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的末尾写道:“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让很多人疑惑,卖炭翁吃不饱穿不暖,给了绫罗绸缎有什么意义?实际上,根据史书记载,从汉代到唐代,绸缎作为有效的货币存在,而非简单的商品。所谓“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黄金白银在当时主要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宝”,而铜钱和绸缎才是重要的币值流通的“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绫罗绸缎在古代()
A、价值可比黄金
B、具有货币功能
C、是一种稀缺的货物
D、是常用的诗歌意象
A、关税
B、增值税
C、印花税
D、契税
A、梅
B、竹
C、菊
D、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