B.25m C.60m D.50m
A.3000m2、2500m2、2000m2 B.3000m2、2000m2、1000m2 C.1500m2、1250m2、1000m2 D.2500m2、1200m2、600m2
A.2.0h B.1.5h C.1.0h D.0.5h
A.隔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甲级防火窗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窗 B.隔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乙级防火窗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窗 C.多线同层站台平行换乘车站的各站台之间的防火隔墙,应延伸至站台外不小于5m D.管道穿越防火隔墙处两侧各0.5m范围内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
A.将该石油化工企业布置在四面环山,人稀少的压地带 B.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提内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含水分多的四季常青的草皮 C.当地一条公路穿越该企业生产区,与甲类厂房及工艺装置、液化烃储罐、可燃液体储罐均保持50m的防火间距,与高架火炬保持80m的防火间距 D.将液化烃罐组临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山坡平台上,井严格核相关要求设置防火堤,防止可燃液体漏流散
A.歌舞娱乐厅 B.餐厅 C.教学实验室 D.宾馆客房
A.建筑高度为9m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共2层,每层面积为20000m2,走道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B.建筑高度为12m的酒楼,共3层,厨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C.建筑高度为15m的医院,共4层,病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D.建筑高度为18m的办公楼,共5层,办公区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A.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2倍 B.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3倍 C.油浸变压器室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D.电子计算机房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A.乙烷 B.乙醚 C.乙醛 D.环氧乙烷
A.泡沫混合液泵是为采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的泡沫灭火系统供给泡沫混合液的水泵 B.泡沫消防水泵是为采用压力式等比混合装置的泡沫灭火系统供水的水泵 C.当采用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时,泡沫储存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10m3 D.半固定系统是由移动式泡沫生产器,固定的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用管线或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A.干粉储存容器设计压力可取2.5MPa或4.2MPa压力级 B.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不应设置任何开口和装置 C.管道分支不应使用四通管件 D.干粉储存容器的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75
A.可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组 B.应能够在消防控制室远程控制开启雨淋报警阀组 C.应能够在雨淋报警阀处现场手动机械开启雨淋报警阀组 D.应能够在消防泵房远程控制开启雨淋报警阀组
A.站厅付费区 B.站厅非付费区乘客疏散区外 C.出入口通道乘客集散区 D.站台层有人值守的设备管理区外
A.该人防工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B.该人防工程餐厅厨房燃料可使用相对密度为0.76的可燃气体 C.该人防工程消防用电可按二级负荷供电 D.该人防工程健身体育场所、网吧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可燃气体探测器直接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B.可燃气体探测器设置在可燃气体管道阀门、进料口等部位附近 C.可燃气体探测器同时接入生产装置的DCS系统和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D.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设置在防护区附近
A.6L硝基丙烷 B.6L正庚烷 C.10L煤油 D.10L异戊醇
A.水雾喷头的喷口应朝向该喷头所在环带的圆心 B.水雾锥沿纬线方向应相交 C.水雾锥沿经线方向宜相交 D.赤道以上环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4m
A.2.5t B.7.5t C.15.0t D.5.0t
A.施涂于B1级基材上的有机装饰涂料,其湿涂覆比小于1.5kg/m2厚度为1.0mm。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B.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有机装饰涂料,其湿涂覆比小于1.5kg/m2且涂层干膜厚度为1.0mm,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C.单位面积质量小于300g/m2的布质壁纸,直接粘贴在B1级基材上时,可作为B2级装修材料使用 D.单位面积质量小于300g/m2的纸质壁纸,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A.办公楼与屋面停车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B.酒店与屋面停车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C.住宅楼与屋面停车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 D.百货楼与屋面停车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A.552 B.1002 C.1222 D.1372
A.15L/s B.20L/s C.25L/S D.30L/s
A.塑料料泡 B.堆放的木架 C.聚酯床垫 D.易燃的装饰家具
A.车站站台至站厅的扶梯穿越商场的部位周围,设置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分隔,且在商场疏散平台处开设的门洞采用甲级防火门分隔 B.车站站厅顶棚采用硅酸钙板、墙面采用烤瓷铝板、地面采用硬质PVC塑料地板进行装修,广告灯箱及座椅采用难燃聚氯乙烯塑料 C.沿车站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D.车站的站厅公共区域,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20m
A.5个 B.7个 C.6个 D.4个
A.建筑高度为51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的丙级厂房 B.建筑高度为24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5L/s的乙级厂房 C.建筑高度为30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的丙级仓库 D.建筑高度为18m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的乙级仓库
A.罩棚设置在杆高8m的架空电线下方,埋地油罐与该电线的水平间距为13m B.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口高出地面3.6m C.布置在城市中心区,靠近城市道路,并远离城市干道交叉路口 D.站内道路转弯半径9m,站内停车场及道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
A.MF/ABC3 B.MP/AR6 C.MS/T6 D.MP6
A.将室内地面接受的辐射热通量降低150% B.将室内空间高度提高20% C.将空内沙发由靠近墙壁移至室内中央部位 D.将这内装饰材料的热惯性降低25%
A.半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 B.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 C.固定式半液下喷射系统 D.固定式液下喷射系统
A.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按其应用和动作温度不同,分为A1、A2、B、C、D型 B.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按其敏感部件形式不同,分为缆式、分布光纤和空气管式 C.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按其响应阈值范围不同,分为普通型和灵敏型 D.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按其采样式方式不同,分为管路采样式和点型采样式
A.设置独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B.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大于0.8MPa时,设置减压设施 C.在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消火栓管道的最低供水压力为0.35MPa D.消火栓间距为30m
A.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 B.通风机房与车行隧道之间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离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C.在隧道两侧均设置ABC类灭火器,每个设置点2具 D.机械排烟系统采用纵向排烟方式,纵向气流速度小于临界风速
A.建筑的使用性质 B.火灾蔓延速度 C.火灾补救难易程度 D.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A.30m B.40m C.75m D.50m
A.厂区设置集中报警系统 B.运燃系统内的火交探测器防护等级为IP65 C.消防控制室与集中控制室分别独立设置 D.灭火过程中,消防水泵根据管网压力变化自动启停
A.110m B.120m C.150m D.60m
A.当室内设有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时,至少应配备6具灭火器 B.当室内设有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时,至少应配备8具灭火器 C.当室内未设消火检系统和灭火系统时,至少应配备16具灭火器 D.当室内设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时,至少应配备12具灭火器
A.湿式系统 B.雨淋系统 C.干式系统 D.预作用系统
A.建筑面积为100m2的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铺设半硬质PVC塑料地板 B.建筑面积为100m2的办公室墙面粘贴塑料壁纸 C.建筑面积为50m2的重要档案资料室采用B2阻燃织物窗帘 D.建筑面积为150m2的餐厅内采用B2级木制桌椅
A.3只 B.6只 C.5只 D.4只
A.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B.应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C.应采用区域集中报警系统 D.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A.该系统应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和自带电源型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B.该系统应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和自带电源型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C.该系统应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和自带电源型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D.该系统应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和自带电源型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A.该车库可采用2台汽车专用升降机作为汽车疏散出口 B.该车库可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该车库可仅设置1个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 D.该车库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
A.主要疏散通道地面上采用自带电源A型地埋式标志灯 B.采用的地埋式标志灯的防护等级为IP65 C.净高3.3m的疏散走道上方采用小型标志灯 D.楼梯间采用蓄光型指示标志
A.504m3 B.432m3 C.522m3 D.612m3
A.丁烷 B.丙烯 C.二甲醚 D.环氧乙烷
A.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燃气管道上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B.排风机正常通风量为5600m3/h C.锅炉设置在屋顶上,距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5m D.排风机事故通风量为10800m3/h
A.多孔泡沫 B.粮食 C.木材 D.废弃电脑
A.只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器时,可只设置一台起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 B.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时,可不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 C.不可采用火警传输设备替代消防控制室的显示装置 D.不可采用背景音乐系统替代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A.建筑高度为9m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共2层。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B.建筑高度为12m的酒楼,共3层。厨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C.建筑高度为15m的医院,共4层。病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D.建筑高度为18m的办公楼,共5层。办公区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A.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为12m3 B.当该小区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并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时采用两路消防供水 C.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满足室内消火栓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不低于0.05MPa D.水泵接合器在每栋住宅附近设置,且距室外消火栓30m
A.电影院的观众厅 B.商业营业厅 C.员工宿舍 D.溜冰馆
A.喷头安装高度为4m,喷头保护半径为8m B.设计喷放时间为7s C.6个防护区由一套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D.集流管和储存容器上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A.0.5L/(s·m) B.0.8L/(s·m) C.0.6L/(s·m) D.0.7L/(s·m)
A.1200m B.1000m C.600m D.500m
A.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仅为灯具提供蓄电池电源 B.应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灯具的应急启动 C.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不直接联锁控制消防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 D.应急照明控制器通过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连接灯具
A.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的下方 B.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的上方 C.探测器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D.探测器可设置在吊顶的上方,也可设置在吊顶的下方
A.该厂房可不设置消防给水设施 B.该厂房生产层、机房、站房均应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 C.该厂房洁净区疏散走道自然排烟设施的有效排烟面积,不应小于走道建筑面积的2% D.该厂房柱、梁的耐火极限可分别为2.00h,1.50h
A.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采用软管连接排入排水管道 B.末端试水装置设置在第十一层 C.末端试水装置选用出水口流量系数为80的试水接头 D.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和试水接头组成
A.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外墙10m 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最大间隔为25m,场地总长度为90m C.在建筑位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的外墙上设置一个挑出5m、宽10m的雨棚 D.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最小长度为15m
A.选用隐蔽型洒水喷头 B.选用RTI为28(m·s)0.5的直立型洒水喷头 C.选用吊顶型洒水喷头 D.靠近端墙的部位,选用边墙型洒水喷头
A.37.5m B.室内净高的2.8倍 C.室内净高的3倍 D.30m
A.各楼层消防电源配电箱由低压配电室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 B.防火卷帘由楼层消防配电箱采用放射式配电 C.柴油发电机设置自动启动装置,自动启动响应时为20秒 D.消防水泵组的电源由低压配电室采用树干式配电
A.总建筑面积500m2设30个停车位的地上机械式汽车库 B.总建筑面积2000m2设56个停车位的地上敞开式汽车库 C.总建筑面积500m2设10个停车位的地下汽车库 D.总建筑面积为2000m2设12个车位的修车库
A.风管采用难燃性管道并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带 B.竖向风管设置在管道井中,井壁耐火极限为1.0h C.在风管穿越通风机房的隔墙处设置排烟防火阀 D.风机设置在地下一层
A.通过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直接控制消防水泵的控制信号的电压等级不应采用DC36V B.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并显示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 C.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控制并显示信号阀的工作状态 D.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显示喷淋泵电源的工作状态
A.中危险级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为12m2 B.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3具 C.轻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27B D.严重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79B
A.地上楼梯间顶部应设置不小于2平方米的固定窗 B.前室的计算风量仅考虑着火层所需风量 C.地上楼梯间送风系统竖向可不分段设置 D.前室的计算风量考虑着火层和上一层所需风量
A.Ⅲ类 B.Ⅰ类 C.Ⅱ类 D.Ⅳ类
A.低压配电箱的出线端设置1只探测器,探测器的报警阈值设为1200mA B.各楼层配电箱的进线端分别设置1只探测器,探测器的报警阈值设为400mA C.探测器采用独立式探测器 D.探测器报警时,不切断楼层配电箱的电源
A.沿建筑的南、北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南、北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B.沿建筑的南、东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南、东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C.沿建筑的南、北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并在建筑中部设置贯通南北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建筑南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D.沿建筑的南、东、西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南、西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A.设置在屋顶的固定窗采用可溶性采光窗,采光窗的有效面积为楼地面面积的10% B.排烟口设置开孔率20%的非封闭式吊顶内 C.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其上缘距吊顶0.5m D.每层采用一套机械排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