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覆盖所有活动及区域,无须考虑异常紧急状态 B.企业建立从生产负责人到每位基层操作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实行闭环管理 C.企业要求隐患排查的范围包含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但不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D.企业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要求掌握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A.0.90 B.1.05 C.1.20 D.1.40
某建筑施工项目使用了汽车吊,为了光分识别吊装作业的危险因素,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对汽车的事故数据进行了记录。事故描述和危险因素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B6441),下列事故危险因素分类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A.目标职责 B.制度化管 C.隐患排查治理 D.现场管理
A.SCA B.FTA C.PHA D.JRA
A.前一起事故属于物体打击,后一起事故属于机械伤害 B.前一起事故属于物体打击,后一起事故属于起重伤害 C.前一起事故属与坍塌,后一起事故属于起重伤害 D.前一起事故属于坍塌,后一起事故属于机械伤害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国家
A.分级管控原则、责任主体、领导层风险职责、报告方式 B.安全风险、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 C.控制生产经营、安全风险的措施、厂区平面图 D.生产经营风险、领导层风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主体
A.丙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甲市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运输公司配合事故调查 B.丙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乙市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运输公司配合事故调查 C.乙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甲市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丙县人民政府配合事故调查 D.甲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乙市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丙县人民政府配合事故调查
A.如认定为自然事故,可不追究内操作工事故责任,但要对供气站进行行政处罚 B.如认定为自然事故,应按照爆燃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后果不同分别给予管理者行政处分 C.如认定为责任事故,事故调查组可给予事故责任者纪律处分 D.如认定为责任事故,应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A.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的变化 B.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的变化 C.部门、所属单位、员工安全绩效考评结果 D.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A.行为原则 B.整分合原则 C.因果关系原则 D.能级原则
A.面粉加工公司 B.饮料生产公司 C.渔业生产公司 D.豆油分装公司
A.采取关闭气源阀门等处置措施 B.值班经理要求员工现场持续扑救,不得撤离危险区域 C.拨打119请求消防救援 D.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人员疏散
A.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不定期识别安全培训需求 B.企业组织培训使企业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C.企业培训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必要的培训资源由属地主管部门提供 D.企业培训主管部门对相关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可不记录
A.张总经理 B.体系管理者代表郝女士 C.刘副总经理 D.李注册安全工程师
A.向消防部门提交电梯“三证一标志”资料文件以及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持证人员情况 B.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提交有关电梯技术档案资料和管理制度 C.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电梯设计文件、质量说明书、检验证书等资料文件和安全管理机构和持证人员情况文件 D.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三证、二文件”资料
A.①④ B.③⑤ C.②③ D.④⑤
A.651 B.376 C.375 D.350
A.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演练评估 B.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 C.风险评估、应急演练评估、预案格式审查 D.编制要求培训、资料收集、应急演练评估
A.对重大事故隐患当场做出停产、停水停电的决定 B.监督检查造纸厂应急救援预案与政府预案的融合性 C.对举报造纸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人员给予奖励 D.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职责
A.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是切断电源,控制、扑灭火情 B.应急救援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特点 C.应急救援活动具有补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激化和放大的特点 D.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营救受害人员、抢运宿舍内重要财物
A.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属于安全信息传播评价指标 B.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作为减分指标 C.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等属于管理层行为评价指标 D.决策层行为指标和管理层行为指标构成安全行为评价指
A.审核 B.发布 C.实施 D.编制
某危险化学品罐区位于人口相对稀少的空旷地带,罐区500m范围内有一村庄,现常住人口70~90人。该罐区存有550t丙酮、12t环氧丙烷、600t甲醇。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见下表。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R=∑月,其中4一某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在线量(t),一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据此,该罐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R值是()。
A.14.20 B.10.50 C.7.10 D.5.25
A.乙县人民政府 B.甲县人民政府 C.甲县交通部门 D.乙县消防部门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断电事故。运用事故树法进行分析后,得出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逻辑关系见下图。根据该图,可判定断电事故的基本原因是()。
A.{X1},{X2},{X3X4} B.{X1X2},{x1X3} C.{X1X2X3} D.{X3X4},{X1X3X4}
A.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B.生命至上、安全生产 C.安全至上、科学发展 D.责任至上、安全生产
A.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戴安全帽 B.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戴防护帽 C.必须戴护耳器、必须戴防护帽 D.必须戴护耳器、必须戴安全帽
A.王某可按照甲市前三年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生活护理费 B.企业要求王某解除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但王某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领取23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伤残补助金 C.王某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领取本人工资的80%为伤残津贴,如领取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D.王某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应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A.甲市安全监管局 B.乙县人民政府 C.丁铜冶炼有限公司 D.丙集团
A.丙某为直接责任者 B.丙某为主要责任者 C.甲某为领导责任者 D.乙某为间接责任者
A.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B.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C.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D.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投资运营
A.甲工厂安全管理人员 B.乙工厂安全管理人员 C.丙工厂安全管理人员 D.丁工厂安全管理人员
A.该商场不必一开始就拨打报警电话 B.该商场的应急响应程序包括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C.该商场的应急响应程序包括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救援、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D.该商场组织人员撤离,拨打119报警电话
A.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费用从企业当年安全费用中列支,不纳入扩建项目概算 B.拆除影响施工进度的原有安全设施,施工结束后进行恢复 C.甲工厂将乙、丙公司及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其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作业过程进行检查监督 D.乙、丙公司在同一作业区域内施工时,甲工厂与施工人员多、管理能力强的乙公司签订管理协议,并指定乙公司负责现场检查和协调
A.非煤矿山项目需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和验收 B.非煤矿山项目需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需同时经甲、乙两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D.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需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A.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D.系统安全理论
A.国家对起重机械设备实施一体化的安全监察 B.额定起重量大于1t的升降机都是起重机械 C.起重机械制造行政许可必须由市一级核发 D.起重机械的设计文件需要特种安全监督部门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A.6月30日 B.10月12日 C.8月14日 D.9月30日
A. B. C. D.
A.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暂借原材料供应商,必须经企业董事会召开年度资金会议批准 B.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交由同级财政部门集中代管,便于监督 C.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年度提取和使用程序,纳入企业财务预算 D.安全生产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该费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不受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监督检查
A.吊销《企业负责人资格证书》 B.补充《排洪沟设计说明书》 C.发出《行政许可取消令》 D.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玩忽职守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A.该建筑公司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和没有到上班工作时间为由,不认定为工伤 B.该建筑公司工会在事故发生1年后发现,公司并未按规定为王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随后立即向甲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甲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王某工伤认定申请,根据该市司法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结论,最终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王某和该建筑公司 D.在工伤认定审核过程中,王某妻子坚持认为此事故情形完全符合工伤认定,但该建筑公司不认为是丁伤,并要求王某妻子承担举证责任
A.安全生产标准化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静态管理理念 B.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检查、发现隐患和消除风险,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C.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持续改进8个方面 D.安全生产标准化要建立定期效益考核机制,促进产出投入比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A.丙公司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B.乙公司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C.乙公司应当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D.甲公司应当对电梯履行维护保养义务,除法律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A.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属于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B.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属于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C.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属于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D.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属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A.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B.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C.项目核准、备案证明文件 D.项目安全设施的具体设计资料
A.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 B.政府领导、企业负责、行业自律、保证使用 C.政府指导、行业规范、足额提取、确保使用 D.企业自提、专户核算、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A.重大危险源应认定为重大隐患 B.重大风险均应认定为重大隐患 C.企业应实施风险辨识闭环管理 D.企业应实施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A.张厂长 B.李副厂长 C.叶主席 D.刘部长
A.系统原理 B.强制原理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某煤矿瓦斯抽放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内容简介如下: ①名称:矿井钻孔抽放瓦斯技术; ②试验地点:32031工作面进风巷: ③措施目的和内容:提高企业煤炭产量,在32031工作面布置瓦斯抽放钻孔: ④经营预算:70万元; ⑤实施部门和负责人:安全科李科长; ⑥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2016.10-2017.3: ⑦措施预期效果:降低巷道瓦斯超限率80%。基于以上资料,关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内容和编制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包括两个方面范围,瓦斯抽放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B.上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目的是防止事故发生,编制内容包括7个方面 C.该措施计划中的“措施目的和内容”应修改为“改善职工生产环境,防止中毒窒息事故” D.该计划应增加具有资质的煤矿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写
A.配备、维护、保养防爆机械电器设备支出 B.安全验收评价支出 C.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D.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A.机器超速运转 B.通风系统效率低 C.在起吊物下停留 D.开关未锁紧
甲公司为吊车生产企业,乙公司自甲公司购买的吊车最近一段时间内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乙公司遂与甲公司联系检维修事宜。 ①甲公司将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盖有甲公司公章的设备检修合同送至乙公司,次日,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在合同上盖上乙公司公章; ②甲乙双方共同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 ③甲公司根据吊车的情况制定了吊车检修方案,并经本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通过,送达乙公司; ④吊车检修方案中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安全负责人为甲公司工程师张某。根据设备检修作业许可管理规定,这些检维修前的工作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③
A.丙交警队 B.丁医院 C.乙某 D.甲公司
A.脱岗行为属于管理因素 B.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厂房墙面窗户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C.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标志选用不当属于人的因素 D.作业场地光照不足属于物的因素
A.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制造厂家安全体系文件 B.产品质量合格证、定期检验记录、设备能耗测试报告 C.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定期检验记录 D.使用维护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原料分析台账
A.特别重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A.执法监察、定向监察、一般监察、资质监察 B.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日常监察 C.条件核查、专项监察、重点监察、执法监察 D.资质监察、设备监察、资金监察、条件核查
A.手拉车停放处 B.真空泵间 C.车间配电室 D.酒精配料间
2018年6月,某化工集团公司组织安全检查人员对其下属子公司涉及的高处作业是否遵守安全规范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有以下安全管理要求: ①将距坠落基准面1.8m以上有坠落风险的作业定为高处作业; ②高处作业票的有效期限不能超过10天; ③高处作业票要随身携带; ④受限空间内的高处作业不必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该公司做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A.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中 B.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培育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 C.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家的安全观念,体现了企业一把手对安全的态度和价值观 D.企业安全文化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
A.甲企业 B.丁集团 C.乙单位 D.丙公司
A.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 B.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 C.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须参加不少于16学时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D.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每3年复审1次,满足相关规定条件可延长至每6年1次
A.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B.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有效管控安全风险→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C.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D.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通过对作业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中毒(C)三个要素计算得出评定结果,用评定结果评估作业风险大小的一种评价方法,某矿山作业条件危险性要素相关参数见下表。依据此表,对该矿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定的结果正确的是()。
A.水泵房危险性值为6 B.水泵房危险性值为18 C.炸药库危险性值为48 D.炸药库危险性值为600