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患肢提举重物 B.维持良好姿势,减轻对患肩的挤压 C.维持足够关节活动度范围和肌力训练 D.疼痛减轻时,可尽量使用患侧进行ADL训练
A.8厘米处 B.10厘米处 C.12厘米处 D.15厘米处
A.颅底骨折 B.锁骨骨折 C.股骨颈骨折 D.肋骨骨折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A.ADL评估 B.平衡评估 C.协调性评估 D.骨质疏松评估
A.凝血功能的变化 B.血压的变化 C.心功能的变化 D.肾脏功能的变化
A.语言能力 B.移功能力 C.排便能力 D.坐位平衡能力
A.压腿 B.跳绳 C.仰卧起坐 D.提肛训练
A.取卧位 B.双手置于下腹部 C.双手置于上腹部 D.双手分置胸腹部
A.心理治疗 B.步行功能训练 C.平衡功能训练 D.物理治疗
A.超声波治疗 B.红外线 C.高频电疗 D.磁疗
A.瑜伽 B.站桩 C.太极拳 D.五禽戏
A.静态平衡 B.坐位平衡 C.立位平衡 D.卧位平衡
A.训练开始需要测血压,如果正常则在训练过程中因测血压会影响训练,故不需要监测 B.开始时腹部及下肢须使用腹带及弹力袜 C.使斜台倾斜15头高脚低),分钟后无异常则可再增加150,直到保持30分钟为止 D.训练过程如发生面色苍白、头晕、虚汗、哈欠、意识模糊等低血压表现或者血压计显示血压改变较大,应立即将斜台平放或者头低脚高位
A.降低步幅、步伐基底宽度及起动速度 B.避免躯干运动与上肢摆动相互交替 C.破坏调节行走的程序 D.提高跟-足趾步态模式
A.半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A.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B.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C.慢性呼吸衰竭且在安静时呼吸困难明显者 D.COPD稳定期
A.1~2分钟 B.2~3分钟 C.3~4分钟 D.4~5分钟
A.增强肌力和耐力 B.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C.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D.恢复躯体的作业功能
A.轻度 B.中度残损 C.进展阶段 D.严重进展阶段
A.废用性肌萎缩 B.身心依赖 C.腰椎功能障碍 D.患病部位的疲劳性损伤
A.要穿柔软舒适的鞋袜 B.可采用紫外线和超声波治疗 C.可用热水袋进行足部保暖 D.可用36℃的热水泡脚
A.可不借助他人,自我排尿、排便 B.仅存记忆片段 C.可能需要进行鼻饲 D.心理障碍严重,几乎无法交流
A.用烤灯照射 B.尽量少清洗 C.用生理盐水冲洗 D.避免压疮周围按摩
A.外展中立位 B.内收位 C.屈曲中立位 D.后伸位
A.前臂旋前 B.肘伸直 C.腕关节屈曲 D.膝下垫软枕
A.患侧肢体 B.健测肢体 C.血栓部位上方 D.血栓部位下方
A.语言训练 B.平衡训练 C.吞咽训练 D.日常活动能力训练
A.保持正常体重 B.防寒保暖 C.减少运动量 D.不穿高跟鞋
A.散步、走跑交替 B.游泳、骑自行车 C.打篮球、踢足球 D.跳舞、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